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英, 馬千惠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
魯迅的“娜拉”情結(jié)
——兼談魯迅與蕭紅的關(guān)系
張秀英, 馬千惠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
“五四”啟蒙運動的先驅(qū)魯迅始終把對中國女性命運的關(guān)注,作為喚醒民眾使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祝?!逢P(guān)注的是大眾中蒙昧的傳統(tǒng)女性的話,那么《傷逝》關(guān)注的就是那些有所覺醒的知識女性。他在《娜拉走后怎樣》中說,一個自我意識覺醒而出走女性的結(jié)局,不外是“墮落”與“回來”。他在《傷逝》中塑造的子君就是一個藝術(shù)化的中國“娜拉”形象??梢哉f生活中的許廣平是魯迅自己毀掉的“娜拉” ,而東北女作家蕭紅則是魯迅全心成就的“娜拉” 。所以,在對魯迅和蕭紅之間師生情、父女情、暗戀說關(guān)系的解讀的基礎(chǔ)上,又多了種“造物主”與“作品”的關(guān)系。魯迅用賞識、舉薦與護佑成全了蕭紅,也完善了自己在《娜拉走后怎樣》演講稿中為女人指明的出路:女人靠自己的才華與努力,可以擺脫保守家庭的束縛,闖出一條擁有獨立人格的精彩道路和職業(yè)人生。
魯迅; “娜拉”情結(jié); 知識女性; 蕭紅
挪威戲劇大師亨利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主人公娜拉挑戰(zhàn)社會既有規(guī)范棄家出走,表現(xiàn)出的女性叛逆與“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人,至少我要學做一個人”*易卜生.易卜生戲劇集[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87.的個性解放意識,使她成為婦女“獨立宣言”的符號式形象。然而,出走后的娜拉真能求得獨立解放嗎?魯迅先生于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文藝會上發(fā)表的《娜拉走后怎樣》的演講稿中,敏銳地意識到覺醒了的女性走出家庭不只是夫妻矛盾的爆發(fā)與解決,而是關(guān)乎婦女地位與命運的重大社會問題,并揭示了出走娜拉的命運:“從事理上推想起來,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魯迅.魯迅雜文全集[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51在《傷逝》中他把子君塑造成為藝術(shù)化的中國“娜拉”形象;可以說生活中的許廣平就是魯迅自己毀掉的“娜拉”;東北女作家蕭紅則是魯迅全心成就的“娜拉” 。魯迅用賞識、舉薦與護佑成全了蕭紅,也完善了自己在《娜拉走后怎樣》演講中為女人指明的出路——靠自己的才華與努力來擺脫保守家庭的束縛,闖出一條擁有獨立人格的精彩道路與職業(yè)人生。
婦女解放問題一直是中外作家所關(guān)注和探討的重要問題之一。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這部關(guān)注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獨立自主地位的作品影響了很多中國作家,去創(chuàng)作出許多個走出家庭的中國式“娜拉”形象,那些在“五四”進步文化思想影響下的婦女,也紛紛以離家出走的方式,希望走入社會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五四”啟蒙運動的先驅(qū)魯迅始終把對中國女性命運的關(guān)注,作為行使喚醒民眾使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蹲8!泛汀秱拧贩謩e代表了魯迅關(guān)切的兩個女性群體:蒙昧的傳統(tǒng)女性和覺醒的知識女性。然而,指出病理的魯迅,并沒能給出拯救女性的藥方,覺醒勇敢的子君與一生質(zhì)樸愚昧的祥林嫂居然是一個結(jié)局,都是凄然地死去。如果說《傷逝》是中國版的《玩偶之家》,子君便是中國版的“娜拉”。
