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雙+吳國華
摘要:作為交流和表達的重要方式,寫作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亦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作為學習作文的起步階段,三年級階段的學生生活閱歷有限,作文基礎薄弱。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三年級作文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如何調(diào)動學生寫作積極性,正確引導學生起步作文的學習,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當前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當前三年級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議,以期為作文指導教學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三年級作文 教學方法 指導策略
寫作的過程是提升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過程,學生將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nèi)容用文字表達出來。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實踐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三年級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寫作內(nèi)容缺乏真情實感。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寫作情況出發(fā),將作文教學與生活實際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加強作文教學的策略研究,通過有計劃階段性的訓練,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作文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銜接的問題
在三年級之前,學生接觸的大多都是組詞、造句、填空等語文知識,很少甚至沒有接觸過長篇作文,所以當驟然間進行長篇寫作時,學生顯得無所適從。唐代大詩人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積累才會引起質(zhì)的變化,三年級學生由于自制力不足,閱讀量不夠,導致每每下筆時無話可寫。
(二)教師批閱中的問題
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閱時,一般都是一些總結(jié)性的話語。對于學生文中的進步、出彩的地方教師要予以表揚,但文中存在的些許欠缺教師也應詳細指正出來。倘若教師每次就是寫一些總結(jié)性的話語,從而學生無法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未來的寫作中仍搬用此中寫作模式,這對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利的。所以,教師在批閱時應具體、詳細,既有表揚,同時也要提出建議。
(三)對作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思維固化
在起步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此階段的學生基礎較為薄弱,部分教師未從學生的寫作實際出發(fā),制定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文,導致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抗拒心理。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部分學生抱著應付差事的心態(tài),從作文輔導書上或網(wǎng)上摘抄內(nèi)容,這樣便于布置作文的初衷背道而馳了。同時,部分教師為了迎合考試,在作文布置時限定字數(shù)、寫作形式,這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為了更好的踐行新課改精神,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打破這種桎梏,鼓勵學生學習思維自由化,寫作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將自己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這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提高作文起步教學的策略
(一)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原動力,對于感興趣的事物,再苦再難亦無所畏懼。在作文教學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特點和個性特點出發(fā),使學生完成“要我寫”到“我要寫”的轉(zhuǎn)變。
作為非常重要的過渡階段,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有著承上起下的作用。面對更高的要求,很多剛邁入寫作門檻的學生便對作文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信心,才能保證作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激發(fā)他們寫作熱情。在寫作引導上,首先注重題目及選材。從學生當前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征出發(fā),選取貼近他們?nèi)粘I畹娜撕褪亲鳛槊}和選材,要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能;其次,注重情景的創(chuàng)設,通過多媒體課件、班級活動等為學生提供生動、直觀的形象,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激發(fā)學生的邪族哦興趣;最后,教師可以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過程重新進行設計,得出與文中不同或相同的結(jié)果,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培養(yǎng)觀察能力,注重積累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倘若在對事物缺乏直觀感性認識的情況下就讓他們?nèi)ピu論,去描寫,這無疑是很難的。對于寫作亦是如此,只有親身接觸、仔細觀察,才能得到深刻、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能有話可寫,所以在作文起步教學中使學生懂得觀察的重要性,引導學生作生活中的有心人,培養(yǎng)他們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便應從源頭做起,除卻細致觀察之外,還要注重語言積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又是也會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同時,倡導學生建立“積累本”,將讀書過程中的好詞佳句摘抄到這個小本子上。定期組織讀書交流會,在班級建立課外閱讀分享小組,給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讀書心得的場所。通過如此訓練,學生的頭腦中自然會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寫作時便可信手拈來。
(三)細致的習作評價
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野蠻產(chǎn)生野蠻,仁愛產(chǎn)生仁愛,這便是教育顛撲不破的真理。在作文教學中,師生間溝通的橋梁便是教師對作文的評價。在作文起步教學伊始,我便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自行修改作文的習慣和能力,一方面講述古代名家錘字練句的小故事,培養(yǎng)他們認真修改作文草稿的意識和自覺性,另一方面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做出范例,授之以漁。當學生完成作文草稿后,選取一篇共有毛病的作文作為范例,指導學生逐字逐句進行推敲,并將修改前后的文章進行對比,讓學生有直觀的體會和認識。對修改后有進步的同學著重表揚,充分肯定他們點滴進步,但對于其中存在的些許欠缺教師也應詳細指正出來。
總之,在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引導他們的養(yǎng)成善于積累、樂于積累的好習慣,培養(yǎng)和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創(chuàng)造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美好局面。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桓臺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