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崇尚自然的滿族生態(tài)祭儀
        ——以尼瑪察氏“野祭”儀式為例

        2017-03-12 09:57:00馬貝貝
        關(guān)鍵詞:薩滿楊氏滿族

        呂 萍, 馬貝貝

        (長春師范大學(xué) 滿族文化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32)

        崇尚自然的滿族生態(tài)祭儀
        ——以尼瑪察氏“野祭”儀式為例

        呂 萍, 馬貝貝

        (長春師范大學(xué) 滿族文化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32)

        滿族薩滿信仰的核心觀念是“萬物有靈”,包括對世界萬事萬物的最初認識,即對自然界與人類自身的認識。在對自然界認識的過程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態(tài)意識。吉林省九臺莽卡滿族鄉(xiāng)莽卡村的楊氏(滿姓尼瑪察氏)家族是滿族薩滿傳承世家,在他們所傳承的野神祭——火祭、星祭、柳祭等儀式中無不展現(xiàn)了這一生態(tài)意識。在楊氏的“野祭”儀式中,充分反映了滿族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生態(tài)觀念,集中代表了滿族崇尚自然的傳統(tǒng)觀念。

        崇尚自然;滿族;家祭;野祭;傳承

        滿族薩滿文化的產(chǎn)生是人們出于對自然奧秘的探究,表達了其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的強烈愿望。每逢龍虎年的正月之際,在滿族故里(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一帶)滿族各姓氏族都要準備一個重要的儀式——“燒官香”?!盁傧恪眱x式是滿族薩滿儀式中極為重要的一種,包括“家祭”和“野祭”兩部分。“家祭”即家族祭祖活動,“野祭”在野外舉行,主要以祭獻自然神祇、動植物神祇為主,活動特點是展示薩滿豐富多彩的神技,向眾神祈佑,為人們解災(zāi)治病。吉林九臺楊氏的“野祭”儀式是最好的印證,在東北滿族地區(qū)亦最具代表性。

        一、楊氏薩滿文化傳承

        滿族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漁獵民族,一直篤信原始宗教——薩滿教。薩滿文化在其政治、經(jīng)濟及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呂萍.滿族文化論集[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121.。滿族及其先民誕生在白山黑水,世代生活在群山峻嶺之中,長期的漁獵活動使他們對朝夕相處的動植物產(chǎn)生了無比敬畏之情,對其賦予超凡的靈魂,并專門進行祭祀。由于滿族先祖對周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充滿好奇,對風(fēng)雨雷電、日落月升、江河湖海、高山大川、植物動物甚至微生物等這些自然界的事物無法徹底了解,無法給予科學(xué)地解釋,所以認為這些事物都有神靈,于是他們把萬事萬物都冠以神靈之名:天神、地神、風(fēng)神、雷神、山神、水神等等。滿族薩滿儀式中的“野祭”,其主要內(nèi)容就是祭祀自然神祇、動物神祇和植物神祇。自然神祇包括:火神、日、月、星辰、 雷、電、光、雨、風(fēng)、山、水等。動物神祇主要有:鷹、虎、豹、狼、蟒、蛇、水獺、烏鴉、喜鵲等。植物神祇主要是:柳、榆、柞、樺等。這樣便產(chǎn)生了崇尚自然的滿族生態(tài)祭儀。

        生態(tài)一詞,最早起源于古希臘,主要是指家或人們生存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一般指生物的生活狀態(tài),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下生存和發(fā)展的狀態(tài),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xí)性*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0:1130.。簡而言之,生態(tài)是指生物與其所依賴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從最早的生物個體開始演變到所有依附于自然的生物,范圍越來越廣,內(nèi)容也越來越復(fù)雜。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指“影響人類與生物生存和發(fā)展的一切外界條件的總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動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氣、土壤等)?!鄙鷳B(tài)環(huán)境好壞決定著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優(yōu)劣。生態(tài)環(huán)境好,人與自然就和諧,生態(tài)環(huán)境差,人與自然就敵對,人就會遭到破壞自然規(guī)律的懲罰。原古人類所信仰的薩滿教恰恰探尋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即使還不成熟,但不可否認已是生態(tài)意識的直接反映。滿族薩滿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概括地說就是“萬物有靈”觀念,這其中蘊含了豐富的自然生態(tài)意識。吉林省九臺市楊氏家族所傳承的野神祭——火祭、星祭、柳祭等無不展現(xiàn)了這一生態(tài)觀。

