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寶珍
“老師,您懷疑我是小偷嗎?為什么昨天晚上你講個別同學有小偷小摸行為時看著我呢?如果您懷疑我是小偷,請問我偷過誰的東西?”
這是初當班主任時,一個女孩質(zhì)問我的話,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痛”。
“學生丟錢問題”因其特有的敏感和處理的棘手,成為班級管理中的一個教育難題。班主任在處理時常常因遭遇各種矛盾沖突,而難以把握一個恰當?shù)亩取?/p>
回望自己18年的班主任工作,曾經(jīng)歷過多起學生丟錢事件,也曾盡我所能幫學生尋找:動情說教、審視學生、發(fā)脾氣、調(diào)監(jiān)控,甚至還請過警察幫忙。總之,為了幫學生找回丟失的錢,我?guī)缀醢炎约核芟氲降暮蛷膭e人那里學到的方法都用過了。但遺憾的是,這么多方法除了把班級搞得人人自危,竟沒有一次幫學生找回丟失的錢。
于是,每當在各類報刊中讀到一些班主任發(fā)表的“機智地幫學生找回丟失的錢和貴重物品”的案例,我都會感慨很多,甚至陷入一種深深的自責,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能力勝任班主任工作。
就班級“丟錢事件”的處理和困惑,我和很多班主任老師有過互動交流。記得我在外地講課時,有位老師說,為了幫學生找回丟失的錢,他曾采用極端的方式——搜身??墒?,這樣做非但沒有幫學生找回丟失的錢,還造成“一個學生要跳樓、一個學生要離家出走”的可怕后果。
我不斷重新審視學生“丟錢事件”的處理方式,終于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解決策略。
“錢”本不應是班主任關注的對象,但大凡有學生住校的班級,班主任總會遭遇這樣的棘手問題。而學生丟錢問題,明顯異于一般的學生學習不良與行為不良問題,在處理時也應有所不同。尤其是學生進入高中,到了十六七歲這樣一個青春的敏感期和叛逆期,一旦有學生把別人的錢和別的物品據(jù)為己有,不管你班主任多么智慧、手段多么高明,也不管你的說教多么動聽,一般情況下都難以幫學生找回丟失的錢物,除非抓個現(xiàn)行。即使采取嚴重侵害其他學生身心的做法,也難有滿意的結(jié)果。
有一種說法對我很有啟發(fā):“教育的著力點應該是未雨綢繆、預防問題的發(fā)生,而不是等問題發(fā)生后才去思考解決的策略。”回想自己之前的班主任工作,多數(shù)時間是在教育的下游“抗洪”,總是等班級出了問題后,才去想盡各種方法解決;而很少懂得在教育的上游“植樹”,把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致使自己對一些班級事件的處理總是陷于一種尷尬和被動狀態(tài),尤其是應對學生丟錢這樣的敏感事件,被動處理除了讓師生不愉快,沒有收到什么實際效果。
于是,我在“痛”中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不讓此類事件發(fā)生?有沒有一種策略,可以讓自己從找錢的煩惱中真正解脫?
反思增長智慧!
“在教育當中,我該做什么比我能做什么重要的多?!薄鞍嘀魅喂ぷ饕羞吔?,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庇谑?,再次接手新班時,第一天我就坦誠告訴班中所有的學生,站在你們面前的這個班主任,既不是專業(yè)的偵探,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只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麻煩,也為了使每個同學都能在這個班級生活得快樂,從此刻開始,所有走進我們班級的同學,都必須學會妥善保管自己的錢和貴重物品。只有每個人都管好自己的錢和貴重物品,才能消除導致不良行為發(fā)生的潛在誘因。
那么,怎樣的保管方法才能規(guī)避錢和貴重物品的丟失?我讓同學們就自己的經(jīng)驗和做法發(fā)表個人的體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貴重物品最好不要帶進學校?!?/p>
“錢一定要隨身攜帶,不能放到寢室的枕頭下面,也不能放在教室的抽屜里不上鎖?!?/p>
“如果帶的錢比較多,可以交給老師保管?!?/p>
同學們的討論匯集了很多智慧和經(jīng)驗。
我向全班同學宣布:“凡是因為自己保管不善,如把錢放到寢室的枕頭下面,或者放在教室的抽屜里不上鎖,而發(fā)生的丟失事件,請同學們自負其責。因為是你們的保管不善給自己造成了不愉快,給老師、同學徒增煩惱。丟錢的同學雖然值得同情,但更應該反思自我行為,接受教訓。”
其次,我又告訴學生:“如果有學生遺失了財物,對于能否找回,不要有過高的期待。作為你們的班主任,能做的很有限。我能幫同學們找回丟失的錢,那是幸運,找不到也請同學們理解。如果由于丟失財物導致生活陷入困境,老師所能做的只是幫你渡過眼前的難關——借錢給你,但需要按時歸還?!?/p>
就這樣,接手新班的第一天,在沒有與學生建立起任何感情之前,我就與學生約定了保管錢和貴重物品的方法,把相關的財物保管常識都告訴學生,并且約好萬一有同學財物丟失大家應該怎么應對。這樣做,雖然顯得班主任有點操心太多,甚至是不近人情,但相信好的行為習慣能夠惠及學生的未來,延續(xù)到他們以后的工作與生活之中。
從在教育的下游“抗洪”,到在教育的上游“植樹”,我走過了一段曲折的歷程。先引導學生做好約定和防范,竟使這個讓我備感鬧心的棘手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從此,我?guī)У陌嗉壷袠O少出現(xiàn)學生丟失財物的事件,大家不必再為此煩惱、糾結(jié),也把我從幫學生“找錢”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了。
還是那句話:與其在教育的下游“抗洪”,不如在教育的上游“植樹”,把疑難問題提出來,約法三章,讓學生與自己一起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
(本欄責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