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鴻 斌
(湖州師范學院 商學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
雷 鴻 斌
(湖州師范學院 商學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當前高校實驗隊伍建設存在結(jié)構不合理,難以滿足實驗崗位需要,不穩(wěn)定,作用不強等諸多問題。實驗室要發(fā)展,離不開實驗技術人員的奉獻,只有以人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人,給人尊嚴,重視實驗技術人員的價值,在人際關系上下功夫,使關系更加協(xié)調(diào)和諧,營造積極奮進、向上發(fā)展的實驗室文化氛圍,才能做到人盡其才,發(fā)揮最大潛力,才能整體提高實驗技術隊伍的水平,才能以創(chuàng)新驅(qū)動實驗室發(fā)展,使高校實驗室的發(fā)展上新臺階。
以人為本; 高校; 實驗技術隊伍
(一)“以人為本”理論機制
1.激勵機制 人的合理需要是什么,就想盡辦法滿足它,然后最大程度的使這些措施和組織目標成為統(tǒng)一體。
2.壓力機制 競爭使人如臨深淵,有危機感,接受各種挑戰(zhàn),驅(qū)退懶庸,使人不斷拼搏向上。有了目標,就有了責任,它使奮斗方向更加明確,責任更加清晰,使人在一種無形的壓力下盡職盡責。
3.約束機制 制度是強制、有形約束,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它是使人遵循的法規(guī),在它的規(guī)范下去做并做對。倫理道德不是強制的,通過自我和社會輿論實現(xiàn),是一種無形的約束。
4.保證機制 法律保證主要是指通過法律保證人的名譽、利益、人格等基本權利不受侵害。社會保障主要是保證人在病、老、傷、殘及失業(yè)等狀況下的基本生活。
5.競爭機制 主要指人有職業(yè)的自由選擇權,自由應聘、辭職和選擇新職業(yè);與此同時,單位也有選擇和解聘的權力。
6.環(huán)境機制 融洽、和諧、友善的環(huán)境,會使人心情愉快,在合作、友好、互相關懷的環(huán)境中工作動力更足。
(二)“以人為本”在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中的應用
實施以人為本,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根據(jù)校情,從實驗技術隊伍的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有的放矢,這在新形勢下顯得越來越重要。分管實驗室的領導,內(nèi)心深處要“把人當人”,不要本末倒置,行動上更要“目中有人”[1]151-154。實驗技術人員是開展工作的基礎,是開展實驗室工作的中心,對實驗技術人員要更多人文關懷、更多物質(zhì)和精神激勵、更多尊重理解,使管理更加的人性化。
(一)實驗技術隊伍結(jié)構不合理
結(jié)構不合理主要表現(xiàn)在年齡梯隊、學歷、職稱結(jié)構等幾方面[2]8-10,26。在年齡梯隊方面,實驗任務日益繁重,壓力與日俱增,沒有很好的年齡梯隊,沒有很好的身體素質(zhì),是難以很好適應的。年輕的,缺乏閱歷,缺乏錘煉,缺乏工作經(jīng)驗,思想如果跟不上,認識就不到位,實驗教學效果就難保障。學歷結(jié)構方面,層次偏低,部分人員不是科班出身,或者來自其他專業(yè)和崗位,一些引進人才的親屬雖然只有高中、大專學歷,也安置到實驗室,導致實驗技術隊伍學歷層次偏低。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才很少愿意在實驗崗位工作的。職稱結(jié)構方面,中高級職稱所占比例偏低,職稱結(jié)構不合理,而且,實驗技術人員晉升高級職稱非常困難。
(二)實驗技術隊伍難以滿足崗位需求
首先,數(shù)量上不能滿足需要,各個高校每年都會分好幾批從社會上招聘高層次優(yōu)秀人才,但大多是滿足教學科研的需要,實驗技術隊伍的補充極少,據(jù)調(diào)查,有些高校的實驗中心,十幾年沒進過人,實驗室卻在不斷增加,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其次,質(zhì)量上也不能滿足需要,受到傳統(tǒng)觀念影響,加上很多人對實驗室工作不了解,在他們的觀念中實驗室工作就是開關門,和保安一個樣,認為本科生就能滿足實驗崗位的需要,近年陸續(xù)引進了一些研究生。隨著高校實驗室的快速發(fā)展,實驗技術人員如果不創(chuàng)新,將不能滿足日益復雜和繁重的實驗任務。知識面狹窄,缺乏工程設計能力,不會使用新型儀器,沒有掌握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這些更高要求,對大多只是本科學歷的實驗技術隊伍而言是很難完成的。
(三)實驗技術隊伍不夠穩(wěn)定
觀念上,實驗技術人員總給人一種無足輕重的感覺,受到的認可度和關注度不高,實驗技術人員的地位也矮人一截。政策上,有些學校從隊伍穩(wěn)定的角度考慮,做了這樣規(guī)定,凡是新進實驗室人員,幾年內(nèi),不得轉(zhuǎn)評教師系列職稱,崗位也不能轉(zhuǎn)。實驗技術人員工作一直沿襲坐班制,沒有太多的激勵機制,工作熱情逐漸消退,喪失了斗志。坐班制必然是時間長,不自由,工作也不輕松,常常需要犧牲休息時間。有了這些政策,實驗技術人員與專任教師已被差異化對待,很少有專任教師會去做實驗員。思想上,一部分高校實驗技術人員思想波動很大,沒有靜下心來做事,這其中就包括一大批骨干,他們走了,也帶走了經(jīng)驗和技術,而新進高學歷、高職稱人員在實驗室留不住,他們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安心工作,無時無刻不想著離開,人才流失不可避免。留下的又干不好,缺少必要的技術創(chuàng)新意識,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四)實驗技術人員的作用不強
高校實驗室的快速發(fā)展,對實驗技術人員的能力和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們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當前很多高校,教學軟件的購置普遍存在盲目性,導致資金浪費、設備閑置,浪費和損失極大,如果實驗技術人員之間能夠群策群力,在購置前充分研討和論證,學校相關部門從整體宏觀把握,加強實驗技術人員之間的溝通,協(xié)同合作、一起探討、一起研究,能使教學軟件投入與產(chǎn)出成正比。實驗技術是個技術工種,具有時間長、重復性高的特點,工作枯燥,沒有樂趣可言,這些工作都屬于基本的實驗室管理,在一些高校,很多年輕的實驗技術人員滿足于此,認為干完這些事情,就萬事大吉,在思想意識里,不會想著也去做些實驗室管理方面的科研,導致他們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造成一些高校實驗隊伍業(yè)務能力、實驗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整體上偏弱。
