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小學 顏婷婷
怎樣讓孩子在英語學習中“能說會道”
江蘇省泗洪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小學 顏婷婷
眾所周知,說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說能促進聽、說能力,也能提高寫作能力??梢娍陬^表達能力在四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蓚鹘y(tǒng)教育下的很多學生,他能讀會寫,但到生活實際中來,就是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他們“能說會道”,成了各教育界人士關(guān)注的問題。
小學英語 口語表達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卻很少探究什么是語言表達能力及具體構(gòu)成等本質(zhì)問題。語言表達能力的概念和組成是“語言表達旨在以語言為工具,測試學生基于知識積累的語言表達能力。以自然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為背景,通過檢測學生對字、詞、句、段、篇的辨識、閱讀與理解,考查其運用語言工具表達思想與情感的能力,包括在知識寬廣度基礎(chǔ)上的思維敏捷度?!?/p>
根據(jù)以上定義,英語表達能力是指用適當?shù)挠⒄Z詞匯和語言結(jié)構(gòu)表達思維內(nèi)容的心智能力。我們可以將英語表達能力分解為兩大方面:語音和書寫能力。本文筆者將著重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只有創(chuàng)設(shè)出引人入勝的情景,才會產(chǎn)生“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景,因此情景的設(shè)置就成為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前提條件。教師應(yīng)善于利用各種方式營造英語口語表達的氛圍,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學生說的情境,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語言、交流語言、發(fā)展語言。我在教授PEP教材第五冊第六單元中的Part B Let's talk時,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了一幅美麗的鄉(xiāng)村景色,伴隨著動聽的旋律,歡快的節(jié)奏,我對學生說:Look,this is my village. Is it beautiful?Do you like it?緊接著問生:What's in my village? Are there any flowers in it?學生們看著優(yōu)美的畫面,很快便回答出老師的問題。這時我話題一轉(zhuǎn),問:What's in your village?Are there any flowers in your village?學生們爭先恐后,各抒己見:There are many flowers in my village./There are many trees and small houses in my village./ In my village,the sky is blue, the air is fresh./My village is very beautiful and I like it.……多媒體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聽覺、視覺并反饋到大腦神經(jīng)中樞,使學生產(chǎn)生了情趣,其樂融融地參與到學習之中。
又如,在教學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時,我先與一名學生進行一段示范性情景對話(談?wù)摳髯韵矚g的活動,今天的天氣如何,應(yīng)該穿什么衣服,相約去游玩等),接著提供幾個擴展性的聽讀材料(四季圖,季節(jié)活動,季節(jié)衣服等)讓學生自主聽、讀,然后學生分組就個人喜歡的內(nèi)容以及喜歡的理由進行討論,并編出一段情境對話,最后在小組內(nèi)進行show and tell。讓學生們自主參與,自由交流,這樣,就由老師的“教”轉(zhuǎn)化為學生的“我要學”,在無拘無束,暢所欲言的氛圍中,獲取了知識并積極參與到語言實踐中,既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水平,又開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潛能,使教與學都和諧地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利用游戲活動發(fā)展口語能力。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教師應(yīng)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些特點組織游戲活動,讓他們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絕大多數(shù)學生會忘掉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中去,他們會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里擺脫英語的生澀感,從而自然大方地講英語,逐漸提高語言組織的能力。例如,在教what colour is it?it is——.時,我設(shè)計了who is lucky?的游戲。拿出已準備好的一個顏色轉(zhuǎn)盤,然后各組派一名代表選取一種顏色,轉(zhuǎn)動轉(zhuǎn)盤,看指針會停在哪個顏色上,最后給猜對的那個組予以一顆五角星的獎勵。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雙方的通用語言只能是英語,對于犯規(guī)的要予以一定的處罰。這樣,學生們積極投入,思維敏捷,極大程度地訓練了學生的口語,真正做到了“學中玩,玩中學”,學生加深了對句子的理解。
在教my friend時,我又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guessing game:i have a friend,he is a quiet boy.he is thin but strong,he has big eyes but small mouth.he likes english.who is he?學生根據(jù)我的描述,紛紛舉手猜他是誰。此外,學生們還踴躍舉手,要求自己描述讓其他小朋友猜。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的猜老師,有的猜其他小朋友, 還有的甚至猜起了動物、水果等。
英語對小學生而言是新鮮事物,小學生都是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因而只要教師在起步階段注意引導,努力創(chuàng)造說話氛圍,消除學生怕說錯,怕說不好的顧慮,保護好他們的說話欲望,那么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方面,我們就邁向了成功的一步。
首先,在給他們上第一課時,我不忙著上新課,也不向他們講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而是向?qū)W生出示了許多生活中的英語:chocolate(巧克力)、cd(光碟)、jeep(吉普車)、wc(廁所)、sofa(沙發(fā))——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體驗成功感,沒想到自己沒學過英語,居然還會說不少的英語單詞了。讓他們感覺學英語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從而增強了他們說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激發(fā)了他們說英語的興趣。針對一些最基本的日常用語,我編了這樣一首兒歌:
朋友見面說什么?hello,hello是您好。
朋友告別說什么?再見再見是byebye。感謝別人說什么?thank you thank you 是謝謝。
對不起請說i‘m sorry。sorry sorry是對不起。
熟人見面how are you?回答請說fine,thank you。第一次見面how do you do ?回答還是how do you do ?
禮貌用語要切就記,小朋友爭做好兒童。
然后,我向?qū)W生提出了用英語向我、朋友、自己的爸爸媽媽打招呼的要求,并對實行這個要求的學生給予取一個英文名的獎勵。學生興致極高,很快,校園中“hello,miss lin”“thank you,andy”的招呼聲此起彼伏,用英語說話的氛圍基本形成。不出一個月,學生就養(yǎng)成了用英語說話的習慣,這大大增加了他們說英語的機會。
另外,平時和學生相處,我注意盡量用英語,為學生創(chuàng)造說話機會。這樣,不僅鞏固了書本上所學的內(nèi)容,許多書本上沒有過的日常用語也早已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日常用語也就不在話下了。而且,我漸漸發(fā)現(xiàn)小朋友之間那些粗話、臟話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更禮貌的用語。
總之,教學藝術(shù)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本身,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小學生英語口語的訓練決不能急功近利,而必須持之以恒。只要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悅的交際氛圍,一個讓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并適時、適度地加以引導和點撥,口語活動不僅會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會獲得較大的提高。
【1】呂忠堂.“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主渠道”質(zhì)疑【J】.當代教育科學,2003(5)
【2】方文禮,唐蕾.試談少兒外語活動型教學法【J】.基礎(chǔ)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4(7)
【3】劉玉娜.英語聽力教學要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J】.高師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