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鈺
【摘要】本文對國內(nèi)外拓展訓練課程的發(fā)展和教育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果表明: 1.拓展訓練在高校的體育課堂中開展是有價值的,必要的和可行的。2.在引入課堂后要達到預定的效果應該對項目進行篩選,不能直接照搬社會上的拓展訓練項目。3.拓展訓練對學生有更深刻的影響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引入高校過程中有合適的實施方案做借鑒,效果將更好。
【關鍵詞】拓展訓練 課程研究
1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分析
1. 1拓展訓練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狀況
1997 年,中國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訓練學校,這是中國第一個加入OB國際組織的專業(yè)培訓機構。1999年該組織在廣東肇慶成立了外展訓練基地,成為該訓練組織下屬的國內(nèi)第一個培訓基地。1995 年,北京人眾人拓展訓練公司創(chuàng)辦的北京拓展訓練學校是最早在內(nèi)地開展拓展訓練課程的培訓機構。經(jīng)過十多年的發(fā)展,當初的北京拓展訓練學校已發(fā)展為擁有14家分支機構和21 個拓展培訓基地的“人眾人”教育集團。拓展訓練在培訓領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短短幾年時間,拓展訓練機構遍布全國大江南北,并呈幾何數(shù)級增長。目前,全國許多城市都已經(jīng)有了專業(yè)且呈規(guī)模(每年培訓人數(shù)超過千人)的拓展公司,而參與其中組織拓展訓練或“類拓展訓練”的各機構,包括培訓學校、戶外運動俱樂部、管理咨詢公司等已超過千家。這些公司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為了追求客戶的滿意度和公司的長期運營,它們在項目設計、實施與服務等方面都己經(jīng)達到較高的水平。中國拓展訓練的對象主要集中在企業(yè)在職員工,從事拓展培訓的機構基本是企業(yè)性質(zhì),很多培訓機構以管理咨詢公司的形式出現(xiàn)。
1.2拓展訓練在國內(nèi)教育領域研究的情況
現(xiàn)在,拓展訓練已成為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和熔煉現(xiàn)代組織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和培訓方式。利用大自然和人工創(chuàng)設的特殊情景,激發(fā)和強化受訓者的生理、心理潛能,重新認識自我與超越自我,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增強團隊活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拓展訓練的價值在于激發(fā)個人潛能,培養(yǎng)積極主動的人生態(tài)度、改善人際關系,提高個人社會適應能力,有利于形成團隊精神,對當今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拓展訓練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高校體育也在不斷引入新課程體系,1998年,中國地質(zhì)大學率先在全國高校中開設了“野外生存體驗”公選課;2000年,“野外生存體驗”課題獲得了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科研論文報告會一等獎;2003年,“拓展高校體育課程——構建高校‘戶外運動課程設置及實施方案模式化的實驗研究”項目被湖北省教育廳確立為省級教學研究項目(鄂教高[2003]25 號文件)。2002 年由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牽頭的首次全國大學生野外生存與生活實驗課題順利開題,全國七所高校分別在浙江大明山、湖北神農(nóng)架、東北帽兒山三個基地進行了為期七天的生存體驗。這次試驗相當成功,于是以華東師范大學為首的高校野外生存課程就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迅速開展起來。
1.3國內(nèi)學者對于拓展進入學校課堂進行了理論研究。
1.3.1認識拓展訓練引入體育課堂的價值與意義
一般學者將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的價值大體概括為兩種:一是不斷開發(fā)參訓個體的潛在能力,提高個人素質(zhì);二是進一步增強參訓團體的凝聚力,塑造組織的團隊精神。大部分學者將個人潛能以及個人素質(zhì)更加具體化,如“拓展訓練通過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交往活動等,能更好地發(fā)掘參與者的自身潛能,認識群體的作用,啟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改善人際關系等”。王長權、高林、李筍南認為:“參加拓展訓練可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可培養(yǎng)大學生堅韌不拔、克服恐懼、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 ;可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溝通和社交能力,參加拓展訓練有利于發(fā)掘大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參加拓展訓練有利于啟發(fā)想象力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參加拓展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信任感和包容心;參加拓展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還有的學者從主客體兩個方面來分析,認為“開展拓展訓練活動,既豐富了校園文化活動,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塑造健康人格,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拓展學生能力,培養(yǎng)身心全面發(fā)展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綜合上述觀點,可以看出,研究者普遍認識到高校開展拓展訓練的價值和意義主要在于:1.