(一)以人為本,完善實驗技術隊伍結(jié)構
年齡結(jié)構,表現(xiàn)為老、中、青呈現(xiàn)梯形結(jié)構并各占合理比重。年長者對實驗室有感情,閱歷多,有經(jīng)驗,長期的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作風,是晚輩們可以學習的長者;中年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基本已是實驗室的骨干,是引領實驗室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年輕人是未來實驗室發(fā)展的后備保障,不斷磨練,逐漸成長,有了這些傳人,實驗室才不會后繼無人[3]142-144。
學歷結(jié)構,首先,應依靠內(nèi)培,高校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鼓勵實驗人員繼續(xù)深造,很多的實驗技術人員一直以來根據(jù)自己的工作需要和愛好,自行選擇進修的專業(yè)和學校,有??茖W歷的通過“專升本”攻讀本科,有本科學歷的,繼續(xù)深造研究生學歷,有了這種氛圍,學歷結(jié)構就可得到改善。其次,可通過外引,高校每年在制定人才招聘計劃時,給實驗室一些高學歷人才的指標。
職稱結(jié)構,制定合理的并具有特色的實驗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條件。對實驗技術人員的評價、要有自己的評價標準,這個標準區(qū)別于專職教師,有自己的特點,更加客觀、公正,有說服力。近年來高校實驗隊伍建設有了可喜的變化,一是實驗技術人員要有業(yè)務培訓學時,培訓好壞列入職稱參評條件;二是增加實際操作水平考核,評審專家觀摩作為評聘條件;三是一些省份和部分高校陸續(xù)增設正高級實驗師。
(二)以人為本,滿足實驗管理、教學和科研需要
數(shù)量上滿足,科學合理定編定崗,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擇優(yōu)錄取。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人才的供過于求,為數(shù)量上的滿足提供了保障。通過對實驗管理、教學和科研需求的調(diào)查研究,結(jié)合現(xiàn)有人員配置,高校人事處每年都會給各二級學院一定的實驗技術人員名額和編制,通過對社會公開招聘,征求最廣泛的意見,保證制定的各種計劃、各項措施切實可行,責任落實到人,逐級負責,大量高學歷人才引進到實驗崗位,有了數(shù)量保障。
質(zhì)量上滿足,可以派實驗技術人員到外單位學習,將其他院校在實驗管理、教學和科研中的先進做法和創(chuàng)新經(jīng)驗引入到本單位,使本單位更有創(chuàng)新活力。舉辦各種實驗論壇、培訓和講座,邀請長期工作在實驗戰(zhàn)線,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在實驗管理、教學和科研上頗有心得的專家給實驗技術人員講課,營造良好的學術科研氛圍,拓展知識面,使實驗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特別要求勤學習,勤思考,勤動手,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提高自己;平時與同事多交流,應經(jīng)常一起探討,解決疑難雜癥,共同提高。日常工作中,除管理好自己的實驗室外,也要試著學習其他實驗室的管理、教學和科研,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三)以人為本,穩(wěn)定實驗技術隊伍
組織上,學校層面成立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處,宏觀把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各二級學院由教學副院長分管實驗室工作,有了組織保障,才能形成實驗技術隊伍日益穩(wěn)定的局面。業(yè)務上,實驗技術人員的勤雜工、服務生角色要轉(zhuǎn)變[4]1-5,引進學生管理員,那些開放程度高,工作量大的實驗崗位,一些重復性的勞動(如開關門窗、開關電源等)可由學生來完成。時間上,雙休日一定要保證實驗技術人員能夠很好的休息,實驗技術人員待遇和地位本來就不高,周末休息也算是一種福利,能夠在工作日完成的工作,千萬不要拖延,要改進實驗技術,提高效率,減少勞動強度??蒲猩?,做科研有兩個好處,提高待遇和科研水平。實驗技術人員能多做科研課題,會迸發(fā)出極大的工作斗志和熱情,一旦完成一項科研項目,會讓你覺得很有成就感。津貼分配上,與實驗技術人員的出勤率、實驗課的工作量掛鉤,要根據(jù)個體的能力和業(yè)績,收入合理差異化,對于在工作崗位有突出貢獻的給予特殊獎勵。健康保障上,關心實驗技術人員的身心健康。因崗位和工作環(huán)境不同,根據(jù)國家的勞保規(guī)定,可以發(fā)放適當?shù)膭诒S闷?,并按?guī)定享受一定的保健補貼。評獎評優(yōu)上,學校設立了“優(yōu)秀實驗技術人員獎”“實驗技術成果獎”“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獎”“優(yōu)秀實驗室主頁獎”和“實驗室優(yōu)秀教學獎”“優(yōu)秀實驗室科研獎”等獎項[5]9-12,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良好工作風氣,實驗技術人員力爭上游,先進激勵落后,把實驗室工作做好,更有歸宿感。
(四)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實驗技術隊伍作用