《傷逝》是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小說。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時代的青年們所熱烈追求的生活理想,也是當時文學創(chuàng)作的熱門題材。魯迅的深刻在于他在《傷逝》中展示的不是一般的自由戀愛、自主婚姻的愛情喜劇,而是自由戀愛成功后的婚戀悲劇。小說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在相愛的過程中,盡管遇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各種阻撓,但他們無所畏懼,毫不退縮,子君的態(tài)度尤其堅決。面對父親和叔父的反對,她堅定地認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魯迅.魯迅選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231-242.正是靠這種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態(tài)度,兩人終于沖破重重阻礙而結(jié)合,實現(xiàn)了婚姻自主的理想。但涓生和子君婚后的“安寧和幸?!眳s并未維持多久,他們的愛情悲劇恰恰發(fā)生在戀愛成功、婚姻自主之后。涓生被解聘,求職無門,家庭經(jīng)濟陷入窘境?;楹蟮淖泳齽t日漸沉浸在小家庭瑣碎的生活中,成為庸俗的家庭主婦。子君在轟轟烈烈的一場愛戀后,因為家庭經(jīng)濟的困頓,更因為涓生的真言告白,失“愛”后回歸到父親的家里,最后憂郁而亡。
“魯迅認為,‘娜拉’之所以會走上墮落或回來的道路,原因是在長期的‘夫權(quán)’壓制下,婦女即便是取得了經(jīng)濟上的獨立,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為了闡明他的這一觀點,魯迅用‘子君’重返封建家庭的結(jié)局來說明中國的‘娜拉’走后,將會陷入無路可走的境地。他以‘娜拉走后,也還是傀儡’來闡明得到經(jīng)濟權(quán)并不能改變女性的地位,這種觀點是深刻而有見地的?!?魯迅.娜拉走后怎樣[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12):17.子君對應了魯迅《娜拉走后怎樣》演講稿預言之一,她沒有墮落,而是被迫選擇了“回來”?!八詾槟壤嫞X,——高雅的說罷,就是經(jīng)濟,是最要緊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魯迅.魯迅雜文全集[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51.然而子君賣掉的何止是自由!她用愛情燃燒自己,與來自家庭、鄰里甚至涓生的理性對抗,最后用波瀾的心理感受和生命的代價,完成了一個先覺者篳路藍縷的婚戀實驗。魯迅對娜拉的出走結(jié)局有著悲觀的理性認識。
如果說子君只是魯迅藝術(shù)化闡釋他的《娜拉走后怎樣》演講稿中的虛構(gòu)意象,那么,現(xiàn)實中的魯迅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真實“娜拉”? 許廣平,一個為愛自我放逐的現(xiàn)實版“娜拉”。
參加過“五四”運動的許廣平曾拼盡全力擺脫父親給定的娃娃親。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而成為魯迅的學生,1925年3月,許廣平以“受教的一個小學生”的身份,第一次給教她兩年的老師魯迅寫信,請求給她以“真切的明白的指引”。魯迅當天就熱情地給她寫了回信。從此,開啟了《兩地書》中展示出來的魯許跨越地位、年齡甚至婚姻的愛戀。熱戀的激情過后,許廣平冒著輿論的裹壓走進魯迅的生活,沒有婚禮、沒有名分地開始了他們的同居歲月。他們是相愛的,但他們堅持的愛情之路卻是艱難困苦的,不僅要對大多數(shù)至親好友保密,也要忍受許多謠言和笑罵誣蔑,魯迅和許廣平所受到的“笑罵誣蔑”,絕不是“心造的幻影”。直到1935年10月1日,上海《社會日報》仍然有一則《藝壇情報》既造謠又誣蔑的報道:“魯迅之小愛人許遐(即許廣平)。”報紙上這樣煞有介事地造謠誣蔑,并以‘小愛人’施行譏諷了?!?王得后.《兩地書》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269-270.魯迅還保存了一封一位署名周伯超的于1928年2月9日寫給魯迅的信:“昨與******諸人同席,二人宣傳先生討姨太太,棄北京之正妻而與女學生發(fā)生關(guān)系,實為思想落伍者?!濒斞刚f過,即使是謠言,也可以從中窺見造謠者的心思,這封信,為某種社會的眼光、心理來看,正有著歷史的“文獻”意義,總之,從這樣的信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社會的壓迫。