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鸚鴿中學 王仕慧
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事理通達心氣和”是人的自我修養(yǎng)。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初中學生浮躁的心理,這種非智力因素嚴重影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針對目前初中生嚴重的浮躁習氣,盡管教育策略盡在群方,然而可不斷采用以下三種方法逐漸克服。
晚自習后,住宿生上樓有相當一部分人嘻嘻哈哈、興奮不異。晚間保持安靜必須形成常態(tài)化。我們到底怎么做?
引導樓層長、舍長等采取讓學生在晚休前“少語、少動、低音”的措施,培養(yǎng)正念,為進入睡眠做好熱身。給他們講解習慣改變命運,細節(jié)鑄就人生,知識成就未來的道理。人每天的精力有限,珍惜時間的分分秒秒,晚休更是一樣珍貴,做該做的事情,起該想的念頭。以個別人作為案例,作持續(xù)性催進與落實,一天、十天、一個月,甚至于考慮到一學期,堅持不懈。
教育學生對師長有了恭敬心,終身將受益匪淺,走向社會也將預(yù)示著事業(yè)順利、前途無量。實現(xiàn)愿望依靠知識的積累做基礎(chǔ)。教育他們要學會傾聽,正如網(wǎng)絡(luò)名句所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點悟,名師點悟,不如自己去悟。作為過來人,像老師家長對學生的指導與教育非常有益。通過這兩方面常態(tài)化的引導與監(jiān)督,習慣了安靜,秩序從而井然,自始至終消滅安全事故于無縫隙滋生狀態(tài),但也因材施教盡在其中。
日日改過宿訓記,視教育活動為讀書,切己體察。始終攝心向內(nèi)、莫向外求,遇到任何事只找自己的錯。時時活在改錯之中。面對個別宿舍的同學身上的缺點,尤其是說話做事隨隨變變,甚至于無視舍長的管理與教育,另外是個別人床鋪經(jīng)常性的不整潔,衣物亂放。針對這兩種情況,提出“宿訓”,即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理論經(jīng)典。由樓層長牽頭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思想整治工作。經(jīng)過這種溝通形式的教育活動,一些學生有轉(zhuǎn)變。
嚴慈并濟,諄諄教悔,將學生帶往清凈的境界,使內(nèi)務(wù)整理到位成為習慣化狀態(tài)。一位生活指導老師,教育所有住宿生,猶如一個應(yīng)試者,回答一類數(shù)學題,要有好多種方法。甚至于處理一道題就得窮盡教師想法。當然不乏社會各界的力量:來自家庭、學校、領(lǐng)導、班主任的支持與配合,德育學習班的開設(shè)及心語輔導員的心理疏通及法制案例教育震懾。總之,解決學生思想問題是關(guān)鍵。
每周定期召開宿管會,周周把宿舍各類管理目標分解式的向?qū)W生呈現(xiàn)。讓她們明白動手整理內(nèi)務(wù)是人們一生不斷要做的功課,并理解勞動帶給人們的利益。通過這項勞動,讓她們思想上清楚做到了床鋪整潔有序,環(huán)境清新高雅是多么的有意義,把它看做自己完成的一部作品,內(nèi)心的喜悅不言而喻,使眾人體悟到了“有才干與有條理”的含義,尤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安全篇: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告訴孩子們,生命的寶貴在于其存在,相反,一切將會成為零。生命肢體本身的脆弱,恰恰讓人們知道唯有生命最珍貴,做到安全警鐘長鳴。責任是安全之魂,標準是安全之本,要使學生明白:干任何事要把安全放在第一;紀律篇:告訴學生,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條件。大家在宿舍紀律約束下,才可實現(xiàn)做事從容,安心休息。尤其晚間的批評教育要像春雨一樣既滋潤枝葉又不傷根系;財物管理篇:保護環(huán)境貴在身體力行。告訴孩子,浪費地球上的資源是可恥的,節(jié)省并珍惜資源是光榮的,包括做成宿舍的各種財物,它們的原材料都需耗費資源,正如錢屬于個人而資源屬于全人類的道理一樣,我們沒有資格浪費,浪費衣食住行中的一切。養(yǎng)成教育篇:以“誠信、謙虛、自信、專心、堅強”作為本學期養(yǎng)成教育專題,不定期進行遠離“驕漫、輕蔑、怯懦、散亂”習氣的做人做事的根本教育。
最終使孩子們做到待人守柔處下,不向人索取。有德者待人就如同古圣先賢執(zhí)左契一樣;無德者待人就如同執(zhí)掌過去的賦稅,只向人索取而不給與人。天道毫無偏私,永遠降福給與而不取、完全合乎道德規(guī)范的人。
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使學生升起慚愧心悔恨心,明白老師希望學生成為國家棟梁、有用之才的良苦用心。傳播校園文化正能量。(1)百善孝為先的畫面:讓學生有顆將來陪著老人慢慢變老的心。(2)凡出言信為先的字畫:誘導學生明白誠信是立足社會之本以及求真務(wù)實的道理,否則,這個人永遠是離集體邊緣的個體.(3)臘梅芬芳的立體畫:讓學生不斷體悟“勤”的警世賢文的寓意,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4)靜夜思景象的詮釋: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美麗家園的畫面:托物言志激發(fā)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6)大自然的風光:啟發(fā)學生油然而生感恩之心,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的人和事。另外,有計劃的開展觀看我國公益教育大講堂碟片或者視頻學習活動,讓學生認識人類的瑰寶——中華傳統(tǒng)文化,它所傳承的自然規(guī)律,天地自然的真理,認真學習《弟子規(guī)》,讓圣賢教育改變學生的陋習,改變他們的命運。讓犯錯誤的學生有慚愧心,讓學生的心理經(jīng)常處于清凈狀態(tài),時刻明理:書籍的使命是幫助人們認識生活,上學得知知識是為了讓人學好,我們不能犯錯啊。有了錯趕緊改過來也是在學好。但是不能犯的錯誤,萬萬不能錯,做人要有底線。
經(jīng)過一學年的扎實努力,固然,教育如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然而多數(shù)同學抱負崛起,采用這三種方法,凸現(xiàn)出在紀律約束之后內(nèi)心的自由、喜悅與莊嚴,由悟啟修,散漫習氣基本根治,個別學生有脫胎換骨的表現(xiàn)。學生取得的利益:做事有定力,做人有修為。正如我國當代教育家魏書生老師說的那樣:當老師的,俯下身子為學生服務(wù),讓學生一寸一寸朝前走,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在為班集體盡責任的過程中堆積起來的,并且越管越愛管。培養(yǎng)學生要勇于挑起重擔,它是提升自身素養(yǎng)及能力的最好方式。但愿我們的教育再能走的更遠,使學生用靈魂,用心靈最深處的渴望,虔誠地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