政策上,有好的政策,才有利于實驗技術人員更好地服務于實驗管理、教學和科研。實驗室如果能夠走出去,服務于地方和企業(yè),實現(xiàn)雙贏,一方面企業(yè)可以最先獲得最新科研成果,對實驗室也是鍛煉提高。業(yè)務上,主要針對一些長期在實驗室工作的同志,有豐富的實驗操作經(jīng)驗,有大型設備維護經(jīng)驗,要積極探索,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要在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術上多下功夫,掌握最新實驗手段,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真本領,發(fā)揮實驗技術人員的最大潛能。科研上,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激發(fā)實驗技術人員的科研熱情,鼓勵實驗技術人員在工作之余積極投身到實驗科學研究的探索、實驗設備功能的開發(fā)與利用、特色自制設備的研制等相關課題研究中去。通過自己的摸索,逐步提升科研能力,能夠獨擋一面,要多學習,學習課題的選題、課題申報書的填寫等,提高科研課題申報的成功率,提高科研課題的級別,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由量變到質(zhì)變,實現(xiàn)自我社會價值[6]19-21。待遇上,特崗特批,使關鍵崗位實驗技術人員能靜心工作,刻苦鉆研業(yè)務,為高校的實驗教學、科研貢獻力量。和諧環(huán)境上,人際關系和諧,工作環(huán)境寬松,創(chuàng)造有利于實驗技術人員發(fā)展的環(huán)境。讓他們覺得從事實驗室工作并不低人一等,認識到個人對集體的存在價值,增強事業(yè)上的成就感,激發(fā)主人翁意識,工作斗志更加旺盛,全身心投入工作。
高校實驗室的快速發(fā)展,對建設一支高水平實驗技術隊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實驗技術隊伍的內(nèi)涵建設,全面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zhì),塑造一支思想素質(zhì)過硬、技術水平高、實踐操作能力強的隊伍尤為重要。有了這么一支穩(wěn)定而充滿活力的隊伍,才能把實驗室的各項工作做的更好。同時與時俱進,通過調(diào)整、內(nèi)培、外引等方法,使實驗技術隊伍結(jié)構得到優(yōu)化,挖掘他們的內(nèi)在潛力,將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循序漸進地推向深入,才能真正發(fā)揮好他們的作用。
[1] 常安瑛,畢建杰,李圣福.以人為本,加強實驗室隊伍建設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4(2).
[2] 楊 安,胡新平.以人為本,進一步加快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步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8).
[3] 王桂玲,應安明.以人為本建設高校實驗技術隊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3).
[4] 林明河,賈延江.轉(zhuǎn)變觀念,加強高校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8).
[5] 趙慶雙,聞星火,李 明,等.以人為本,加強高校實驗室隊伍的建設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1).
[6] 王小逸,陳永寶.以人為本,建設高校基礎化學實驗師資隊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10).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s Based on the Ideas of Humanism
LEI Hong-bin
(School of Business,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Problems including unbalanced structure, in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experimental jobs, instability and weak functions are now fou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s. The development of any laboratory relies on the dedication of its technical personnel. Only by holding the ideas of humanism,i.e., putting people at the first place, giving them respect and esteem,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ir work value, creating more coordinating and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generating an active and positive atmosphere, can everybody fully display his talents and realize his full potential. In this way, the general level of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s can be improved, which will encourage innovation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to higher levels.
humanism;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
2016-11-10
本文系2016年度湖州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對策研究”(2016XJXM21)的成果。
雷鴻斌(1982-),男,畬族,浙江建德人,公共管理學碩士,實驗師,主要從事實驗室管理研究。
G472.3
A
1672-2388(2017)01-00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