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南蔡實驗學校 譚艷輝
微視頻,為習作生命質量加碼
——微視頻提高習作教學實效性研究
江蘇省宿遷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南蔡實驗學校 譚艷輝
微視頻為一種教學資源,關注其在習作教學中的現(xiàn)狀,依托習作目標和內(nèi)容的重組,探索在單元習作教學中融入微視頻的應用研究。通過“定鏡特寫、多鏡組接、空鏡留白”等多式播放,提出微視頻在單元習作教學中的操作策略,引導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提升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微視頻 單元習作 實效性
在微課程如火如荼開展的當下,它以時間短、內(nèi)容精、制作易等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從現(xiàn)有研究發(fā)現(xiàn),微視頻被較多地應用在英語、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上,并主要分布在初中、高中等學段。將微視頻應用在小學階段的研究比較少,將它應用在習作教學中的更是鳳毛麟角。微視頻融入小學單元習作教學的研究是一個嶄新的課題,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嘗試。
微視頻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它能在時間和空間上自由調節(jié),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它便于學生從宏觀和微觀的層面觀察事物,再現(xiàn)生活中不易實現(xiàn)的場景。教師在使用微視頻時,應該在重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找到切入點,明確哪些是學生不易理解與容易忽視的,重組教學內(nèi)容,發(fā)揮它的最佳效用。
1.目標重構:微視頻助單元習作貼地飛行
筆者對第二、第三學段教材中每個單元習作內(nèi)容進行歸類與整理,發(fā)現(xiàn)同主題的習作在不同年級多次出現(xiàn)。以“成長的我”主題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將習作目標進行整合開發(fā),讓原先隱形的習作目標顯性化。如蘇教版三上第二單元《我的自畫像》原習作目標是了解外貌描寫的意義,寫人物的外貌時,要有順序,抓住重點。教學中視頻插入“快樂星球”招聘啟事:各場館急聘一批“快樂天使”。引導學生運用有新鮮感的詞句,巧妙地介紹自己的特點,做到說真話,吐真情。
三至六年級中,有五次出現(xiàn)有關寫人主題習作任務。第二學段習作目標中提到:“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蔽覀冊谌昙墪r通過趣味視頻,采用“用新鮮感的語句巧妙地介紹自己”的習作目標,降低習作起始階段的難度。四年級開始,學生自我意識開始萌發(fā),內(nèi)心世界更加豐富,我們通過再現(xiàn)生活中的一幕幕,讓學生了解獨特的自己。第三學段習作目標中提到:“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蔽覀児膭顚W生通過觀看過去的照片或視頻展,搜集、選取習作素材,寫出童年的“趣”,真實感受到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內(nèi)容重組:微視頻助單元習作真情流露
單元習作的主題一般與本單元的閱讀主題有關。教師應該依據(jù)不同年段學生的寫作基礎和個性,重組寫作內(nèi)容。
第二學段的寫作內(nèi)容呈現(xiàn)以下特點:多以實際體驗和觀察為主,強調形象直觀性。經(jīng)統(tǒng)計,三年級的16篇單元習作中,有9篇習作要求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因此,教師在插入微視頻時,需有意識地選擇畫面感較強的內(nèi)容,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觀察順序進行寫作。
以寫景主題的習作為例,教師通過視頻插入,對習作內(nèi)容再度重組,循序漸進地引領學生學會“具體明確、真情實感”地表達。
基于學生習作的現(xiàn)狀,結合習作目標與內(nèi)容的整合開發(fā),讓微視頻切入寫作過程,引導學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提升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1.定鏡特寫,言之有物
當學生回憶生活中親歷的事情,往往只留下模模糊糊的輪廓。微視頻運用多種鏡頭,或全景拍攝,或定格特寫,或慢鏡回放,真實地記錄當時發(fā)生的一切,并能重復回播,讓習作真正做到言之有物。以教學《豐富多彩的生活》為例,學生在寬泛的習作主題下無從下手。因此,我選擇《……的清晨》這個生活話題,引導他們描寫早晨的某一個場景。學生觀看視頻后交流。
慢鏡回放很適合于運動類描寫,例如采用慢鏡頭聚焦籃球場上一次行云流水的進攻,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一次進攻分解成幾個傳接與配合。此外,微視頻可以在學生說不清楚、說不具體的時候多次調取與播放,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
2.多鏡組接,言之有序
葉圣陶曾經(jīng)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寫文章時總會按照一定的思路寫下去。因此,教師在呈現(xiàn)微視頻時,就可將習作的構思嵌在視頻中。以三上第四單元《秋天的景色》為例,學生在描寫景物時,一會兒寫田野里的稻谷,一會是小河里的魚兒,缺少有序性。因此,微視頻有其出現(xiàn)的必要性。微視頻播放岸邊的樹木,黃黃的草坪,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視頻是怎樣來呈現(xiàn)的,學生發(fā)現(xiàn)鏡頭有順序地展示了秋天的景物。隨著鏡頭的移動,學生落筆時自然按順序而寫,比老師重復多遍的“有條理”有效與明確多了。
3.空鏡留白,言之有情
微視頻借助畫面呈現(xiàn)、音樂渲染等手段,將學生帶入特定情境,使之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以六上第一單元《父愛》為例,教師通過一雙大手、一片天空的留白鏡頭,渲染了學生的情緒,為他們留下了心理體驗的空間。
教師播放某位父親陪兒子補牙時的視頻:拉長鏡頭時出現(xiàn)一雙大手緊握小手,微微顫抖。隨后將鏡頭拉向窗外,引向廣袤天空。
教師: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我被那微微顫抖的手震撼了,那里不僅有汗水,更是化不開的父愛。
學生:我覺得廣袤的天空也寓含著父愛的深邃。
教師:將你此刻的千言萬語化為筆端的文字,寫下來吧。
其實,一個滴答行走的時鐘,一處夕陽斜下的余暉……當微視頻將這些空鏡頭拉長,讓學生靜下心來細細看,深深感,都將為習作教學開創(chuàng)一個有聲有色的言語天地。
值得注意的是,微視頻作為一種教學資源輔助教師進行習作教學,要本著真正有利于突出習作重點、突破習作難點而使用。微視頻的應用可以放在習作前,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放在習作中,用來引導學生觀察與寫作;也可以置于習作后,當作輔助修改等。在呈現(xiàn)微視頻時,教師需適時、適量、有步驟地播放,可以采取停播、反復播放等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交流的時間,從而讓學生的習作能在一篇篇墨韻書香中,綻放“微”效。
【1】吳忠豪.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李淑凡.用微視頻給作文插上興趣的翅膀【J】.讀與寫,2013
【3】劉全嶺,微視頻介入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態(tài)構建【J】.新課程研究,2014
【4】汪偉玲,翻轉課堂的實踐及認識誤區(qū)分析【J】.教育觀察,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