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zhèn)第二小學 李微微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在幼兒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也為其開拓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幼兒教師通過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可有效的實現(xiàn)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調動,從而達到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的作用。與此同時,利用信息技術中豐富的教學資源,對于擴展幼兒視野,豐富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過程都有著積極的效果。基于信息技術對幼兒教育的種種優(yōu)勢,幼兒教師應正確運用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有效融合,為幼兒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在教學活動的準備過程中,我們會根據(jù)教學活動開展的需要,采用一些瑞成的教學軟件或自制各種課件,來滿足幼兒的感言需要,如在開展“我們的城市”主題活動中,把老城市和新城市的一些代表性的房子圖片進行了編輯,并增加了相應的背景音樂,當老圖片出現(xiàn)后,背景音樂中就會出現(xiàn)叫賣聲和吆喝聲,然后,又將現(xiàn)在的建筑以動畫的效果一一呈現(xiàn),通過真實的畫面感受,幼兒對城市的變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活動充滿興趣。
幼兒園針對一些原本抽象難懂的思維活動,通過有趣的多媒體課件,配合多形式,多層次的游戲操作,使幼兒快速、有效地掌握思維方法,在玩“漢諾塔”游戲時,教師針對游戲特性開放了一些有趣的電腦和游戲,如操作課件“搬家”、操作游戲“狼”“羊”“卷心菜”等,讓幼兒在形象而有趣的游戲中掌握了“漢諾塔”的思維方法。
主題活動前的資料收集是活動開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以往活動前的準備不過是一些圖片,而現(xiàn)在,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內容、涉及到不同的領域,運用不同的技術設備和方式在不同角度進行資料的收集,讓活動生動、豐滿、有趣。
作為幼兒教育的踐行者,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前沿育兒知識,結合當前幼兒成長環(huán)境與個性特點,以飽滿的愛心與責任心,時刻為幼兒著想,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做到與幼兒和諧相處,打造良好師生互動關系。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在潛移默化之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發(fā)揮了擴展兒童視野的作用。當前,在我國幼兒教育行業(yè),許多教師都具備優(yōu)秀的教學能力以及較高的綜合素質,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善于借助信息技術,觀察幼兒的情緒變化,通過對幼兒一舉一動的引導,改善幼兒錯誤行為,從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
在幼兒教育中,家長與教師的溝通與交流是促進幼兒更好成長的橋梁?,F(xiàn)階段,幼兒園虐童事件時有發(fā)生,許多幼兒家長都對幼兒教育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受到虐待或者不公平待遇。因此,幼兒教育中應當關注幼兒家長的敏感心理,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建立家長與幼兒園溝通的交流網(wǎng)絡,方便幼兒園隨時將幼兒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況向家長進行傳遞,而家長也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對幼兒教育中的不足及時指出。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建立家長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促進家長與教師的溝通交流,為共同促進幼兒成長,完善幼兒教育與管理做出積極貢獻。
處于3至6歲的幼兒,其可塑性強,對任何事物都滿了濃厚的好奇心。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幼師應當抓住幼兒這一年齡階段的個性特點,對教學過程進行持續(xù)優(yōu)化,通過教學方式的不斷嘗試與改進,達到提升教學效率,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與探究能力的效果。在具體實踐中,幼師可以借用信息利術,打造生動的、富有趣味性的課堂氣氛,吸引幼兒快速融入課堂之中。在幼兒教學中,通過將圖片、視頻、動畫等有效結合,可以有效的刺激幼兒的感官感受。例如,在進行舞蹈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播放舞蹈視頻,以歡快的音樂,鮮艷的畫面,刺激幼兒跟著視頻進行舞蹈動作學習。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幼兒結合音樂自己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隨機的進行身體擺動,讓每位幼兒都能在歡樂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到知識,并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成長。
總之,信息技術作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一種應用,它在幼兒園教學中發(fā)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不管其發(fā)展如何,它終歸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絕不只是求形式,在具體課程的設計上應注重實效,以孩子們的更好發(fā)展為最終目標,還需要在實際運用中不斷提高,愿我們期望未來,給孩子們撐起一片美好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