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房店市謝屯鎮(zhèn)中心小學,遼寧 瓦房店 116300)
小學數學低年級情境創(chuàng)設初探
呂曉軍,鄭世洲
(瓦房店市謝屯鎮(zhèn)中心小學,遼寧 瓦房店 116300)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常規(guī)教學工作,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要從促進學生有意義學習的高度,創(chuàng)設體現學科特點和兒童年齡特征,簡潔有效、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主體性;情感性;連續(xù)性
教學情境是指以直觀方式再現書本知識所表征的現實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以及舊知識與新知識的關系和矛盾。創(chuàng)設情境既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認知??奎c,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這是情境的兩大功能,也是促進學生有意義學習的兩個先決條件。低年級的兒童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注意力不持久、不穩(wěn)定,極易被新異刺激所吸引。情境創(chuàng)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課堂學習效果。那么,如何能創(chuàng)設出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呢?
創(chuàng)設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學得更透徹。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所以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能由教師單方面強壓給學生,不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低效的乃至失效的學習情境。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圖形的變化”,第二課“玩一玩,做一做”一課的“華容道”游戲,以故事來創(chuàng)設情境是孩子們喜歡的形式,再加上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很有意義。于是,上課伊始筆者便興趣盎然地講述這個故事。課堂卻不如愿,孩子們游離的眼神表明,他們對這個著名的故事不感興趣,甚至有的孩子直接拿出卡片開始了他們的華容道游戲……
再如,在教學填數游戲一課時,為了幫助孩子理解“不重復”的含義,運用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里的形象和情節(jié)。先出示一幅整齊的照片圖,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說出它們的名字。又出示一幅被灰太狼半夜入室打亂順序的圖片,孩子們在責怪灰太狼的同時發(fā)現了灰太狼的智慧。雖然是打亂了順序,但仍然是有規(guī)律存在的——橫行和豎行的照片都是“不重復”的。孩子們那種洋溢在臉上的興奮表明,他們喜歡這個情景中的學習內容,他們對這個感興趣。
這兩個情境中,前者是教師喜歡符合文本的要求,比起后者,前者似乎更有意義,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再有意義的東西他們不喜歡也只能是無用功。想要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情境,需要教者走近學生,了解學生,找到他們的興趣點,尊重孩子并以此為基點來創(chuàng)設情境,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情感性是指教學情境具有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功效。第斯多惠說得好:“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動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當情感產生共鳴時孩子們會入戲很深。
例如,教學二年級“數松果”一課時,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秋天到了,松鼠媽媽覺得小松鼠也長大了,于是松鼠媽媽就帶著小松鼠到森林里采松果。采了一大堆的松果,可把小松鼠累壞了,可松鼠媽媽還是不放過小松鼠,要它把采到的松果數一數,看看一共有多少個。
在這個情境中第一個情感點是:采了一大堆松果,小松鼠累壞了;第二個情感點是:松鼠媽媽要小松鼠把采到的松果數一數。因為這是孩子們在父母面前經常遇到的情感體驗,自己已經做了很多了,可是父母還是不滿意,還是要他們更進一步,與小松鼠的遭遇產生了共鳴,就會把小松鼠當成自己的好伙伴,自然就參與到“小松鼠數松果”活動中。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孩子們的情緒是積極的,進而學習活動也是有效的。
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持久、不穩(wěn)定。因此,可以把整堂課設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學生置身于一個故事中去學習。走到一個板塊,就啟動一個任務,讓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進而激發(fā)學生學數學的最原始動力,提高教學效率。
數松果教學活動中有四大板塊:一是數松果填表格;二是列乘法算式;三是編口訣,記憶口訣;四是拓展運用。第一個板塊數松果填表格,情境是這樣創(chuàng)設的:秋天到了,松鼠媽媽覺得小松鼠也長大了,于是松鼠媽媽就帶著小松鼠到森林里采松果。采了一大堆的松果,可把小松鼠累壞了,可松鼠媽媽還是不放過小松鼠,要它把采到的松果數一數,看看一共有多少個。
第二個板塊列乘法算式環(huán)節(jié)??梢赃@樣設計:松鼠媽媽看小松鼠數得那樣認真很開心,它摸著小松鼠的腦袋說:“孩子,現在你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剛才數的過程能不能用乘法來表示呢?”剛學完乘法的意義,孩子們都躍躍欲試。
第三個板塊是編口訣、記口訣環(huán)節(jié)。情境是這樣創(chuàng)設的:小松鼠把寫好的算式拿給媽媽看,媽媽很高興,說:“你能快速地告訴我5×6的結果嗎?”這下可把小松鼠難住了,誰能幫幫它?有的孩子已經會背5的乘法口訣,有的還不會,會的急于展示,不會的充滿好奇,情境的創(chuàng)設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第四個板塊是拓展運用。為了激發(fā)孩子們做練習的積極性,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小松鼠采松果、數松果、列算式、編口訣可把它累壞了,它就跟媽媽回家休息去了,我們還沒下課,怎么辦呢?我們來做些練習題試試乘法口訣的妙處好嗎?
整堂課孩子們始終處于與小松鼠一起“數松果”的情境中,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是以松鼠媽媽對小松鼠的口吻來完成的。好像小松鼠是主角,而實際上孩子們才是學習的主體。由此可見,課堂教學情境不應只存在于課堂教學伊始,而應是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只要有學習活動的進行,就有相應的學習情境,它應該是多維度、全方位的。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直接,很多時候教師精心地創(chuàng)設情境也許會適得其反。孩子年齡小分析能力差,更容易接受的是形象、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物,因此設計的情景應簡單易懂,以此有效地刺激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使學生能夠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范圍和時間、空間限制,獲得更多的知識。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絕非僅僅是為了博得學生的掌聲、笑聲,它的目的是追求知識與情境兩者結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識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種力量,從而喚起學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來的熱情。
情境創(chuàng)設是不斷發(fā)現、積累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教師能創(chuàng)設引發(fā)學生認知沖突的情境,孩子們的思維會被充分激活,對新知的探索會更主動,能積極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索與思考,不斷產生新穎、獨到的見解,這樣的課堂才會更具智慧,才會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余文森.有效教學的案例與故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余文森.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4]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PrimaryExplorationofLowGradeMathematicsSituationCreationinPrimarySchool
LV Xiao-jun; ZHENG Shi-zhou
(Xietu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Wafangdian 116300, China)
Teaching situ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not only routine teaching but also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create teaching situation. From the height of promoting students’ meaningful learning, we should create a concise, effective and lively teaching situation which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iplines and children’s age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situation; subjectivity; emotionality; continuity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1.030
G623.5
A
1008-6714(2017)11-0073-02
2017-08-19
呂曉軍(1978—),女,遼寧瓦房店人,高級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研究。
〔責任編輯:李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