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遠
(平羅縣崇崗鎮(zhèn)崇崗九年制學校,寧夏石嘴山 753204)
在現今的小學中,總會存在著一些學生不熱愛學習,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過于冷淡,這導致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困難。但是作為一名教師,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是自己所應該做到的本職工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各種方式去改變學困生的態(tài)度,溫暖他們的心靈。
小學時期是學生懵懵懂懂、剛接觸這個社會的時期,學生普遍存在著對于各種事物的好奇,并且貪玩,在這種時期,學生內心的情感是及其不穩(wěn)定的,因此,只有做好學生的情感管理,時常關愛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使得學生熱愛學習。小學數學教師應仔細觀察,從學生在校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獲取突破口,從而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常常與學生進行有關于生活的交流,讓學生知道你對于其的關心,從而內心深處改變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
關愛學生是每一位教師所應當做到的事情,以往班級總有一些不喜歡學習的學生,課上搗亂且學習態(tài)度極差,作業(yè)也不做,導致成績一直很不理想。筆者作為數學教師感到很煩惱。之后有幸遇到一位心理學家,在談到這件事時,心理學家說:“小學時期,孩子最缺的是關愛,孩子的本性都是純真的、善良的,孩子之所以叛逆,之所以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有著他們的內心原因,或許你可以嘗試著與他們深入溝通,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愛,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去改變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惫P者聽后深有體會,于是在未來的些許日子,常常與這些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加大對于學生的關心程度,讓學生感受到了筆者對他們的關愛與期盼,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是有效果的,這些學困生逐漸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并且上課也熱愛發(fā)言了,學習成績逐漸的起來了。
作為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最大的體貼和關愛,溫暖學生的內心,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很明顯,學困生顧名思義成績較差,長期的成績不理想很大程度影響了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狀況并不是很自信的,亦或是已經散失了本該有的自信心,因此有大多學生有了消極的態(tài)度,自認為不是讀書的料,導致成績也越來越差。這時,就需要教師對于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時刻關心學生的情感世界,時刻鼓舞學生,讓學生明白,自己是有能力的。
當然,鼓舞學生也要有所方式,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學生,理應運用不同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根源。筆者的班級里面有一位學生,長期成績不理想,大家都知道他很努力,但是卻始終不見有成績的上漲,最后漸漸散失了自信心,變得自暴自棄,成績更加一落千丈。筆者在發(fā)現這一情況后,也在思考為什么這位學生會出現這種問題,該如何去解決問題的根源呢?于是筆者通過一周的觀察以及對于他的同桌和前后桌的詢問,筆者發(fā)現這位學生的學習方式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于是,筆者私底下找到了這位學生和他進行了溝通,教會他該如何有效的學習,并且在課堂上更加關注這位學生,經常邀請并鼓勵這位學生進行發(fā)言,在不論對錯的情況下,都給予一定的表揚鼓勵,漸漸的,這位學生的成績不斷上漲,最終排名班級第一。學生都希望獲得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時常鼓舞和表揚學困生,激勵他們力爭向上,才能更好地解決學困生的根源所在。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一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學困生,這是學生如何更加有效,更加輕松學習的關鍵所在。筆者在通過觀察后發(fā)現,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困生們普遍存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走神,上課不發(fā)言,作業(yè)不按時完成等現象,這很大程度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成績。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大部分小學生常有的情況,而對于學困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學困生們對于課上的學習。通過觀察表明,大部分小學學生對于數學課上的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影響因素來源于數學理論知識的枯燥無味與教師的講課太過無聊,難以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對于這種情況,筆者做出了相對應的措施,在班級里的數學講解上,運用了多媒體、結合生活例子等例子來使得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間接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課上的專注度,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也變得更加的有趣輕松。例如在進行“雞兔同籠”的講解時,筆者先以一個故事作為開端,例如簡述《孫子算經》里面有關于雞兔同籠的故事。讓學生在聽講故事的過程中,注意力逐漸被故事所吸引過來,在腦海中能夠產生有關于“雞兔同籠”的畫面,逐漸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從而產生了對于課堂進一步了解的欲望,這時筆者在引出課程的內容,繪聲繪色地進行講解,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過來,久而久之,學生的注意力就能夠經常保持在課堂上面來。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設立情境,使得學生深入其中,從而產生了畫面感,對于課堂就更有了興趣,特別對于學困生來說,有趣的東西更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時教師在進入課堂的講解中,這種方式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濃郁了,也不再排斥學習了,漸漸的,不論是學困生還是其他學生,學習態(tài)度逐漸更正過來了,成績也有了飛速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應當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養(yǎng)成勇于表達、勤于表達自己的學習習慣。因此,小學教師在新時代的教學中,應當去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筆者的班級中,通過了解,筆者發(fā)現大部分學困生對于自己的表達能力存在懷疑,這使得學生對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有著畏懼心理,從而在課堂上從不舉手發(fā)言,甚至害怕教師抽到自己發(fā)言。因此,筆者對于班級里的所有學生先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盡可能地讓學生從有條理的表述到整潔,最后到達有感情的地步,使得學生自己的能力不斷的提高,讓他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意思和見解。漸漸的,班級里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之后變得自信起來,學困生也不膽怯了,開始勇于表達自己,并且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漸漸在課上不斷的進行發(fā)言,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的認真積極,成績也在提升中,漸漸的拉近了和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
綜上所述,教師在現今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確實讓大多教師深感煩惱,如何去改變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是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一直思考的問題。教師應當更多地去關心學生,走進學生們的心中,鼓勵他們,激勵他們,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去改變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這樣才能夠構建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徹底改變學困生們的學習態(tài)度,使得成績有著質的飛躍。
[1]祁霞.改變學困生學習態(tài)度的對策[J].青海教育,2013(Z2):23.
[2]陶庭香.農村小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其轉化[J].安徽教育,2015(4):26-27.
[3]阿姆.如何轉變“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J].西藏教育,201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