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初勝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價值意義,本文就是針對與此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并且將民族精神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滲透作為研究的對象,從滲透民族精神的措施、民族精神的教育內(nèi)容以及民族精神教育的內(nèi)涵出發(fā),對思想品德教育進行思考。
一、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內(nèi)容及內(nèi)涵
1.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內(nèi)容。
對于學生民族精神教育而言,學科教育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途徑而存在,思想品德課程和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相結合,就是由思想品德課程的德育功能所決定的。民族優(yōu)秀文化價值觀的體現(xiàn),就是民族精神,并且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也正是他們價值觀念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通過新時代的民族精神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思想境界,也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可以促成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
2.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內(nèi)涵。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就是對中學生個人或者集體所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教育活動,將中華民族優(yōu)秀精神作為內(nèi)容,可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通過思想品德教育,把中學生培養(yǎng)成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現(xiàn)代中國人,培養(yǎng)成具有優(yōu)秀時代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中國人,從而在日后的國際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二、民族精神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滲透措施
對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以及長期復雜的過程,不應該是自發(fā)的過程,對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思想品德課程就是其主要的培育渠道之一,因此對于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和培育,就需要將初中生作為主體,將中華民族精神作為主導,以德育活動為依托,以課程資源為載體,分步驟、有重點以及全方面地培養(yǎng)初中生的民族精神。
1.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網(wǎng)絡文化活動的開展。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在學校的網(wǎng)站上將師生共同建設的有關民族精神專題掛入,方便學生對相關資料的查閱;還可以將有關民族精神教育資源上傳評比等活動組織起來,促使學校網(wǎng)絡成為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有力陣地;還應該開辟有關民族精神的論壇,在思想品德教師的個人網(wǎng)頁上,鼓勵師生參與相關討論。
2.思想品德教育中制作有關民族精神教育的課件。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與自身搜集到的民族精神教育資源進行結合,從而形成課件,在教學中對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應該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利用多媒體光、聲、色、形的優(yōu)勢深層次地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將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從而使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達到良好的效果。
3.思想品德教育中應設立“民族精神”專題網(wǎng)站。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通過新時代全新的技術手段,并且緊緊圍繞“民族精神”專題,向學生、教師提供大量的與其相關的資源。關于資源搜集的途徑,可以是師生共同投身實踐、走向社會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是教師通過圖書館、網(wǎng)絡等方式進行的搜集,從而共同將專題網(wǎng)站內(nèi)容豐富,將當?shù)氐拿褡寰窠逃Y源整合。
4.思想品德教師應以身作則,積極滲透民族精神教育。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也是學生的鏡子,教師的樣子是對學生最好的啟迪,從而促使中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思想品德教師,就應該通過自身對民族、對國家的熱愛去積極地感染學生,通過自身的高尚人格升華學生的人格,通過自身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在生活中勤勞簡樸,以身作則。教師不應該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應該將實際行動和自身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觀念結合起來,從而成為民族精神的表率,遇到工作或者是學習上的困難不退縮。
教師應該全面地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應該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民族精神教育能力,主動地利用和研究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從而積極地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