豐富校園文化建設、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2.挖掘?qū)W生潛能,提升學生素質(zhì),尤其是心理品質(zhì)、溝通與交流3.增強團隊協(xié)作意識。
1.3.2 對拓展訓練引入體育課堂的可行性分析
這方面是國內(nèi)學者討論得最多的,如:于海濤、常會麗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提到拓展訓練是一種新的教育模式,敘述了國外的體育教學引入了拓展訓練;對開展拓展訓練的經(jīng)濟基礎以及可能需要的成本進行了探究;對由高校體育教師開展拓展訓練的能力進行了評價,認為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是可行的。季景盛、覃陽、昌羽紱在《高校體育課程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中認為拓展訓練具有較高安全性;拓展訓練所需場地、器材簡單、訓練方式靈活多變;拓展訓練項目的設計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高校教師完全可以勝任拓展訓練培訓師的角色。從相關分析可以看出,對可行性的概括主要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等方面進行論證,并且將拓展訓練的應用模式、可以達到的目標與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進行比對,認為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課堂是切實可行的。
1.3.3對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的形式分析
研究者普遍認識到不能原樣照搬社會上的一些拓展訓練項目,在引入高校體育課堂時應該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合適的增減,并結合不同學校軟硬件條件,針對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學生的特點進行課程內(nèi)容選擇和編排。吳長青分析將要結合學生需要、拓展訓練自身優(yōu)勢、政策依據(jù)、師資保障與實踐經(jīng)驗等方面分析了其進入學校體育的可行性分析,為學校體育引進拓展訓練給予理論引導。
1.3.4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課堂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常會麗、于海濤在《“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一文中談到通過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河南教育學院 130 名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研究。結果表明:在九個因子中,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精神病性等七個因子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拓展訓練能有效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王維琦采用實驗法以及問卷調(diào)查法,隨機抽樣洛陽大學、焦作大學2000、2001 級學生,其中實驗組男女生共 198 人,對照組男女生共196 人。通過 1至 2 學期的訓練(一般累計時間約60小時),在一年一度的“大學畢業(yè)生人才交流會”期間進行問卷調(diào)查并與“對照組”的學生進行比較,最后得出在實驗組“整體素質(zhì)”的試驗與測評中,心理素質(zhì)中“勇敢頑強”、“責任心”、“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身體素質(zhì)中“心肺功能”、“力量素質(zhì)”、“靈活與速度”的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中“膽量”、“交流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很好效果。在擇業(yè)觀念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們更加理智、從容、自信。季景盛等通過實驗對比分析得出結論,認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拓展訓練,大學生在軀體化、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和偏執(zhí)這6個因子上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說明體育教學能夠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1.3.5建議高校體育課堂開展拓展訓練課程