為社會、為他人、為自己,魯迅和許廣平十分謹慎地處置自己的愛情,而社會并不諒解*王得后.《兩地書》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271.。最終魯迅憤怒了,才對許廣平喊出:“我先前偶一想到愛,總立刻自己慚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愛某一個人,但看清了他們的言行思想的內(nèi)幕,便使我自信,我絕不是必須自己貶抑到那么樣的人了,我可以愛?!?魯迅.兩地書·一一二[M]∥魯迅.魯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280.這樣熾烈的、決絕的愛的宣言,讓我們感嘆,若沒有許廣平的篤定與堅毅,魯迅或許就喊不出那句讓人聽了心醉又心碎的“我可以愛”。正因為許廣平的出現(xiàn),才使得魯迅擁有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使魯迅品嘗到真愛的甘泉。
1927年1月,魯迅到中山大學任教,許廣平任助教和廣州話翻譯,與魯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與魯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下兒子周海嬰。她走進了魯迅的生活,成全了魯迅的事業(yè),也消磨掉了當初的稚氣、好奇與叛逆,成為照顧魯迅日常起居、打理柴米油鹽兼具迎來送往任務的家庭主婦。在許廣平看來,魯迅的工作,對人民的貢獻比較大,所以她要盡量幫助他減輕日常生活負擔,讓他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寫作和革命工作上,“初到上海的時候,我也曾希望有工作,并請許壽裳先生設(shè)法在教育界找事,已經(jīng)有眉目了,魯迅才知道,就很憂郁地說,這樣,我的生活又要改變了,又要恢復到以前一個人干的生活下去了。這話很打動了我,所以立即決定,不出去工作了,間接地對他助一臂之力,忘了自我”*許廣平.魯迅回憶錄[M].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0:98.。走過愛情之后,許廣平像子君那樣“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種狀況下的許廣平已失去了獨立的自己。魯迅在《傷逝》中說,“倘使只知道捶著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zhàn)士也難于戰(zhàn)斗,只得一同滅亡”*魯迅.魯迅選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242.。這其實是很多愛情悲劇的根源所在。魯迅在和許廣平通信的時候,提到過“犧牲”,魯迅不想讓許廣平在這場結(jié)合下犧牲,魯迅一向是提倡解放婦女命運,反對舊式的婚姻枷鎖,在他的母親送給了他一件“禮物”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開始做犧牲,而他最不愿意使別人做犧牲,魯迅的“犧牲論”自然也還有他個人的具體內(nèi)容。從全部通信看來,有三點。其一,戰(zhàn)斗生活的危險性,反革命者對于改革者的迫害,這種迫害肯定會連累到親人,首當其沖的是愛人。其二,魯迅不幸的第一次婚姻必將被反革命者作為攻擊之具,而陷魯迅與許廣平于難堪的地位。其三,作為新女性,受到良好教育也有相當?shù)莫毩⒐ぷ髂芰Φ脑S廣平應該為社會工作。由于魯迅的社會地位和戰(zhàn)斗的危險性,和魯迅結(jié)婚以后,在舊社會的條件下,許廣平勢必要放棄社會工作而“回到廚房去”。但許廣平本人不認為是為魯迅做出犧牲,而實際上自覺自愿地選擇了一條自我犧牲的道路。她為魯迅險惡的生活“常常擔心,‘眼淚往肚子里流’”,“她在38歲的盛年為魯迅和自己撫育孤兒,遭受日本法西斯的監(jiān)禁和酷刑,毫不屈服,遭受國民黨政府的迫害,斗志彌堅”*王得后.《兩地書》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270.。