        吉林省薩滿文化遺存豐厚,是當(dāng)今滿族民間活態(tài)薩滿文化傳承最好的地方。特別是現(xiàn)居吉林省九臺市莽卡滿族鄉(xiāng)莽卡村的佛滿洲楊氏的野祭尤為突出。楊氏因其祖籍在烏蘇里江以東,屬東海窩稽部,世代以狩獵為生,數(shù)千年傳襲祭祀數(shù)百位本氏族大神,并有隆重而盛大的大神祭禮。后雖遷至吉林,但所世代崇拜的神祇并沒有丟掉。因此按制致祭不衰,“野祭”儀式傳承至今,形成了不同于世居九臺地區(qū)的其他滿族姓氏的“燒官香”儀式*呂萍.滿族文化論集[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31.。

        楊氏是大家望族,子孫綿延,傳承古遠。其家譜記載已有三百余年的發(fā)展歷史,“清康熙十五年(1676)丙辰,始祖吐疋、代出、阿及利兄弟三人奉康熙大帝旨意,從琿春應(yīng)征到寧古塔副都統(tǒng)衙門,與兩千旗兵跟隨安珠湖將軍至吉林船廠駐防”*參見楊氏家譜。。據(jù)該氏族家譜記載與氏族內(nèi)部傳說,楊氏家族并沒有如同大多數(shù)滿族那樣被編入八旗“從龍入關(guān)”,而是一直留守于松花江流域,世代以狩獵為生。因而,其以祭祀動、植物為主要內(nèi)容的楊氏“野祭”保持了原生態(tài)特點,充分體現(xiàn)了滿族對自然的崇尚。

        楊姓家族薩滿傳承有續(xù),至今達13代,七代之前因年湮日久,無法追憶。第八代起有明文記載:

        第八代:大薩滿楊五爺,家住南蘭屯。

        第九代:大薩滿楊宜春(石查瑪)、楊鳳久(大栽力),住查理巴屯。

        第十代:大薩滿楊鳳山(連查瑪)、楊世勤(大栽力)。

        第十一代:大薩滿楊世昌(名貴山、貴查瑪)。

        第十二代:大薩滿楊玉峰, 薩滿:楊喜普、楊靖堂。

        第十三代:大薩滿楊靖凱,薩滿:楊靖超、楊長春*楊紹華.楊氏家族穆昆達(氏族長),口述整理。。

        楊氏薩滿“野祭”非常復(fù)雜,時間長達七日。首先由氏族穆昆議事商議選擇吉日,一般定在正月十六日前后燒官香。祭禮程序主要有:郊祀祭禮(俗稱野祭“外頭祭儀”)和室內(nèi)祭禮(室內(nèi)儀式)。祭祀時,氏族穆昆達代表全族成員隆重邀請氏族大薩滿,大薩滿應(yīng)邀?!耙凹馈币?guī)矩頗多,例如薩滿在大祭前半個月要沐浴凈身,不得有房事,表示對神靈的尊重;各位瑪發(fā)、色夫等,為全族祈求福祉,保佑族人平安幸福等*楊靖凱.楊氏家族大薩滿,口述整理。。楊氏家族神諭有《芳裕堂記》大神祁本,《楊憲本》家祭神本,還有排神《康德七年栽力》等。楊氏家族薩滿神技只有在氏族燒官香時才有表演。其神技有蟒神附體、鉆冰窟、鷹神附體上樹、火豹神附體玩火球、吞火等,場面極為神秘、火爆,薩滿領(lǐng)牲、踩豬、背燈祭、鋪神即排神,以致最熱烈、壯觀、神奇的神附體后,薩滿舞蹈動作,隨著每一鋪神的到來,其動作也有改變。

