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愛芳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寬廣的形勢下,教育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式也悄然發(fā)生著改變。因此,教師的教學行為也應該與時俱進,及時跟進,才能勝任目前的教育教學。信息化條件下經(jīng)過多步驟的教學,學生的學習一定會輕松而有效,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提高一定會明顯而顯著。
關鍵詞:信息化;思想觀念;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7-01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097
就目前的大多數(shù)學校而言,信息化教學的程度基本能普及到每個學生,教室里有一體機,視頻演示、電子課件教學等,有利于學生直觀生動的觀看教學,加深印象、增強記憶。課余的輔導也不需要教師在面對面的進行,打開視頻就可以再次學習。教師的備課方式,也不是一本教參打拼天下,而是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優(yōu)化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信息化條件下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改變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沒有過硬的本領,是不可能做好事的。首先要對信息化條件下的教育教學有個科學的認識,科學的定位,然后才能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加以運用。年紀偏大的教師總認為自己馬上要退休了,學習信息技術已經(jīng)趕不上趟了,多少年都靠一本教材加一本教參過來了,學不學一個樣。他們沒有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科學的一面,積極的一面。信息化教學是社會發(fā)展的大方向,是時代的潮流。不走進網(wǎng)絡就不知道網(wǎng)絡的豐富資源,只有走進廣闊的網(wǎng)絡世界,才知道世界原來這么的寬廣。其實,我們的先人已經(jīng)告訴我們的這個道理了,夜郎自大、坐井觀天就是最好的解釋。所以,要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對教學優(yōu)化的一面,全面改變自己的思想,積極的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才是教學的出路所在。比如,講“生活中的正負數(shù)”時,僅憑教師的講解和板書,很難讓學生全面理解正負數(shù)的概念。利用網(wǎng)絡,把氣溫的高低變化,經(jīng)濟的盈余虧損,家里的收入支出,學習的提高退步,體育比賽的得分失誤,海拔的高出低于,目標的前進后退,這些在生活中表示方向、大小、狀態(tài)、情形、發(fā)生、結(jié)果的,都可以形象快捷的在電腦視頻上演示出來,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這就是網(wǎng)絡教學的好處。兩者進行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面前黯然失色,所以樹立科學的觀念,正確認識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二、信息化條件下教師備課方式的改變
記得信息化還不這么普及的時候,教師備課,一是靠的經(jīng)驗,二是靠書店里買的教學參考書,三是靠其他教師的傳幫帶?,F(xiàn)在教師的備課,基本上靠的是網(wǎng)絡資源,打開需要的網(wǎng)站,下載需要的教學資源,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資料。如我在備一年級數(shù)學“分類”一課時,想了很多的方法,也請教了執(zhí)教多年的教師,他們的經(jīng)驗都是教法方面的,在信息技術方面沒有一個涉及的。我就想,這可能是教學觀念的問題吧。后來我就想到了信息技術教學。通過上網(wǎng)查找,下載了一些幻燈片,也下載了幾個視頻,經(jīng)過加工組合,形成自己的教學資源,以備上課時用。
三、信息化條件下教師教學行為方式的改變
十年前,大多數(shù)教師是一本教材,一根粉筆,一本教參,就能走進教室進行教學,因為那時候信息技術還沒有普及到每個班級,學校就一個多媒體教室,根據(jù)安排表輪流使用?,F(xiàn)在每個班級都安裝了一體機,網(wǎng)也開通,教學十分的方便。例如,我在講“角的大小”時,第一節(jié)課準備了一些實物,如扇面、量角器、自己折疊的圖形,感覺非常充分了,在課堂上多次演示學生好像聽的稀里糊涂,尤其是那些天生稟賦差的學生。反思后,我決定對學生進行網(wǎng)絡資源的教學,準備了一些視頻教學影像,第二天進行補教。當視頻打開時,學生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了。1度的角是多大,30度、60度、90度是多大,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學生一看就懂。鈍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學生想象不出到底是多大的角。第一節(jié)課我在黑板上演示時就發(fā)現(xiàn)一半的學生神情呆滯,現(xiàn)在視頻顯示,學生立馬就明白了鈍角的大小。周角的兩條邊重合,學生很容易理解成一條射線。通過視頻的演示,非常清楚地看到周角的兩條邊是怎么回事。一節(jié)課下來,學習效率得到明顯的提高,學生對角的認識程度已經(jīng)達到教學的目標要求。
四、信息化條件下教師輔導方式的改變
十根指頭伸出來有個長短,學生不可能都是那么的優(yōu)秀,總有幾個學生在學習方面顯得非常吃力。理解問題半天的時間理解不透,計算的方法步驟做了好幾道題還是沒有掌握,書寫方面又臟又亂,格式方面沒有章法。面對這樣的學生,一節(jié)課不可能全部能掌握的,那么只有課余補習了。以前的教師,課余時間把學生叫到辦公室教學輔導,而現(xiàn)在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輔導。教師把教學的內(nèi)容,發(fā)布到學校的教學平臺上,或者是發(fā)布到班級的QQ群里,學生晚上可以自己下載繼續(xù)觀看學習,也有助于家長進行輔導。這樣,家長和教師的輔導就在一條線上,不至于家長和教師的思路背道而馳。因為數(shù)學解題方法多種多樣,有的家長的解題方法就和教師的不一樣,這樣學習越是吃力的學生,方法越多越不知道該學習那種,反而什么都記不住。例如,“路程、時間、速度”的教學,三者的關系是一道乘法兩道除法,在具體的應用題里,知道哪兩個條件,就能知道第三個要解決的問題了。有時候不知道的一個條件需要我們找出來。如果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的問題,總價,數(shù)量,單價,三者的關系也是一樣的,只不過名稱叫法不同罷了。再進一步的思考,其實是除法算式的靈活運用,就是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的關系,看上去是幾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的不同應用。
總之,信息化條件下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的地方非常多,不僅僅是以上四個方面。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教與學相輔相成,教學相長才是教育教學的長久之計。在新的歷史潮流下,與時俱進,改變教學的思想觀念,改變自我封閉的思維模式,科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是我們的歷史責任,也是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