可以說, 許廣平是用拋卻事業(yè)和女性的獨立來成全一個飽受世俗非議的愛情。而這個愛的對象卻明明知道,“出走的娜拉”應該有獨立的經(jīng)濟地位和獨立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說是魯迅用自己的愛情和庸常的生活毀掉了一個“出走的娜拉”。這既是許廣平的悲劇人生,或許也是魯迅不能釋懷的心結(jié)。于是才有了那首飽含愧疚、欣慰與眷戀甚至無奈的“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娛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林賢治.一個人的愛與死[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69.(1934年12月9日魯迅購得上海有正書局翻造本《芥子園畫譜》,贈送許廣平并題詩一首。) 此詩形象地點出魯迅與許廣平的關(guān)系,他們是患難與共、相依為命、不可分離?;仡欞斞负驮S廣平共同度過的歲月,共同的人生理想,共同的為改革教育,改革社會而做的斗爭,真的是攜手斗爭,相濡以沫。許廣平積極參加女師大改革的風潮,甚至被學校開除,魯迅積極地支持著那些進步學生的反抗,并和他們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上,有了魯迅的支持,許廣平在心里更堅定了斗爭意志。兩個人精神上的默契,才有了相知后的相愛。但是,魯迅借用莊子筆下具有悲劇色彩的“相濡以沫”的典故,著意表達的不只是夫妻之間的恩愛,還有不可分離中的“亦可哀?!?/p>
“哀”的是許廣平的“倦眼” 。許廣平與魯迅同居后,總是在忙碌。許廣平帶孩子,許廣平下廚房,打毛線衣,幫魯迅抄寫稿子,代陪造訪魯迅的客人。“哀”的是許廣平的“迷失”。 蕭紅說,“許先生(許廣平)對自己忽略了,每天上下樓跑著,所穿的衣裳都是舊的,次數(shù)洗得太多,紐扣都洗脫了,也磨破了,都是幾年前的舊衣裳......許先生冬天穿一雙大棉鞋,是她自己做的。一直到二三月早晚冷時還穿著......許先生買東西也總是到便宜的店鋪去買,再不然,到減價的地方去買”*蕭紅,章海寧.回憶魯迅先生[M].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4:384-387.。 “哀”的還有魯迅意識到了這一切,但卻無法改變也無法超越,而讓魯迅更為痛苦的,是否還有當年那個年輕、勇敢、果決的“娜拉”毀在自己庸常生活中的不堪呢?
作為“五四”以后,從大家庭中走出來的蕭紅帶著“被娜拉”的特質(zhì)。隨著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的風靡,娜拉的形象在如蕭紅這般有見識、有膽量的女學生心里逐漸生根發(fā)芽。蕭紅也開始效仿娜拉,勇敢的拒絕著自己并不滿意的婚姻。她的叛逆、放任,并非《玩偶之家》主人公經(jīng)歷人生跌宕、夫妻情感考驗后的自覺自省,而是帶著孩子般的天真與情緒化的沖動與任性。進不去的陸家、嫁不進的汪家、回不去的張家。逼仄的人生導致蕭紅只能選擇與汪恩甲同居,來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東興順旅館窘境,面對被賣到妓院墮落的命運時節(jié),蕭紅成了被蕭軍拯救的娜拉。蕭軍詮釋了娜拉出走后的第三種可能——“被拯救”??墒切形槌錾恚兄鴸|北大男子主義的蕭軍并不欣賞蕭紅的文學才華,他解救蕭紅卻沒有意愿去成就一個高于自己的作家。
有著娜拉一樣精神與許廣平一樣特質(zhì)的蕭紅,1934年11月30日出現(xiàn)在魯迅面前,她的長篇小說《生死場》1935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震驚文壇,取得了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魯迅在出版的序言中贊譽:“北方人民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不過與其聽我還在安坐中的牢騷話,不如趕快看下面的《生死場》,她才會給你們以堅強和掙扎的力氣”*林文光.魯迅文選[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8:170.?!?936年5月,斯諾拜訪魯迅,問到中國當下最優(yōu)秀的左翼作家有哪些時,魯迅重點說了二蕭,并且說:蕭軍的妻子蕭紅,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為丁玲的后續(xù)者”*倪兒著.往事已成追憶:民國四大才女的風華絕代[M].北京:臺海出版社,2013:232.,他絲毫不掩飾對蕭紅的憐惜與鐘愛。魯迅用賞識、舉薦與護佑成全了蕭紅,也完善了自己在《娜拉走后怎樣》演講后的第四種答案——女人靠自己的才華與努力可以擺脫保守家庭的束縛,闖出一條獨特的屬于自己的精彩職業(yè)人生,既能保障經(jīng)濟的獨立又能成就人格的獨立。由此視角分析魯迅與蕭紅的關(guān)系,我認定為“造物主”與“作品”的關(guān)系,魯迅用自己的慈愛、能力塑造、成就了一個能自食其力、特立獨行的解放了的女性形象。