        楊氏薩滿“野祭”要設(shè)神堂,在臨時搭起的仿民宅的神堂里,西面墻上掛著紅布,因神案已遺失,故用紅布替代。滿族有尚西的習(xí)俗,西面墻上原本應(yīng)掛大神案子,據(jù)家族老人講:大神案是用白色綢布制成的,寬約0.9 m,高約2 m。最上方繪有日月星辰圖案,中上部有五大神畫像,坐在熊、虎、蟒、豹、雕、魚等動物身上,五輩以前的祖先神之后,沒有動物坐騎。在大神案上還繪有山、河、樹、鳥以及會飛的虎、豹等動物,還有冰窟、火等圖案,大神案的最下部有約0.3 m高穗飾品,可惜丟失現(xiàn)在見不到了。紅布下靠墻是一長溜的神案供桌,上擺供品和神帽,神案中間擺了兩個索龍祭桿,桿前側(cè)放兩個神偶,神偶前是七杯供酒,酒前是三盤干果、漢香爐、香筒、燭臺,前面是七盤打糕,打糕兩側(cè)各有一盤蘇子鹽,最前一排放三個方型香爐,內(nèi)裝年其香*年其香:北方一種植物,開小米粒大小的黃花,非常之香,滿族燒香必用。。儀式開始前楊氏家族穆昆達要將紅蠟插在燭臺上,然后拿起供香放在香筒里,最后點燃三根香,恭恭敬敬地插在了供桌中的漢香爐中。神案右側(cè)放大小兩頂神帽,左側(cè)桌面上放一對金色大錘叫埋頭、桌旁立鐵制三股叉稱瑪叉、滴達槍等,滴達槍、錘、瑪叉均為神用兵器,桌下放一木箱,內(nèi)裝家譜、腰鈴和轟勿*轟勿.滿語honggon,漢譯為銅鈴,又稱為鈴桿、晃鈴,其鈴鐺均為銅制的。,箱旁放一圓椅,上放神墊、神毯,最上面放神鼓。神堂南邊中間有一道門,這是“野祭”時薩滿請送眾神的通道,神堂外忽明忽暗的祭場中間放一神案,與神堂東墻對齊,因薩滿請神要面向東,原因是祖先來自東方,神案上擺升斗、供品,案下左側(cè)放一大鐵鍋,鍋中擺放木柴,用以晚間燃起篝火。

        二、楊氏野祭與生態(tài)意識

        楊氏家族近百年來“文革”前曾有四次重大活動,即1941年正月、1947年正月、1952年正月、1962年正月。改革開放后的1986年7月,為搶救滿族薩滿文化,吉林省民族研究所在莽卡村組織了楊氏大祭活動并對“野祭”進行了全程錄像,使中斷30余年的儀式又一次再現(xiàn)。其儀式分為“外頭祭儀”和“室內(nèi)儀式”兩部分,共放了34鋪神。楊氏“野祭”時,每鋪神降神和附體,都有十幾個動作和舞式,還有披飾、彩帶的舞蹈。祭祀時,每鋪神不用報號,只要降神舞姿一起,就知道哪一位尊神降臨了。30多位大神有數(shù)百個舞蹈動作,這對薩滿的要求有多高是可想而知的。2012年2月4日(辰龍年農(nóng)歷初十三),楊氏家族為傳承“滿族龍虎年續(xù)大譜”這一習(xí)俗,在吉林省九臺市莽卡滿族鄉(xiāng)莽卡村五社舉辦續(xù)譜儀式?!耙凹馈庇捎谏钜箿囟纫堰_零下30°,風(fēng)又非常之大,許多攝像器材都停擺,加上薩滿身體原因,只放了16鋪神。筆者所錄祭祀儀式如下:

        1.祭安巴蠻尼(大蠻尼):薩滿神案前唱、雙手接鼓、對唱。

        2.祭九鋪芍藥神:持鼓轉(zhuǎn)彌羅(彌羅:圈)。

        3.達里代敏:戴神帽、擺飄帶、退步、踩八字、外屋、彌羅。

        4.祭河勒蠻尼(啞巴神):案前打挺、拜鼓、領(lǐng)步。

        5.祭多活勒蠻尼(瘸神):唱神歌、喝酒。

        6.祭布各特蠻尼(羅鍋神):神案前轉(zhuǎn)身、打腰。

        7.祭八尺蟒神:扯槍進、案前彌羅、轉(zhuǎn)槍、奔外邊、彌羅、扛槍進、彌羅、噴酒、交槍、拜鼓。

        8.薩滿跳腰鈴舞:戴小神帽、打鼓、踩八字、甩鈴進、圍轉(zhuǎn)、對唱。

        9.踩豬:圍豬打鼓、踩豬脖、跨豬。

        10.領(lǐng)牲:念桿子、給豬耳灌酒、耳動領(lǐng)牲、殺之。

        11.祭鷹神:戴小神帽、擺飄帶、踩八字、持飄帶跳進屋、鍋頭甩雞、喂食、看神案上雞、彌羅、呼鷹、領(lǐng)轉(zhuǎn)、打挺、站著對唱、給鼓、拜鼓。

        12.請埋頭(金錘):手持一對埋頭、進屋、彌羅、耍埋頭、擦主人(門側(cè))、彌羅、拜鼓。

        13.祭金錢豹神:案前拜鼓、被人抬進屋、躺地、陪祭薩滿跪唱“接聲”一腳踢、豹伸腰、陪祭薩滿站唱、豹起案不作揖、陪祭薩滿領(lǐng)跳、交鼓、打挺、陪祭薩滿交鼓、拆鼓。

