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羽西++宋英杰
摘 要:對我國當前財商教育中存在的共識與誤區(qū)進行分析,認為:財商教育的目標設定應兼具多元化和可操作性;財商教育的內容應與目標相一致,并且不能生搬硬套國外的內容;財商教育的形式應系統(tǒng)化,并應調動學習者的積極和主動性;財商教育效果的評價應分類進行,圍繞受教育者的滿意度和收獲感構建指標體系。
關鍵詞:財商教育;共識;誤區(qū)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3-0185-02
一、財商教育的目標
財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F(xiàn)Q)一詞最早是由羅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在其全球暢銷書系列《富爸爸》中提出的,他認為:“理財智慧是我們頭腦智慧的一部分,是我們用以解決財務問題的智慧。而財商是對理財智慧量化后的值,它關系到如何量化我們的理財智慧。”在對財商進行五類劃分的基礎上,他進而提出財商教育的目標就是開發(fā)理財天賦、達到財務健全、追求財務自由。
相比之下,我國學者對財商教育目標的定位要寬泛一些。如,有研究者認為中小學生財商教育的目標是:“從觀念到行為貫穿到日常生活許多領域中的全方位的教育——即不僅僅是教人如何掙錢、賺錢、攢錢,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們如何花錢、用錢,還要讓他們懂得如何與人分享錢,并從中得到快樂和幸福。”對大學生實施財商教育,是為適應市場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還可以促使大學生們理性消費,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緩解就業(yè)壓力。有人認為應該以財富為核心來定義財商,財商就是:“一個人在市場經(jīng)濟中根據(jù)市場規(guī)律,創(chuàng)造財富、管理財富與運用財富的能力。”也有人從人文價值的視角定位財商教育功能認為,它可以引導人確立在財富面前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人與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道德品質,幫助人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由此看來,關于各種財商教育目標的定位盡管都有以“錢”或“財”為出發(fā)點的共識,但在側重點上似乎有兩個不同的傾向:一個是較簡單直觀的“能掙會花”,完全圍繞金錢和財富做文章,這種觀點在許多家長對其子女財商教育目標的理解中尤其有市場;另一個是較為寬泛和多角度的功能,如包括了專業(yè)教育、素質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等,這種觀點在學校主導的財商教育目標設定中更為多見。筆者認為,這兩種傾向都有失偏頗,前者只治標不治本,忽視了財商教育的基礎工作;后者目標過于寬泛,在實施中可能會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難具體奏效。相比之下,筆者認為羅伯特·清崎界定的“達到財務健全”倒不失為一個兼具多元性和可操作性的財商教育目標,而“開發(fā)理財天賦”和“追求財務自由”就有些玄奧和模糊了。
二、財商教育的內容
財商教育的內容主要是由目標設定來決定的,因此,在實踐中也就相應的有兩種傾向:一種是側重于理財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和培養(yǎng),另一種是側重于價值觀和全面素質的樹立和形成。更多的是提供一個綜合化的菜單式的培養(yǎng)方案,包括的內容有:確立利用自己的財商致富的信念,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金錢觀和理財觀念;理財課程的原理、技術和方法;財會知識和相關的基本經(jīng)濟學原理;各類投資型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基金、理財產(chǎn)品的概念和操作技巧;市場風險教育等等??梢钥闯?,這些內容與高校中經(jīng)濟金融相關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和培養(yǎng)方案已經(jīng)非常接近,這導致財商教育與相關的大學專業(yè)教育內容的差異和邊界就非常模糊了。
與財商教育目標設定的判斷標準相一致,筆者認為羅伯特·清崎所構建的“財商五維”是設定財商教育內容更為全面和實際的一個框架。即第一財商,賺更多的錢;第二財商,守住你的錢;第三財商,預算你的錢;第四財商,撬起金錢的杠桿;第五財商,改善你的財務信息。這五個維度的財商內容都有各自的目標、理念、知識和技能,共同作用達成財務健全的總體財商目標,既有較為穩(wěn)定的邏輯關系,又有可實際操作的方法指南。
必須強調的是,在運用上述“財商五維”構建我們國家的財商教育內容時,可取的更多的是其體系框架和思路方法,而不能生搬硬套、照單全收其所有的內容。比如,清崎認為投資賺錢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通過房地產(chǎn)投資,這在特定的時期或特定的地域可能有其合理性,尤其是他本人對這一領域非常熟悉,但放到我們國家當前環(huán)境里可能未必合適。再比如,清崎認為守住你的錢的最重要的考慮就是如何合法合理地避稅,這一思想與他對其所處國家聯(lián)邦政府的價值功能及其稅收政策的評判有關,也與其所處的稅收環(huán)境有關,同樣的理念和方法放到我們國家的環(huán)境里就要因地制宜地去考慮。
更為重要的是,在當今的金融投資領域里有著不同的流派對應著不同的投資理念、技術和方法?!柏斏涛寰S”中最為推崇的是巴菲特,其主要采用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方法,對分散投資的思路嗤之以鼻。巴菲特當然是成功的,羅伯特·清崎也是成功的,但采用同樣的投資方法的失敗者恐怕更多。相反,分散投資的思路實際是現(xiàn)代投資組合理論的核心思想,其創(chuàng)始人馬克維茨和在其基礎上研究出資本資產(chǎn)定價模型的威廉·夏普都是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獲得者,他們的理論和方法在當前金融投資和風險管理領域也居于主流地位,輕易否定或完全摒棄分散投資的理論方法無疑是不明智的。當然,鑒于金融投資理論方法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有限理解,筆者在此既無力也無意去評判某種投資方法的是非長短,只想借此說明財商教育內容的設定應避免僵化和片面化。