(一)隱秘的精神暗戀
電影《蕭紅》與《黃金時代》的上映,激起了學界與坊間關(guān)于魯迅和蕭紅關(guān)系的熱烈討論。師生情、父女情、暗戀說各持己辭?!八^魯迅和蕭紅的關(guān)系好像有點不正常,以朱大可在最近的《亞洲周刊》上發(fā)表的《魯迅和他的女人們》為代表,人們有理由猜測蕭紅曾經(jīng)對魯迅產(chǎn)生過某種微妙的感情。但蕭紅和許廣平后來的回憶文章中,都竭力回避這件事,令事情的真相成了中國文壇的不解之謎。”*王錫榮. 魯迅生平疑案[M].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2:143.2008年1月5日,濮存昕在東方衛(wèi)視《名人講堂》講到他扮演的魯迅,他說以自己人到中年的理解和感受,認為魯迅是喜歡蕭紅的。并引用萊蒙托夫的詩“我被你深深地吸引,不是因為我愛你,而是為我那逝去的青春”。
《回憶魯迅先生》描繪了魯迅在病中不斷翻看的一張木刻小畫,蕭紅有這樣的描述“那上邊畫著一個穿大風衣飛著頭發(fā)的女人在大風里邊跑,在她旁邊的地面上還有小小的紅玫瑰花的花朵” “魯迅先生有很多畫,為什么只選了這張放在枕邊?”“許先生告訴我,她也不知道魯迅先生為什么常??催@幅小畫?!?蕭紅,章海寧.回憶魯迅先生[M].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4:384-387.蕭紅的疑惑,如今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解讀。中學教案中也有這樣的問題,在回憶錄的結(jié)尾處,蕭紅所說的魯迅在病中不斷翻看的那張畫片到底有何寓意?有答案說這幅畫的名字叫“波波諾娃”,在俄羅斯民間傳說中,她是追求自由與愛的化身?!安úㄖZ娃”正是魯迅精神的底蘊所在。這份答案亦便是多少年來我們對魯迅解讀的主流聲音。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用女性的細膩直覺融入魯迅的日常生活,為我們刻畫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魯迅:一個慈愛的父親、一個體貼的丈夫、一個關(guān)懷的師長。余杰在《魯迅和蕭紅:另一種情懷》中曾說過,直覺上以為他們除了師生之情,還有別的精神和感情上的撞擊。于是有人猜想 “波波諾娃”是個隱喻,那個長裙飛舞的姑娘應是魯迅現(xiàn)實生活中,時常出其身邊的蕭紅,因為蕭紅梳著長辮子,而畫中女子迎風奔跑,有“蕭蕭”狀,腳邊的花為“紅”,玫瑰代表著“愛情”,意為“青春與愛情”!這種解讀傳達的是魯迅與蕭紅超出伯樂與師生的關(guān)系,他們之間有著一種隱秘的精神暗戀。
(二)理想父親的典型
“魯迅與蕭紅是什么關(guān)系?如果說魯迅對蕭紅沒有一點感情,也不大可能。但這是什么樣的感情呢?應該是縱容孩子般的感情,不摻雜任何欲望的。”*葉細細.魯迅和蕭紅[N].新快報,2009-03-21(4).他在1935年給二蕭的最后一封信中說:“這位太太,到上海以后,好像體格高了一點,兩條辮子也長了一點了,然而孩子氣不改,真是無可奈何?!彼隰斞干砩险业搅怂嗄陮で蟮膲粝胩刭|(zhì)——睿智和熱誠,這是一個理想父親的典型。魯迅也在不知不覺中當了這個角色*葛浩文.蕭紅傳[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34.,“從先生的身上,蕭紅不僅得到了導師的教導和支持,也得到了慈父般的關(guān)懷和愛撫。魯迅先生極為贊賞蕭紅的文學才華”*章海寧.傷殘的花[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2011:251.。應當承認魯迅是蕭紅內(nèi)心里最信賴、最依賴、感覺最親近的男人。蕭紅也從不掩蓋自己對魯迅的情感,臨終前,她說過要葬在魯迅的墓旁,不行就葬在海邊?!安灰f他們之間有什么暗戀,就是如此的關(guān)系吧,保持一定距離,心靈又相互抵達。這些感情,是不能說給婚姻里的那一位的。這樣的止步,卻能維持一生的情誼。”*葉細細.魯迅和蕭紅[N].新快報,2009-03-21(4).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是所有回憶魯迅的文字中最讓人感動的,也是由于這份細膩與感動最讓一些人敏感地過度解讀。 也有博友發(fā)出憤怒:“不要自己一心做妄想,褻瀆逝去的兩位先人。蕭紅是憑著女性的敏感纖細和敬意接觸和懷念魯迅先生的,因而寫得很感人。余杰能讀懂魯迅嗎?”
