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瑛
摘 要:通過在壬莊鄉(xiāng)騰茂村進行玉米雜交品種比較試驗,旨在了解玉米雜交品種在山區(qū)種植的生長特征及產量因素,并對雜交種的推廣配套栽培技術進行探討,從而引導廣大群眾正確認識新品種和農家品種具有品質優(yōu)、產量高,生育期短,株高適中,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等特點,適合在壬莊鄉(xiāng)等山區(qū)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
關鍵詞:雜交玉米;試驗;總結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19
壬莊鄉(xiāng)是靖西市邊境鄉(xiāng),地處海拔850m左右,山多地少,生產和生活條件較差。種植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為主。據統計,到2016年為止,壬莊鄉(xiāng)還有40%的群眾仍為種植本地玉米品種。本地品種生育期長,產量低,一般200~350kg/667m2,由于植株高大,一般在2.80~3.40m,種植密度只能在2000~2500株/667m2。因此,由于密度不足和雨季刮風下雨時易倒伏或折斷,造成玉米的減產和失收。為了能夠更好推廣優(yōu)質、高產的玉米新品種,提高糧食生產。2016年3月,作者和其他技術人員一道,在壬莊鄉(xiāng)騰茂村古星屯進行玉米品種比較試驗?,F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地設在壬莊鄉(xiāng)騰茂村古星屯農啟朝、農定全、農定白、農朝水等4家農戶進行,試驗地地勢平坦,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排灌便利,前茬冬閑田。
1.2 供試品種及來源
正大619是襄樊正大農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分公司選育;亞航689品種是廣西亞航種業(yè)公司選育;華優(yōu)168是廣西南寧華優(yōu)種子有限公司選育;本地老品種是由農戶自己留種。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為簡單對比試驗,不設重復。每個品種試種面積0.067hm2,共0.267hm2。
1.4 種植與管理
1.4.1 精細整地
播種前20d,用先翻犁曬土1次,播種前3d后再進行1次的犁耙,且將土地整細整平,力求土團細碎平整。
1.4.2 適時播種
于3月10日進行統一播種。
1.4.3 種植方式
試驗地采用雙行單株的種植方式,大行距80cm,小行距為40cm,穴距為30cm,拉線開溝,點播種子,一穴放2~3粒種子,再施放已充分腐熟的農家肥蓋住種子,1000kg/667m2,然后在穴與穴之間每667m2施復合肥50kg作為底肥,不得接觸種子,以免燒種。最后用細土蓋種,在各個試驗區(qū)掛品種標示牌。
1.4.4 田間管理
4月3日開始出苗,4月10日間、定苗;第1次追肥在4月15日,每667m2施用15kg復合肥,同時進行結合中耕培土。6月8日,進行第2次追肥,每667m2施15kg尿素,10kg鉀肥。結合除草、大培土。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于8月1日進行實地驗收,每個品種分別收獲0.02hm2,稱其生棒重,折算每667m2生棒產量,然后分別取大、中、小各10棒,共30棒,量長,稱其生棒重,脫粒后稱其生粒重,折算出籽率。最后取樣1kg籽粒曬干,計其折干率。
2.1 品種特征特性
從表1、表2的試驗結果表明,雜交玉米種正大619、亞航689、華優(yōu)168比本地老品種玉米品種高產,正大619居第1,每667m2產451kg,比對照增109 kg,增長31.9%;亞航689居第2,每667m2產417 kg,比對照增75 kg,增長21.9%,華優(yōu)168居第3,每667m2產406 kg,比對照增64 kg,增長18.7%。雜交種抗病蟲害能力較強,株高中等,根系發(fā)達,抗倒伏能力強,粒大粒深,產量高,且雜交種的生育期適中,較適合山區(qū)種植;而本地老品種由于農戶連年留種,雜種優(yōu)勢已退化,出現植株太高,易倒伏造成減產,苞短粒小,產量低等現象。因此,在靖西市的壬莊鄉(xiāng)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玉米雜交良種,促進了農業(yè)增資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