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霞
在新課改實施后,小學語文的作文多以記實作文為主,記實作文就是真實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如實地表現(xiàn)客觀事物,是一種對所寫的人、事、物、景的再現(xiàn)的作文。這讓學生關注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情,使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與現(xiàn)實更為貼近。但是從開始實行新課改至今,小學作文教學工作仍然沒有達到新課改規(guī)定的目標。本文根據(jù)記實作文在習作教學時所遭遇的瓶頸深入研究,尋求突破的對策。
一、小學作文教學的瓶頸
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新課改的重點部分,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學生積極關注身邊的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豐富對學習和生活的認識。為此,部分學校和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完成新課改的目標,甚至會要求學生在進行作文取材時帶上相機,將事物拍下來,為寫作提供靈感和素材。
盡管教師為寫作教學設計了很多活動,而學生的作文質量并沒有得到提高,甚至部分學生的作文還出現(xiàn)退步的現(xiàn)象。還有部分學生就算面對搜集到的素材也無法寫出作文,思維僵化。而且作文的題目、內(nèi)容、觀點等都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相似,甚至有學生還照搬某些作文教材的內(nèi)容。比如筆者某次要求學生描寫對體育教師的印象,班級總共有35人,但是有將近30人將體育教師描繪成:“身材魁梧,渾身上下散發(fā)著……”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作文中,語言的匱乏和搜集到的素材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揮,也成為了教學的瓶頸。
想象類作文可以全由學生虛構或者由某個實體事物延伸出去,這類作文對小學生而言相對容易。但是記實類的作文不一樣,記實寫作就是讓學生以自己的語言將情景或事物再現(xiàn)和還原的過程。但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有限,且詞語匱乏,語言組織還不是很熟練,在寫作時,必然會思路不清晰,最終呈現(xiàn)的作文就可能千篇一律,出現(xiàn)用詞不當、語句不通、觀點不明等狀況。何況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詞匯量不同,教師難以對他們進行個別指導。這些都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瓶頸。
二、小學作文教學瓶頸突破研究
為更好地幫助學生寫好作文,筆者通過“思維加工型作文的雙重同構模式”進行教學,從學生的情操意向、概念判斷、邏輯推理、內(nèi)部語言的形成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化和精細化教學。讓學生能夠做到“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具體可分為“三環(huán)四步”。
1.小學作文教學的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以記實作文的教學為例,在進行此類型的作文寫作教學時,要在學生的眼前形成動態(tài)畫面,讓學生對周圍所發(fā)生的事情、物體、人產(chǎn)生感知,形成碎片式的記憶。這些碎片式的記憶就是學生寫記實型作文的依托,然后通過學生個人的想象、情感、觀念等創(chuàng)造出完整的作文。
教學中要讓學生形成“眼中物,心中境,手中景”三個環(huán)節(jié),將具體的事物在心中匯聚和形成,采用掌握的語言及寫作技巧、方式將其表述出來,形成一定境界的“景色”,這也是小學作文寫作的基本原則。
以小學作文中常見的題目“我的媽媽”為例,教師讓學生根據(jù)媽媽日常的狀態(tài),觀察不同情緒下的媽媽的表現(xiàn),比如慈愛的笑臉、生氣的眉毛、自己獲得獎勵時表露的自豪等進行感知,這就是“眼中物”。如果確定了要寫媽媽生氣時的眉毛后,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媽媽在不同的狀態(tài)下的眉毛,在腦海中通過回憶、加工后形成“心中境”,再使用掌握的詞匯將媽媽生氣時的眉毛是什么樣的表達出來。這樣便于學生理清思路,寫作更為順暢。
2.小學作文教學的四個重要步驟。在“三環(huán)”教學當中,“心中境”是最難的部分,教師需要通過以下四個步驟對學生進行訓練:
第一是情景回放。教師首先要讓學生闡述對某事物或者人的印象,將腦海內(nèi)零散的記憶碎片進行電影式的回放。比如寫“我的媽媽”,在描寫媽媽生氣時的眉毛時,學生在腦海里形成媽媽生氣時的畫面:自己損壞物品時的生氣、不聽話時的生氣……將其梳理后形成連貫的畫面。
第二是畫面定格。學生對腦海中播放的畫面進行暫停處理,捕捉作文寫作需要的線索。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問題進行引導,比如:“面對媽媽生氣,你當時是什么想法?”“媽媽對你生氣的緣由是什么?”而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就會有目的地將畫面進行定格,并進入更深層的思考,同時將畫面放大,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畫面,為接下來的寫作提供素材。
第三是線索重組。線索重組是教師引導學生將所獲取到的零碎記憶進行梳理,讓其更具邏輯性和條理性。比如在媽媽生氣時,自己是如何應對的,媽媽對自己的態(tài)度是什么,最后的結果又是什么。此階段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將學生腦海中的線索用文字表述。
第四是整體分解。整體分解就是將某個整體性的事物進行分解。比如在寫樹木時,引導學生分樹葉、樹干等部分寫作。這樣便于學生站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讓學生找準寫作的切入點。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雅周鎮(zhèn)倪莊小學)
□責任編輯: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