        14.祭虎神:案前拜鼓、出去,案前拜升斗唱、附體、被人抬進屋、躺地、陪祭薩滿跪唱“接聲”一腳踢、虎伸腰、陪祭薩滿站唱、虎起案不作揖、陪祭薩滿領(lǐng)跳、抓虎崽子(小孩),地下逗虎崽,陪祭薩滿勸三作揖,交鼓、打挺、陪祭薩滿交鼓、拆鼓。

        15.祭豬神:戴神帽,同上,用帽襯逗豬神,豬踩一人掄帽。

        16.背燈祭:摘影像、薩滿、閉燈、請神、開燈。

        這次楊氏“野祭儀式”雖沒將楊氏家族整個“野祭”儀式全面展現(xiàn),但所放的16鋪神,還是讓來賓震驚?,F(xiàn)記述如下:晚上七點整,穆昆達敬神后,宣布儀式開始。只見家族主祭大薩滿第十一代神抓薩滿楊世昌的嫡傳弟子楊靖凱和薩滿楊靖超、楊喜普、楊長春擊鼓請神來到神案前,鼓聲隆隆響徹田野,楊氏“野祭”儀式的大幕被拉開了。祭祀場面極為神秘、火爆,以致最熱烈、神奇的家族所祭“野神”附體后,主祭大薩滿楊靖凱的舞蹈動作,隨著每一鋪神的到來,也發(fā)生不同的變化。蟒神的降臨,他腰肢柔軟,步履扭捏;雕神降臨則表現(xiàn)高空翱翔,目爪鋒利之特性;虎神降臨其神志威嚴,近虎崽憨態(tài)可親;鷹神降臨他雙手指神鼓展翅欲飛;尤其是喚鷹時鍋頭*鍋頭.薩滿儀式中作祭品殺犧牲之人的稱謂,他們同時充當(dāng)薩滿的助手扎力。甩雞逗鷹,鷹抓雞后左三下右三下晃動神帽飄帶撫雞羽毛的玩弄神態(tài),均表現(xiàn)了動物神的本能和人們對其的敬畏。他表演拐神降臨時的走姿惟妙惟肖;創(chuàng)世始祖神降臨,他雙錘舞動為其族人驅(qū)邪;耍動瑪叉和滴達槍為族人除穢*呂萍.滿族文化論集[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32.。午夜零點,開始抓豬,薩滿領(lǐng)牲、踩豬、背燈祭等無不讓我們大開了眼界。

        九臺楊氏家族薩滿祭祀主要是野祭。一般選在龍、虎年的正月十六日前后,因為始祖代出誕辰之日是農(nóng)歷正月十六日,多數(shù)與續(xù)譜、祭祖、燒官香以及教新薩滿一起操辦。燒官香,長達七到十日。這次野祭就和續(xù)譜、祭祖、燒官香放在了一起,整整進行了十天,先是正月初六薩滿主持,念神詞的上明堂開始,然后是正月初十二的換鎖,也就是換下子孫繩上的五彩線,因五彩線俗稱“鎖線”,故言之。換鎖祭時,將一根十多公尺的線繩,一端固定在事先砍回的擺在供桌前的枝繁葉茂的柳枝上,另一端拴在本氏族兒童們的手腕上,寓意兒孫福祿綿長。由于滿族有崇柳的習(xí)俗,保嬰之神——佛托媽媽就被譽為柳枝娘娘,因此其吉祥物“鎖線”一直受到滿族的珍重。再到打糕作供品,再然后到初十三日頭出前的神樹祭,即大察瑪帶領(lǐng)族人列隊走向神樹——村外一棵百年老榆樹,用整匹紅布包裹樹干,樹前放供桌,擺供品糖、水果和酒等,并用木桿將稻草把和三彩紙等挑到神樹干上后,大察瑪誦祭詞,并帶領(lǐng)族人跪在地下叩拜。最后是初十三夜間的野祭,初十六的祭祖續(xù)譜和封神,儀式才算徹底結(jié)束。儀式最后,家人和在場的來賓要共同舉行分食犧牲的供豬肉,吃的越凈越好,代表著參加者分享了神力,受到了祝福。吃后要舉行送桿子儀式,將吃剩下的骨頭和換下的舊索羅桿也就是祭祀桿子一起在日落前送至離村三里外的松花江邊埋好,代表了集體的力量“消化”掉了鬼怪*呂萍.崇尚自然:滿族尼瑪察氏的“野祭”儀式[N].中國民族報,2012-02-14(8).。