很多學者認為拓展訓練引入體育課堂是可行的,其可行性以及途徑等大體如上文歸納,對于具體如何進行課程設置的研究還相當少,目前查到相關碩博論文有《上海市拓展訓練開展現(xiàn)狀及高校引入拓展訓練課程的研究》(張祥彪 2007)、《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開設拓展訓練課的理論分析與實驗研究》(宋金美 2005)和《將戶外體驗式培訓引入高校體育選項課的理論研究》(金鵬 2006),論文論述拓展訓練如何進行課程化最全面的一篇文獻應屬東北師范大學2003 級金鵬的碩士論文《將戶外體驗式培訓引入高校體育選項課的理論研究》(拓展訓練屬于戶外體驗式培訓)。他主要是從理論上論述戶外體驗式培訓選入課程的必要性(包括:社會發(fā)展的呼喚、教育改革的必然、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對可行性的分析集中在理論依據(jù)和現(xiàn)實依據(jù)。理論依據(jù)包括:戶外體驗式培訓的教學特點與體育教學特點相近;教學目標基本一致;過程基本相同和原理基本相似?,F(xiàn)實依據(jù)主要是:國外有將體驗式培訓引入體育課堂的先例;解決所需人、財、物的困難不大。從課程體系的來看,他主要從宏觀的角度用調(diào)查的方式對課程指導思想、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的五大領域的目標)、教學內(nèi)容(場地項目、水上項目、野外項目比例)、組織形式(開課的時間、學時數(shù)量、組織形式)和學習評價(評價的原則;自評、互評、教師評定)上做了理論的闡述。
縱觀拓展訓練在高校的開展以及學者們的理論研究,筆者認為在以下方面尚存在以下缺憾,有待深入和拓展:1.概念尚不夠明確。有人認為戶外體驗式活動就是拓展訓練,其實拓展訓練只是戶外體驗式所包含的培訓活動中的分支。2.沒有更深層分析為何將拓展訓練引入課堂,應分析開展拓展訓練與一般體育項目的本質(zhì)不同。一般體育課堂生氣不足,不是體育項目本身的問題,而是在實施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問題。3.很多文章都是說拓展訓練有很多的好處,能解決學生的許多問題,但是對于需要多長時間、不同類型項目對解決不同類型問題的作用等的實證性的研究不多,不能將拓展訓練的作用泛化,不能認為只要開展拓展訓練就能立刻解決學生方方面面的問題,例如,學生在認知上的改變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4.還沒有實證調(diào)查體育課堂拓展訓練的實施情況以及師生的需求現(xiàn)狀,進而針對性地有一套在高校體育課堂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案,這可能也是在體育課堂引入拓展訓練的高校還不是非常多的原因之一,本人的研究剛好能在這個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鑒。
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
2.1拓展訓練在國外的發(fā)展情況
以 OB 為基礎產(chǎn)生了諸多衍生課程,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有 PA(Project Adventure),EL(Expeditionary Learning)外展訓練和以問題為本的學習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等等。這些課程在得到認可的同時,也得到一些國家教育結構的幫助。在實踐的同時,相關的理論研究水平也同步得到了發(fā)展,各種論文和研究專著的不斷發(fā)表使其獲得了更多理論支持。尤為重要的是,OB 促成了戶外體驗式教育這一領域的興起,也成為中國的體驗教育和拓展訓練興起的根源?,F(xiàn)代意義上的拓展培訓機構開始于英國,但真正興盛是在美洲、加拿大,其他國家地區(qū)發(fā)展較晚,到現(xiàn)在也只有十來年的時間。由于拓展訓練適應了時代完善人格、提高素質(zhì)和回歸自然的需要,因此成為成千上萬的人趨之若鶩的素質(zhì)教育新時尚。
2.2拓展訓練在國外教育領域的研究情況
在國外,許多國家的體育教育都開設了拓展訓練的課程,在美國的體育課程中就有拓展訓練的高空項目,比如:斷橋、天梯、獨木橋和空中單杠等,他們在教學中的信任背摔(Trust Fall)、身體語言(Body Langue)、攀巖(Climbing Walls)等項目其實也是拓展訓練的常見項目。在日本,野外生存的能力被視做青少年必備的一種生活技能。許多中小學中也開設了類似的課程,并且許多的校外的培訓公司也是以學校為依托進行培訓。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等國也把拓展訓練以不同的方式引進到學校教育中。國外教育領域應用拓展訓練一般時間持續(xù)的時間比較長,做試驗干預的嘗試較多,對心理影響這方面的試驗比較多,也有的試驗是對特殊人群的。比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做自我概念的試驗研究,經(jīng)過以6周為一個周期的培訓,并建立5 年的評價體系,前2年的評價中得學習困難且自我概念較差的同學在試驗后自我概念有了提高。Marsh,Herbertw,Richard,Garry的拓展訓練試驗是針對酗酒或者是染毒品的學生的。
3結束語
綜合國內(nèi)外的研究可以看出:1.拓展訓練在高校的體育課堂中開展是有價值的,必要的和可行的。2.在引入課堂后要達到預定的效果應該對項目進行篩選,不能直接照搬社會上的拓展訓練項目。3.拓展訓練對學生有更深刻的影響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引入高校過程中有合適的實施方案做借鑒,效果將更好。
參考文獻:
[1]www.outwardboundchina.org
[2]錢永?。卣褂柧歔M].北京:企業(yè)管理出版社, 2006.
[3]張祥彪.上海市拓展訓練開展現(xiàn)狀及高校引入拓展訓練 課程的研究[D].2007.
[4]黃藝農(nóng),劉雯.論素質(zhì)拓展訓練在高校培養(yǎng)學生中的作用及其推廣[J].湖南師范大學科學學報,2006,(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