三、財商教育的形式
關于財商教育的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共識似乎就是構建由家長、學校、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財商教育體系,這種共識形成的基礎既有對教育方式系統(tǒng)化的理解,也有對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財商教育實施推廣經(jīng)驗的學習。有學者考察歐美國家的財商教育形式,發(fā)現(xiàn)美國關于青少年的財商教育開展得最完善、最系統(tǒng)。在家庭教育方面,美國的父母把財商教育叫作“從三歲開始的幸福人生計劃”,因此大多數(shù)美國孩子接受的財商教育都是貼近生活的。在學校教育方面,1994年的《聯(lián)邦中小學教育法案修正案》標志著聯(lián)邦政府正式將財商教育納入到學校正規(guī)教育的課程體系,2003年的《金融掃盲與教育促進條例》則正式把面向全民的財商教育納入國家法案。在政府組織保障措施上,美聯(lián)儲專門開設社區(qū)事務辦公室和公共信息辦公室,具體負責金融基礎教育工作,并在12個聯(lián)邦儲備銀行設立相關機構予以具體落實,并由聯(lián)邦政府、美聯(lián)儲和相關社會機構共同合作籌措所需教育資金經(jīng)費。在英國,政府從2008年開始規(guī)定必須對4~19歲的中小學生開展金融知識教育,并將財商教育寫入了國民教育體系大綱,從2011年秋季開始,中小學生的必修課中加入了儲蓄和理財?shù)膬热?。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F(xiàn)SA)是英國最主要的財商教育管理機構,其于2003年10月成立了“金融能力指導委員會”,專門負責提高國民金融素質的總體規(guī)劃,并協(xié)同有關單位共同推進財商教育工作。2010年4月成立了“消費者財商教育局”(CFEB),系統(tǒng)全面地組織開展其國內的財商教育工作。
應該說,系統(tǒng)性地構建財商教育的多層次多元化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社會對財商教育的廣泛需求和高度重視,在財商教育發(fā)展的初期有這樣的推動力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財商教育體系的建設要避免強推硬上、大水漫灌的運動式的誤區(qū),而應該講求實際的效果,尤其要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積極主動參與,或者為調動其學習相關財商知識和技能提供條件,營造氛圍。在這一點上,我們的鄰國日本的一些做法比較可取。相關資料顯示,日本不但在上千所中小學推廣采用東京證券交易所編撰的名為《股票學習游戲》的教材,還在日本教育部、品川區(qū)政府和花旗集團的資助下,由青少年成長中心這一全球性民間非營利機構,首次在日本興辦起一個“學生城”,將繁華的商業(yè)街搬到了學校里,讓學生們在“學生城”中的銀行、便利店、公司中打工賺錢,從而在工作中體驗成人世界里的經(jīng)濟理念和行為,形成最直觀和感性的經(jīng)驗。
四、財商教育的評價方式
與財商教育相關的評價方式在現(xiàn)實中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財商本身的衡量和測評,二是對財商教育效果的評價,這是兩個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領域。
關于財商的衡量和測評,如前文所述,盡管羅伯特·清崎認為“財商是對理財智慧量化后的值”,但從其著作中我們并沒有看到確切的對一個人的整體財商進行測評的方法和結果,而最多只能在決定財商的五個維度上分門別類地衡量。有國內的研究者構建了比較復雜的財商測試指標體系,其中包括了對市場知識的掌握,如微觀經(jīng)濟知識、宏觀經(jīng)濟知識、機會成本收益分析;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如收入、市場機會識別與把握、投融資、自我人力資本投入;財富管理能力,如儲蓄投資比、風險意識、支出收入比、信用管理。但這一體系是否有穩(wěn)定有效的解釋力,還有待研究和觀察。
當然,我們不能陷入這樣的誤區(qū),以為由于財商測評不能整體進行,也就不能進行財商教育效果的評價。筆者認為,關于財商教育效果的評價目前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應當?shù)?。因為當前全社會對財商教育的需求非常強烈,提供財商教育的主體也多種多樣,迫切需要有一個最基本的評判標準。至于評價方式,可以考慮將知識教育、技能教育、理念教育等不同性質教育內容分類評價,或對整體教育內容以滿意度或收獲感等指標分級打分,以此鼓勵提供教育的機構真正從“受教育者”的切實需求出發(fā)設計財商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參考文獻:
[1] [美]羅伯特·清崎.富爸爸提高你的財商[M].??冢耗虾3霭婀荆?008.
[2] [美]羅伯特·清崎.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3.
[3] 楊莉.近年來我國財商教育研究述評[J].中國德育,2013,(3).
[4] 王衛(wèi)東.財商教育的人文價值[J].中國德育,2013,(3).
[5] 陳勇,等.國外青少年財商教育研究梳要及其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5,(2).
[6] 溫金燕.美國中小學理財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9).
[7] 梁向東,等.關于我國大學生財商水平的調查與思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4).
[責任編輯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