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琦
逸圃位于揚州老城東關(guān)街356號,東鄰個園,由錢業(yè)經(jīng)紀人李鶴生于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修建,歷時三年。逸圃取名:“逸”是才智出眾;“圃”指果木瓜菜的園地,還有另一層意思,《國語》中“藪有圃草”,釋為“必有茂大之草以財用之”。宅園坐北朝南,占地約3 500 m2,建筑面積約1 500 m2,南北縱深約達100 m。
李鶴生(1871—1937年)是當?shù)負P州人,少年讀詩書,青年入錢莊就業(yè),25歲在多子街(今揚州甘泉路)創(chuàng)辦惠余錢莊,5年后購地修建逸圃。 1935年,錢莊在內(nèi)憂外患下停業(yè),1937年日寇侵占揚州,逸圃遭受蹂躪,李鶴生不久也含恨離世。逸圃后歸國民黨軍長顏秀武。1949年后收歸公有,逸圃曾作為很多機關(guān)的辦公場所,如揚州專區(qū)階級教育展覽館等。1960年揚州人民廣播電臺在逸圃成立,花廳作為編輯部,最后一進房子是播音室和錄音室。逸圃還成為揚州國畫院和揚州人民出版社的辦公地點。 逸圃于1962年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為江蘇省第6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為全國第7批文物保護單位。
逸圃大門南向,面對東關(guān)街,除雙扇大門外,沿街立面均為青磚黛瓦之高墻,黑漆大門上有“春夏秋冬”題材的磚雕,旁立漢白玉門枕石一對,過去原大門旁有“揚州古明月,陋巷舊家風”楹聯(lián)。門廳兩開間,東側(cè)為值更室,供守門傭人居住。門廳后為一天井小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部的八角形園門,門額上嵌有隸書“逸圃”的刻石,八角形門洞的旁側(cè)有磚雕福祠。
通過面西的磚雕儀門則進入到西部的住宅區(qū)。西部住宅為建筑主體,中軸對稱共六進,均為三間。頭進做成倒座接待廳堂,即照廳,也作為轎廳之用,照廳西側(cè)隔著天井設(shè)有輔助用房。倒座正對是逸圃宅居的主廳堂,廳堂內(nèi)正中懸掛“忠恕堂”匾額,明間檐柱上掛有“世澤藪平淵,草木爭榮蔭作地;家聲傳鄴架,子孫有幸好藏書”的楹聯(lián)。廳堂其后四進為住宅,每進宅院在中軸線上有門前后相通,在東面也均設(shè)有門進入東部園區(qū)。
從東部八角園門進入,則為條形帶狀的庭園,揚州宅園,多半建于宅后,惟見此園筑在宅居偏側(cè),其建筑與園林格局手法,別開生面。庭園沿東墻構(gòu)筑湖石假山,山勢逶迤蒼莽,與粉墻黛瓦相互襯托映,形成對比。山旁筑牡丹臺,花時若錦,山間北頭的盡端,倚墻筑五邊形半亭,取名“澄瀛閣”,可謂山盡亭出,聳于峰顛。亭下鑿池,游魚戲水,碧潭清澈照人。亭子北面為三開間的花廳,虛欞雕欄,裝修精美,外廊天花施有“五福同壽” 的雕飾,花廳曾是揚州著名畫家王板哉、吳硯耕的畫室?;◤d明間楹聯(lián):“半畝方塘,領(lǐng)取天光云影;數(shù)弓余地,商量種竹栽花?!遍郝?lián)首句來自宋朱熹詩《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被◤d與倚墻的五角亭,荷池碧水及周圍搖曳綠枝,一道培育隨遇而安的平靜之心境。花廳后的軒室也是三間,帶東廂配以西廊,內(nèi)有紫檀木罩槅,雕刻精美,前面院落置有花木山石。軒屋背后置小院,軒內(nèi)有暗門通小院,借道室外假山磴道可到達住宅區(qū)北面后部西園的復道廊。
西園在住宅之后,園內(nèi)湖石假山,花草古木,不大卻十分精美。住宅北面盡端復道與山石相連,折向西北,筑有西向的讀書樓,墻上鑲嵌牡丹題材磚雕,樓高兩層,三開間,門上懸篆書橫匾:“心鏡常磨”,書磨心鏡,明志明理。通達讀書樓路徑有4條之多,除從暗門登臨外,還可以從住宅的最后一進宅樓進入,通過回廊到達,也可以從院內(nèi)假山石級轉(zhuǎn)入,還可從讀書樓西南角設(shè)置的旋轉(zhuǎn)樓梯進入,布局設(shè)計十分巧妙。揚州儒商宅園就是這樣,宅居雖小不可無園,家業(yè)再小也要藏書,且以讀書藏書為榮為樂,園林格局無不體現(xiàn)著這種修養(yǎng)和雅趣。
在花廳、軒室院落與讀書樓西園之間有一條幽深狹窄的火巷相隔,東墻上有一寓意平安的花瓶形門洞可進入到軒室院落,門洞上方嵌扇形門額:“問徑”,暗示有小徑可通佳處?;鹣锴胺骄褪锹?lián)通軒室與西園的方形過亭,過亭南面欄桿下磚墻有花邊紋飾扇形畫面,中間是白底藍字行書:“別趣”。前行幾步,西墻上有桃形門洞,寓意福壽,門洞內(nèi)花香襲人,佳景呼之欲出,進入西園果真別有情趣。園中狀若蓬松卷發(fā)的攀藤植物,已然爬上了湖石假山,茂密的綠葉上開著燦若繁星的小花,芳香滿樓,為西園增色不少。疊石假山渾然天成,步級連接二樓廊道,山中洞穴通人,坡上步徑可攀,由假山登上回廊,園中景致盡收眼底?;乩壬嫌谢ù扒山柽h景,步移景異。回廊東南處就是棲于火巷之上精巧的方形過亭,方亭西面貼墻,南、北兩面懸空,有雕花美人靠,東面開口連著一條崎嶇磴道至軒室暗門。穿過火巷北部盡端的后房(廚房)可去往后園。
逸圃造園有自己的特點,園林除筑于住宅旁側(cè)外,還正對著大門,這種做法非常少見。宅內(nèi)庭園分設(shè),空間收放自如,廳堂樓閣、花廳軒亭、游廊旋梯、花墻門洞、疊石假山、花草藤木應(yīng)有盡有,景色優(yōu)美。宅園布局講究,構(gòu)思巧妙,不僅有形狀各異的門洞,豐富多樣的雕飾,而且充分利用各種建筑和通道,四通八達,可謂匠心獨運。逸圃利用曲尺形隙地加以布置的,通過由小院轉(zhuǎn)入隔園的手法,先抑后楊,豁然開朗,窄長狀畫幅式的園景,形成上下錯綜、左右參差多變的空間序列,創(chuàng)造了一個似盡而未盡的園林布局,這乃是揚州園林特色之一。
注:逸圃平面圖來源于《揚州園林》(陳從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