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體偉
【摘要】隨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課程考核方式已成為制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向縱深發(fā)展的瓶頸。文章從傳統(tǒng)思政課考核方式的主要弊端,問題式教學的重要意義,過程考核方式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構建等三個方面對在高職院校思政課中開展過程考核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 思政課 過程考核
作為教學的終端環(huán)節(jié),考核是反饋教學效果、檢驗教學改革成效的關鍵。因此,探索適合思政課特點及規(guī)律的過程化考核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干預度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既能真實反映學生將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全過程,還能“以考促行”,培養(yǎng)學生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的人格品質。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tǒng)考核方式主要弊端
1考核目標與教學目標不一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體系應該至少能夠達到對信仰、知識、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質四個方面的考核和檢驗。但是傳統(tǒng)的考核體系往往只強調了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記憶和掌握,而忽視了其他更為重要的三個方面的目標,或者單純?yōu)榱藱z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而考核,或者是為了評價、劃分學生們的政治水平而進行考核等等。
2考核內容書本化。傳統(tǒng)政治理論教育的考核,是課堂內、書本內的考核,考核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書本上的概念、理論甚至案例??己藘热莸臅净鲆暳怂枷胝谓逃厥獾臅r空延展性,直接導致了學生期末的突擊復習、死記硬背等應試行為,并且使學生逐漸輕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平時學習,甚至也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目標及價值觀,不自覺地走向應試教育。
3單一的考核方式與全面考核的要求相矛盾。傳統(tǒng)的考核無論是單純的開卷筆試或是閉卷筆試都有缺憾,那就是“一紙定終身”“千人一卷”“言行不一”現象非常普遍。要想進行全面性的考核要求我們考察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思想政治狀況、思想品德、個人能力素質等多方面的內容,顯然僅憑一張試卷是很難達到這些要求的。
4考核結果是教學功能缺失??己私Y果除了具有評價功能外更應該具有診斷、激勵、導向和發(fā)展等教學功能。但是傳統(tǒng)的考核體系卻是游離與教學之外的。其結果往往只用來評價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高分低德”“高分低能”的現象也最終使這一評價功能逐漸缺失。這樣,考核的結果就僅僅流于形式,作為單純的分數僅成為總分數的分支。
因此要改變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的現狀,使得教學目標和考核目標相一致,不僅僅考核書本知識,全面考查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全貌,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功能真正發(fā)揮出來,必須重構考核體系。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問題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1問題教學法的含義。問題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善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努力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獲得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學習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完成一個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
2問題教學法的特點。問題針對性。問題教學法中的“問題"必須具有一定的深度且具有針對性。老師提問是為了讓學生在問題中學習,從問題中發(fā)現新的問題,因而教師必須注意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心理實際,如年齡特征、能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疽笫悄芤詥栴}啟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調動學生認知和邏輯能力方面的潛能,從而使其認知、能力、情感等各方面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引發(fā)參與性。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運用問題教學法的目的之一,教師要運用問題去激發(fā)學生在問題中找到新的問題,并學會總結規(guī)律。因而能否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也是衡量教師提出問題的質量的標準之一。只有具有一定思維質量和創(chuàng)新思想的問題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其獨立思考,學會自主探索,提出更高質量的問題。
設置引導性。問題教學法運用的前提是教師要有正確的問題意識,明確運用問題教學法,其目的是“授人以漁”,在釋疑中誘導啟發(fā)學生重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使學生真正懂得學習的真諦不在于掌握已有的結論,而是發(fā)現問題,并在發(fā)現中不斷地否定和超越自己。由于學生千差萬別,因而設置問題情境,還必須考慮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和現實的學習狀況,因材施教,讓學生有的放矢地提問并釋疑,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學相長。
答案開放性。答案的開放性意味著問題的開放性,開放性的問題可以給學生無限的思維空間,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有趣鮮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知識水平,設計一些帶有發(fā)散性思維的問題,避免不經思考就能回答是或不是,對或不對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綜合分析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過程考核方式的構建
1.教學方法設計。在教學過程當中,靈活采用案例、討論、視頻、圖片等方法與手段,化抽象為具體,使教學生動、形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考核方案設計。實施過程考核,取消期末終結性考核。課程開始即考核開始,滿分100分,考核分兩部分:(1)操行考核,占總成績30%。違紀行為指:曠課、遲到、早退、請假、睡覺、玩手機,有違紀行為一次扣5分,扣完為止;學生沒有違紀行為,得30分。任課教師作好記錄,期末進行統(tǒng)計、折合分數。(2)水平考核,占總成績70%?;鶞史?0分,機動分40分。任課教師對每次理論課、實踐課中,學生參與次數、表現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做好記錄。按照積極參與課內活動、課外實踐、按時完成作業(yè)等項目加分,表現突出的學生,期末即可得40分;不積極參與活動、不按時完成作業(yè),酌情扣分。期末根據累計折合分數。兩項成績累計作為期末總成績。
3.過程考核方式的效果。由于考核方案中采取了課堂提問(4次共20分成績)、課內實踐(2次共30分成績)、平時作業(yè)(2次共10分成績),學生必須參與才能拿到相應成績,所以,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參與率能夠達到百分之百。考核能夠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應有效果。
由于實施過程考核,考核更能反映出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水平、法律素養(yǎng),反映出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授課教師滿意度較高,學生成績較以往有一定程度提高,更易呈正態(tài)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