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秀谷一小 李 盼
提起古詩詞教學,相信大家都有一個感受:這短短的幾十個字,教起來可不那么容易。就是平時的一此公開課上,也極少有老師選上有關古詩詞教學的課。也許,是我們大家不夠重視,覺得一首古詩詞就這么幾十個字,信息量太少,不屑一教;也許,古詩詞真的很難教,這樣的課堂太難“出彩”了,大家都不想吃力不討好。于是乎,在古詩詞教學上,大家?guī)缀醵紤阎环N“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無奈。那么就來個老三套吧:先是簡單介紹一下詩人、詩歌背景;接著逐字達句地講解意思;然后拿出我們自己事先概括好的“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什么樣什么樣的感情”這樣的一個標簽給詩詞貼上;最后布置學生回去把這些都背熟了。這樣,一節(jié)古詩詞課的教學任務就算“勝利地落下帷幕了”。 孰不知,這種枯燥、機械、瑣碎的教學方法有兩個弊端:一是削減了詩人“以詩言志“所提供的令人無限遐想的廣闊空間,二是壓抑了學生的思考潛能,取代了學生思維的自我操練。長此以往,不但古詩詞所蘊藏著的美感會被掃蕩殆盡,而且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也將深受影響。
古詩詞教學在小學階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學體制。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于正在發(fā)展的階段,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處在最強的階段。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加強對于古詩詞的背誦和朗讀。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寫作的心態(tài),這能夠使得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積累,而背誦往往就是學生對于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因此,欣賞朗誦,理解背誦,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同時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多數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頭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應怎樣讀,需要教師給予很好的指導。教師的示范朗誦對學生理解詩詞具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朗誦是詩詞教學的根本。古詩詞都有嚴格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讀還可以促進背誦。
古詩詞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為其運用了精煉的語言而達到了生動的意向,營造出作者當時的氛圍,讓讀者進入遐想之中。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于古詩詞意境的重現(xiàn),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我在教《清平樂 村居》中小兒“溪頭臥剝蓮蓬”一句時,是這樣品味“臥”字的:一是反復品讀這句詩。二是看圖觀察想象小兒的神態(tài)、動作等。三是讓學生把“臥”換成“躺”“趴”,想想有什么感覺。這樣一來,學生都能夠從中體會到“臥”的情境、“臥”的情趣。由點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滿園春色。在這樣的想象過程中,一方面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中國的古詩詞都來源于詩人的真實生活,能夠體現(xiàn)詩人當時的真實感情。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古詩詞的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充滿欲望。在教學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時,這是一篇描寫詩人回故鄉(xiāng)的情景的詩??梢月?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實例,理解詩詞的寫作佳境。“少小離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具體理解這句詩,兒童或者更大一點的時候離開了家鄉(xiāng),是什么原因促使離開家鄉(xiāng)的?為什么回來?回來做什么?如今回來的情形又是什么樣?當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樣和詩人打招呼的?說明了什么?鄉(xiāng)音和鬢毛都說明了什么?這樣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經歷的回顧,回顧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詩詞意境。在學生的學習道路上,小學是一個關鍵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尤其對于古詩詞教學來說,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得學生的小學語文成績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