這讓筆者聯(lián)想起楊絳續(xù)寫《洗澡》的初衷:“保全純潔的友情?!睋?jù)了解,《洗澡之后》是楊絳98歲時開始創(chuàng)作的,是長篇小說《洗澡》的續(xù)作。在《洗澡》中有著純潔感情的男女主角,在續(xù)作中,有了一個稱心如意的結(jié)局。對此,楊絳表示,“我特意要寫姚宓和許彥成之間那份純潔的友情,卻被人這般糟蹋。假如我去世以后,有人擅寫續(xù)集,我就麻煩了?,F(xiàn)在趁我還健在,把故事結(jié)束了吧。這樣呢,非但保全了這份純潔的友情,也給讀者看到一個稱心如意的結(jié)局。我這部《洗澡之后》是小小一部新作,人物依舊,事情卻完全不同。我把故事結(jié)束了,誰也別想再寫什么續(xù)集了”??上?,魯迅沒有楊絳的百年以上的壽命,他還來不及做很多“續(xù)集”,生命就戛言而止于1936年10月19日 。他“曾經(jīng)玩笑地設(shè)想:假使一個人的死亡,只是運動神經(jīng)的廢滅,而知覺還在,那就比全死了更可怕。誰知道我的預想竟的中了,我自己就在證實這預想。”*孫玉石.現(xiàn)實的與哲學的——魯迅《野草》重釋[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227.他在《野草·死后》中的預言死后的自己有一種“或則要使他們添些飯后閑談的材料”*孫玉石.現(xiàn)實的與哲學的——魯迅《野草》重釋[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227。如今真實地在應驗了他的預言,他死后被不停地解讀甚或是演繹。葛浩文說過這樣一段話:“魯迅和蕭紅的關(guān)系很復雜,從她的《回憶魯迅先生》那篇能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從魯迅的日記以及他與二蕭書信看到一些,而且從他人的回憶也可看到一些。不過,因為中間也有許廣平和蕭軍,他們的關(guān)系基本上還是一個謎?!?章海寧.持久力和親切感——兩代研究者關(guān)于蕭紅的對談[M]∥蕭紅印象·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 2011:42.于是魯迅蕭紅的關(guān)系就有了任人評說的各種版本。
〔責任編輯:都 媛〕
Nora complex of LU Xun——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XIAO Hong
Zhang Xiuying, Ma Qianhui
(SchoolofLiterature,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81,China)
Lu Xun, the pioneer of May Fourth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lways focused on Chinese Women fate as an important part with the mission to awaken the public. If we say Bless concerns the traditional ignorant women in public, then Regret for the Past concerns those women who have knowledge of the awakening. He says in “How Nora Left” that the end of a fleeing self-consciousness woman is nothing more than a “degenerate” and “back”. Zi Jun he created in Regret for the Past is the art image of the Chinese “Nora”. We can say Xu Guangping in life is the “Nora” Lu Xun ruined by himself; however, the female writer Xiao Hong from the northeast is the “Nora” Lu Xun achieved by heart.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for the crush relationships as a teacher and a student or as a father and a daughter between Lu Xun and Xiao Hong, there is also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reator” and a “work”. Lu Xun helped Xiao Hong with appreciation, recommend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perfected his own way indicated for the women in the speech of “How Nora Left” . Relying on their talent and effort, women can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the conservative family to have their career path with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a wonderful life!
Lu Xun, Nora complex, educated women, Xiao Hong
10.16216/j.cnki.lsxbwk.201701142
2016-07-02
張秀英(1968-),女,遼寧鞍山人,遼寧師范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現(xiàn)當代文學傳播研究。
I206.6
A
1000-1751(2017)01-01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