        自然崇拜是滿族薩滿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其主要的崇拜對象是動植物。因動物在感性認識上形象與人有些相似,還具有一些人所不能的特殊能力,如飛翔、冬眠、潛水等等。使?jié)M族先民產(chǎn)生幻想和曲解,正如費爾巴哈所說:“動物是人不可缺少的,必要的東西,……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東西,對于人來說就是神。”*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xué)著作選集:下卷[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62:438-439.而“植物強大的生命力和繁殖的特殊形態(tài)引起先民們的欽佩、羨慕、幻想和神話。這些都導(dǎo)致了對自然力產(chǎn)生一種原始的神秘觀念,植物便在特定的條件下被當(dāng)作圖騰來加以崇拜?!?迪木拉提·奧瑪爾.阿爾泰語系諸民族薩滿教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20.由此看來,滿族民間“野祭”以自然崇拜為主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楊氏家族的薩滿“野祭”儀式中所體現(xiàn)的動植物崇拜觀念,尊重人特別是殘疾人的觀念,表明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和諧、平等、平衡的價值觀。從“野祭”儀式的目的來看,滿族群眾認為的不敬畏動物,不尊重一切人,就會出現(xiàn)不好的結(jié)果,則充分反映了薩滿文化的核心“崇尚自然”“萬物有靈”思想和滿族“不僅人類群體內(nèi)部應(yīng)該和諧相處,人類與自然物之間也應(yīng)和諧相處”*呂萍.滿族文化論集[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33.的生態(tài)世界觀*呂萍.滿族文化論集[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33.。

        楊氏“野祭”可謂原生態(tài)的滿族祭儀,體現(xiàn)了滿族最原始的生態(tài)觀念。楊氏雖多次遷徙,最后定居吉林,但家族所世代崇拜的神祇,所祭祀的數(shù)百位本氏族大神,傳襲數(shù)千年均未遺失,以直按制致祭,經(jīng)久不衰,使得“野祭”儀式能傳承至今,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滿族姓氏的獨特的“燒官香”儀式。儀式的突出特點是共放36鋪神,“36”數(shù)字有很強烈的至尊、至敬意境。因而,楊氏家祭中的“野祭”通過放36鋪神的完美設(shè)計,充分表達了對神的崇尚。由于對神的崇尚,祖先被視為神來供奉和敬仰,達到祖先與神的合一。

        正是由于楊氏對動物的敬畏,所以將動物置于對神的崇尚之中,動物與神而合一。野祭不但有:金錢豹神、鷹神、豬神、虎神、蟒神等各種動物神。而且實行“野祭”儀式時,神堂里,西面墻上應(yīng)掛用白色綢布制成的大神案子,其最上方繪有日月星辰圖案,中上部有五大神畫像,坐在熊、虎、蟒、豹、雕、魚等動物身上,以動物為坐騎;在大神案上還繪有山、河、樹、鳥以及會飛的虎、豹等動物,還有冰窟、火等圖案。除了放十六鋪神,還放了祭八尺蟒神、祭鷹神、祭金錢豹神、祭虎神、祭豬神等動物神。我們知道滿族不但有尚西的習(xí)俗,還有尚白的習(xí)俗,將繪有眾多動物的大神案子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在祭儀中放如此多的神,可見對動物神的重視和敬畏。

