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明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人民醫(yī)院 甘肅省張掖市 73400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的效果研究
王熙明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人民醫(yī)院 甘肅省張掖市 734000
臨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非常高的發(fā)病率,多發(fā)于老年群體,患者病發(fā)后常伴有代謝性基礎性疾病,如高血脂等。有資料顯示,心前區(qū)疼痛劇烈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表現(xiàn),亦可使患者出現(xiàn)瀕死感[1]。并且對于急性期病患來說,若其不能接受及時的診治,將會提高其搶救的困難度,增加病死風險。瑞舒伐他汀鈣乃第3代他汀類降脂藥,不僅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同時還可穩(wěn)定斑塊,將之積極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者的臨床治療工作中,可取得顯著成效。
急性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鈣
本文以66例急性心肌梗死者為研究對象,重點剖析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對急性心肌梗死者療效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本院在2014年05月-2016年01月期間接診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66例,本次所選入的研究者都于責任護士引導下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心肌標志物與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符合相關診斷標準。利用抽簽法,將66例病例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3例。實驗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在45-86歲的范圍之內(nèi),平均(57.19±6.34)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44-86歲的范圍之內(nèi),平均(57.26±6.13)歲。兩組性別、入院時病情等基線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2]
(1)急慢性感染者;
(2)入院前服用過他汀類藥物者;
(3)哺乳期及妊娠期婦女;
(4)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5)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
(6)近1月內(nèi)接受過手術治療者;
(7)惡性腫瘤者;
(8)嚴重高血壓者。
1.3 方法
兩組都采取基礎治療方案:鎮(zhèn)靜;對癥處理;叮囑臥床休息;止痛;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連續(xù)服用1年,抗血小板聚集??鼓龖玫头肿痈嗡?;入院后對照組48h內(nèi)指導使用辛伐他汀,每日服用10mg,維持治療1年。實驗組48h內(nèi)指導使用瑞舒伐他汀鈣,具體為:瑞舒伐他汀鈣,10mg/次,口服,每日1次,維持治療1年。
1.4 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用藥期間有無再次出現(xiàn)心肌梗死、心衰與心絞痛等心性事件,并作對比。記錄兩組存活出院的情況,計算存活出院率。對患者進行為期8個月的隨訪,觀察其病情恢復情況,統(tǒng)計死亡者例數(shù)。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shù)據(jù)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綜合分析,比較以t作為檢驗標準;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經(jīng)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再次心性事件發(fā)生情況的分析
實驗組再次心性事件發(fā)生者共5例,所占百分比為15.15%;對照組再次心性事件發(fā)生者共9例,所占百分比為27.27%。實驗組的再次心性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存活出院率與8個月存活率的分析
實驗組存活出院者共29例,所占百分比為87.88%;對照組存活出院者共18例,所占百分比為54.55%。實驗組的存活出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8個月存活率為78.79%,對照組為45.45%。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臨床危急重癥中,急性心肌梗死比較常見,具有起病急、臨床表現(xiàn)多樣化等特點,且患者發(fā)病后還常伴有心臟驟停與心律失常等情況,嚴重危及生命健康[3]。觀察發(fā)現(xiàn),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群體以老年人為主,因該類群體多數(shù)在發(fā)病前就有基礎性疾病,所以,其在發(fā)病后病情往往較重,若無法接受及時的診治,將會提高其病死的概率。故,早期對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與預后來說尤為重要。他汀類藥物是臨床較常使用到的一種降脂藥物,其所含有的限速酶成分具有較顯著的競爭性抑制作用,可有效降低膽固醇的合成量,并起到抑制患者病情進展的作用[4]。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來說,在其發(fā)病初期對其使用他汀類藥物,可促進斑塊穩(wěn)定,抑制炎癥反應[5]。此外,臨床實踐報道稱,相比較于病發(fā)后僅接受基礎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者,同時輔以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病患,其療效更顯著,用藥安全性更高,死亡風險更低。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的存活出院率與8個月存活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再次心性事件發(fā)生率為15.15%,對照組為27.27%。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取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的治療方案,對急性心肌梗死者進行對癥治療,可增加患者存活的幾率,減少再次心性事件發(fā)生風險,值得臨床借鑒。
[1]高陽,李立柱,李軒等.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8):147-148.
[2]陳慧杰.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J].健康前沿,2016,23(01):69.
[3]鄭化勤.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31):185-185,186.
[4]孫秀梅.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08):90-91.
[5]葉天波.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25):4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