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蓮
[摘 要]沒有好的聽力教學方法,只靠不斷地聽,不僅不能提升學生的聽力,反而讓學生更加聽不懂錄音中講的內(nèi)容。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聽重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重視學生的心理因素。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障礙;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6-0040-01
聽力是聽和理解的總和,在聽力過程中,學生會下意識地將自己聽到的內(nèi)容翻譯成熟悉的語言,這樣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還有,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單詞讀法,會導致聽力時被誤導。聽力中的陌生詞匯也讓學生跟不上節(jié)奏,往往聽到了需要的內(nèi)容,卻因為詞匯的貧乏理解不了,造成聽力障礙。針對以上現(xiàn)象,教師可從以下幾點進行創(chuàng)新,解決初中生英語聽力障礙。
一、培養(yǎng)學生聽重點的能力
聽力過程中,如果需要全部都聽懂,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莫大的考驗。聽力是一個瞬間判斷的過程,所以教師在訓練學生聽力的過程中,不要訓練學生全部聽懂的能力,要訓練學生能夠從聽力材料中聽懂重點詞,也就是關鍵詞,根據(jù)關鍵詞,明白聽力內(nèi)容的中心思想。在初中英語聽力材料中,對于關鍵詞,會有一定的停頓或是說得較慢及多次重復,所以學生能夠很容易聽出關鍵詞。例如:
—Would you like to see the menu?
—No,thank you. I know what to order.
Q: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bank. B. In a bookstore.
C. In a supermarket. D. In a restaurant.
在這段聽力材料中,單詞menu讀得比較重也比較緩慢,所以這段聽力中的menu就是關鍵詞匯,學生只要聽懂了關鍵詞匯,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這道聽力的解答了。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
初中聽力詞匯簡單,學生也很容易通過聽力當中的語氣詞來判定聽力時的情境以及說話者的身份,所以學生在看到聽力問題的時候,能夠通過部分的預測對聽力內(nèi)容進行揣摩。例如:
—Anything to eat?Im hungry.
—Youre always hungry.
在這段聽力中,根據(jù)說話者的語氣,學生很容易聽出這是一對母子之間的對話,一般聽力中母子之間的對話在于吃什么,學習怎么樣或是這個周末想要去哪里玩。當?shù)攸c發(fā)生在醫(yī)院時,一般為醫(yī)生問患者感覺怎么樣,應該如何進行治療或是哪一天可以出院。當?shù)攸c發(fā)生在商店時,一般為買東西,詢問商品質量和商品價格,常出現(xiàn)的問題是付了多少錢,找了多少錢,打了幾折等。所以,學生在看到不同的題目時,腦中就可以預測出問題可能發(fā)生的地點、人物以及大致的聽力內(nèi)容。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
部分學生在英語聽力時喜歡把聽到的內(nèi)容寫下來,在第一句還沒有寫完時,這一段聽力已經(jīng)播放完畢了,還有學生喜歡聽到英文單詞就趕緊把正確的答案寫下來,不再聽第二遍,直接看下一題。這些錯誤的聽力習慣會使學生在聽力時丟失許多基礎分與細節(jié)分,所以教師要在聽力過程中,改變學生錯誤的聽力習慣,可以教授一些好的聽力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聽。例如:
—Hurry up, or well miss the 11:30 train.
—Take your time. Theres still an hour to go.
—What time is it now?
A. 9:30. B.10:30. C.11:30.
這是一道播放兩遍的聽力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聽第一遍時不要動筆,仔細聽文中出現(xiàn)的條件,遇到自己沒聽懂的單詞直接跳過,把重點的關于時間的單詞記下來。在聽第二遍時再仔細確認聽到的時間是答案還是需要加或者減進行計算。
四、重視學生的心理因素
學生在聽聽力時,很難進入聽力的環(huán)境中,容易緊張,覺得自己肯定聽不懂,害怕聽力。對于學生的恐懼心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讓他們從簡單的聽力開始,聽完之后讓他們說說聽到了什么,一步步由易到難。在課堂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從聽到的語句中說出聽到的內(nèi)容,久而久之,學生對聽力會產(chǎn)生下意識的判斷,在考試中能夠快速反應出聽力的內(nèi)容,不丟聽力分。
總而言之,聽力是一個積極的思維過程,教師要掌握正確的聽力教學方法,讓學生不再恐懼聽力,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聽力技能,對不同的聽力語境有正確判斷。教師也要在聽力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讓班中的每一個學生的聽力都能提升。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