        由于楊氏對植物的敬愛,因而將植物同樣賦予神的形象來供奉。滿族人認為大樹是天界與人界相同的媒介,而柳樹是滿族薩滿信仰中崇拜的主要樹木*迪木拉提·奧瑪爾.阿爾泰語系諸民族薩滿教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100.。保嬰之神——佛托媽媽就被譽為柳枝娘娘,其吉祥物“鎖線”一直受到滿族的珍重*呂萍.滿族文化論集[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32.,“換鎖”儀式也成為必要的重頭戲。特別是初十三日的神樹祭,屆時大察瑪帶領(lǐng)族人在太陽出來前,列隊走向村外一棵百年老榆樹——神樹,用整匹紅布將樹干包裹,在樹下前方擺放供桌,供桌上擺放糖、酒和水果等,同時用木桿將三彩紙及稻草把等挑到神樹干上,大察瑪率眾誦祭詞,并帶領(lǐng)族人跪地叩拜,充分體現(xiàn)了神與植物的合一。

        楊氏的大神案子也表現(xiàn)了薩滿文化動植物崇拜的原始生態(tài)意識。從整幅圖看,均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交融,日月星辰下有山、河、樹、鳥以及會飛的虎、豹等動物,坐在熊、虎、蟒、豹、雕、魚等動物身上的五大神畫像以及冰窟、火等圖案,無不彰顯了人神在動植物的輔助下大顯神威,二者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揭示了滿族薩滿信仰的核心——崇尚自然,非但如此,人還需與動植物和諧發(fā)展。

        總之,滿族燒官香“野祭”時,闔族人必須全部參加,既體現(xiàn)了血肉親情,又增強了家族的凝聚力和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楊氏的薩滿“野祭”正是將薩滿文化中的生態(tài)認識與自然和諧的薩滿思想緊緊相連,盛贊生活中的人性之美,希望愛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進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責(zé)任編輯:都 媛〕

        A Study on advocating natural ecological Manchu rituals——Taking the Ninacha family’s “wild sacrifice” as an example

        Lü Ping, Ma Beibei

        (InstituteofManchuCulture,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130032,China)

        The core concept of Manchu shaman beliefs is all things having spirit, including the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logical awareness is contained in the course of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The Yang’s family (also called Buddha Ninacha in Manchu) who lives in the village of Mangal, Jiutai City, Jilin Province is an old and well known shaman inheritance family.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shown in their wild gods sacrifice such as fire, star and willow. Furthermore, the Manchu primitive ecological ethic that people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is embodied in the wild sacrifice of the Yang’s family. Also it is on behalf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 Manchu’s advocating nature.

        advocating nature; Manchu; family sacrifice; wild sacrifice; inheritance

        10.16216/j.cnki.lsxbwk.201701024

        2016-12-10

        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xué)重點研究項目“深度開發(fā)和利用吉林省滿族文化旅游資源問題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239號)

        呂 萍(1964-),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師范大學(xué)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東北邊疆民族問題及滿學(xué)研究。

        G03

        A

        1000-1751(2017)01-0024-05

        猜你喜歡
        薩滿楊氏滿族
        立足核心素養(yǎng) 發(fā)揮育人功能——執(zhí)教《楊氏之子》之點滴思考
        成才(2023年14期)2023-11-16 03:26:42
        中華獼猴桃新品種‘楊氏金紅50號’在河南的引種表現(xiàn)及關(guān)鍵栽培技術(shù)
        中國果樹(2020年2期)2020-07-25 02:14:34
        新賓滿族歌舞音樂創(chuàng)作及時空表述
        樂府新聲(2019年3期)2019-10-17 02:17:14
        淺析薩滿藝術(shù)的傳遞
        薩滿圖騰藝術(shù)性服裝創(chuàng)作靈感研究
        讓滿族剪紙藝術(shù)走向輝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漢族的滿族人
        滿族剪紙中所蘊含的薩滿文化
        一個壞官員導(dǎo)致冤假錯案
        百家講壇(2016年7期)2016-08-09 18:49:42
        滿族人為什么不吃狗肉?
        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网站| 日本护士xxxx视频|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俺也去色官网| 国产美女自拍国语对白| 日韩av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1页| 色欲人妻综合网|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软件| 一区二区日本影院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高清观看| 国产熟女内射oooo|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官网第二页 |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又色又污又爽又黄的网站| 天堂在线观看av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91在线精品| 中文无字幕一本码专区| 国产精品婷婷久久爽一下| 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中文字幕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老女人亚洲av无| 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网站30根|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第一牛牛| 美女丝袜诱惑在线播放蜜桃| 免费观看交性大片|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 国产美女自拍国语对白| 亚洲国产丝袜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一线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色综合自拍| 俺来也三区四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大片| 草逼视频免费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