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龍奔初級中學 戴 蕓
在現(xiàn)階段,我國將素質(zhì)教育擺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首要位置,得到了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的大力支持,但社會又對素質(zhì)教育提出了新問題,該問題就是該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我們知道,表達能力對于社會參與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初中階段是學生該能力的成熟階段,更不應該忽視,那么,面對此類問題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并且可以解決好,并且初中語文對學生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因此提高表達能力刻不容緩。
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離不開先進的教學方法的指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做好準備工作。任何事物都要與時俱進,當然初中語文教學提升表達能力的水平也不例外,參與此活動的不能固守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停滯不前,要知道,促進一事物的發(fā)展必須創(chuàng)新,即使是在一個小小的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都會有令人興奮的結果。同時在創(chuàng)新方法的同時,也可以打好堅實的基礎,為表達能力的更好培養(yǎng)做好準備。
例如,用精彩的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講授蘇教版初一課文《動物笑談》一課時,利用幻燈片制作視屏和文字來與課文形成呼應,并在適當?shù)臅r候邀請同學來一起討論這篇課文的朗讀方法和語氣語調(diào),分角色來朗讀,進行小組間的朗讀比賽來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利用現(xiàn)代科技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只有有了興趣才可能真正的投入放到語文的學習中去,從而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的訓練方法有好多種,其中語文課堂教學也是其中的一種,課堂教學有很好的練習氛圍,并且在同學相互的幫助下可以更快的提高表達能力。任何的活動開展前都要經(jīng)過精細的部署和策劃,通過不斷優(yōu)化活動設計提高活動質(zhì)量,可以保證語文教學活動的在正常開展,但是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活動不一定要有多少,不一定只求數(shù)量而忽視了質(zhì)量,在這里要說明的的是好的,有意義的活動有一個就足夠了,并且通過這一個活動可以收獲很多的東西,并且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提高學習氛圍,同時學生也可以從活動中獲取一些方法,通過思考和實踐從而提高表達能力。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緊密結合課本內(nèi)容,活動內(nèi)容取之于課本,用之于課本。例如,在講授蘇教版初一課文《動物笑談》一文的過程中,在尊重課文原意的前提下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例如可以編排以其為原型的課本劇,并且通過自己的再加工創(chuàng)作設置一些故事情節(jié),來將整個故事變的完整,有條理,這樣即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排練和演出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對話和語氣語調(diào)的訓練,還可以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以期達到最初設立的目標。初中語文的教學的一個重點就是培育并且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意愿,不能整個課堂總是老師一個人進行講解,必要時教師要學會聆聽學生的建議,有學生來表達,有時,教師和學生還可以互換角色,讓學生講解課文的其中部分內(nèi)容,以此為契機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再次,教師要注重通過引導的方式來進行授課,教師通常是滿堂灌,很少有時間留給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這勢必會造成學生的優(yōu)勢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出來,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要依據(jù)課本內(nèi)容提出一些有新意和有價值的問題,留給學生來思考,通過思考,通過邏輯的編排來形成屬于學生自己的文字,從而通過自己表達出來,既鍛煉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最重要的是對提高表達能力有著很大作用。
以蘇教版初一課文《中秋詠月詩詞三首》一文為例,從眾多的活動方案中精選出適合本學校,學生和課堂的活動內(nèi)容,當然最終的目標是明確的,那就是提高表達能力。我國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有關月亮的更是不勝枚舉。月亮的意向一般與睹物思人有關,所以,從只一方面入手,除課文中給出的詩詞之外,再另行收集有關月亮的詩詞,并且介紹寫作背景和其中蘊含的歷史故事或典故。通過這一方式的訓練不僅讓學生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文化常識,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不斷的講述和表達過程中提高了表達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上升,這種提升更多的是在質(zhì)量上的提升,較強的表達能力是選拔人才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標準,所以,在中學階段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當下我們以傳統(tǒng)的思想來教育學生,一味的教授知識而忽視了對表達能力的提升,這兩者顯然都是重要的,二者并重才可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