田慶豐
摘 要: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已經不再是傳統(tǒng)知識的傳授,更多是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這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教育理念。教師要善于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采取探究式教學,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從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就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要研究,并談談對高中生物探究式課堂教學的認識和理解。
關鍵詞:新課標;探究式;課堂教學;高中生物;實踐反思
我們常說的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指在課堂上主要以探究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在探究教學過程中,應當以教材知識為基礎,以學生實際情況和認知特點為前提,在教師的有意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疑問、進行討論并深入探究創(chuàng)造機會,并且讓學生通過這些不同的學習方式,進一步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
一、教師不斷學習提升自我能力和認識
在新課程改革和探究式教學的雙重標準和要求下,需要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從知識的灌輸者和傳授者,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幫助者和支持者,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做好備課工作。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說出問題的準確答案,而是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來培養(yǎng)自身的思維能力,并且發(fā)現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在哪一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的問題,為什么會產生問題,而問題又是如何產生的等。這就對高中生物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提升自我,以此來掌握更多的知識和理論方法。在探究學習的視域下,要求教師具有非常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豐富的文化知識以及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并且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就我個人而言,我就常常能夠感受到個人能力與新課程要求之間的差距。所以,在平時的閑暇時間,我都會去學習,及時對自身知識進行補充,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滿足學生日益不斷增長的需求,靈活面對學生各種各樣的思考方式和問題,這樣教師不僅僅只是學生知識的講解者,更多是學生的朋友和幫助者,與學生一同參與到學習中,與之分享對高中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樂趣。
二、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在強烈求知欲望的推動下,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討論、交流和學習,來獲取有用的信息,在討論過程中篩選信息并將之重新組合,以此來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并且對每個小組的探究進展和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并給予適當幫助和提示以便激發(fā)學生的靈感,拓展其思維,繼續(xù)下一步的操作。如學生就“酵母菌中的酶被浪費了”這一現象提出問題: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對這些酶重復利用呢?對此,各學習小組就會提出不同的探究課題。有一位學生這樣說:他看到饅頭店里有一團“老面”,所以,他所在的學習小組提出這樣的問題:把部分原材料保存是不是就可以保存酵母菌中的酶呢?接著就又有學生會提出異議:這“老面”不僅不干凈,而且也不好保管啊。接著他們提出另一種探究思路:我們將酶從小幕中提煉出來,然后放進一個容器中,這樣不就可以對酶重復使用了。
三、引導學生學會對知識拓展延伸
衡量一堂好課的標準不僅僅是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還應能激發(fā)學生在課后繼續(xù)對這一內容探究的熱情。生物探究式課堂教學并不是讓學生得出某一結論或是結果為最終目的,應該對其發(fā)展延伸,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并且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對問題進行思考,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究。仍以“酵母細胞的固定化”為例,在課堂教學的最后,教師為學生呈現出用固定酵母細胞技術提前制作好的顆粒,然后利用PPT向學生展示實驗制作的整個過程,并做簡單介紹,接著就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節(jié)馬上就要來臨了,你們想不想喝到自己制作的米酒呢?你們可以回家試一試設計的實驗?!蓖瑫r,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思考利用這種方式能不能發(fā)酵制作果酒和果醋,對于有機會或是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去周邊的工廠進行了解,這樣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生活,而且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空間。
總之,探究式教學是當前生物教學中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教師在課前應該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仔細推敲、認真做好備課,重視生物學知識系統(tǒng)的內部機理,以免所探究的課題違背自然規(guī)律,并且避免探究活動流于形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教師仍需要對此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并且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使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不斷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學武.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學初探[J].教育藝術,2016(8):65-66.
[2]曹勇.對新課程生物學科課堂探究式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