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明君
厚德篤學 潤物無聲
——關于教師自我修養(yǎng)的幾點看法
◎曲明君
“民族振興靠教育,教育振興靠教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師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學生們的眼里,教師是人類的楷模、道德的典范。教師高尚的品德、淵博的學識、良好的舉止、進取的精神時時刻刻都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必須立足自身、修身立德、嚴謹篤學、銳意進取,肩負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歷史重任。
教師人格的影響,對于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烏申斯基
教師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遞者,也是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的傳授者和示范者。對于青少年來說,教師的世界觀影響著他們世界觀的形成。品德高尚的教師,才能教出品德高尚的學生,唯有教師人格高尚,才可能有學生的心靈純潔。高尚師德定會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師要修身立德、廉潔自律,以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風范感染學生,以堅固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們的尊重。教師要有社會責任感,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教師應該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家庭失去希望,讓學生都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人才,為社會和諧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睅煇凼菐煹碌撵`魂,教師只有愛學生,才能取得教育事業(yè)的成功。教師的愛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友誼,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依戀感。當學生喜歡某個教師時,學習興趣便陡增,從而產(chǎn)生最佳的學習效率,實現(xiàn)由“親其師”向“信其道”的轉變。教師要尊重學生,呵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多贊揚鼓勵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總之,教師用愛心塑造心靈,用人格熏陶人格。教師的汗水與心血一定會贏得光榮,付出與努力也一定會換來榮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教師在工作中不僅要重視言傳,還要重視身教。教師與學生接觸頻繁,言行舉止都作用于學生的感官。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時,首先要注意語言得體,不能用諷刺性、威脅性語言——不當語言猶如利劍會刺傷學生的心;其次,教師的教育行為要規(guī)范,不能對學生進行體罰——體罰會使學生的身心俱損,也會使教師的形象大打折扣;再次,教師的教學行為要科學,避免成為“教霸”“一言堂”教學,桎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要經(jīng)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從自身做起,做出表率,真正起到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心理學家諾爾蒂曾說過:“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敵意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打架……”當學生在行為的樂章中出現(xiàn)不和諧的音符時,教師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和諧呢?教師要嚴于律己,率先垂范,把正能量傳遞給學生。
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陶行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知識的更新周期縮短,這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所培養(yǎng)的人必須掌握適應終身學習的技能和方法,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教師要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用新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去培養(yǎng)新形勢下的人才。正人先正己,誠如俄國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言:“要把學生造就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應當是什么樣的人?!苯處熞髮W生愛學習,首先教師要愛學習,做“愛學”“善學”“會學”的楷模。教師要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不斷優(yōu)化自身知識結構,用最新的知識武裝和豐富自己,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教師要積極參加培訓活動,積極參與新課改的實踐和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教師要勇于創(chuàng)新,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在知識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教師應真正實現(xiàn)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習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方向轉變,積極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教會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技能和方法,起到金針度人的作用。
教師在工作中應該善于反思,更新觀念。學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我們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蹲下身來看學生,做學生學習的服務員。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所有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性格、家庭、知識水平等都不盡相同,教育方法也應與之相適應。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教師尤其要注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盡量不讓任何一個家庭失去希望。如果“后進生”轉化工作不利,將影響著社會的進步。陶行知老先生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在教育中多采用“揚善于廳堂,歸罪于密室”教育方法。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教人以智、育人以德、好學善思,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同化學生的思想,用自己淵博的學識去澆灌學生的頭腦,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去感染學生的舉止。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個過程,是水滴石穿的歲月積累,是潤物無聲的循序漸進,是春風化雨的感化心靈。教師要堅定信念,以身立教,使教育實現(xiàn)“璞石生花”的功效。
(作者單位:瓦房店市第二十二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楊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