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市三江縣獨峒鎮(zhèn)林略小學 楊 志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小學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讀訓練,最重要的是要和理解相結合。對課文理解得越準確,就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同時,通過朗讀,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要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我們必須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采用以下的幾種方式多角度進行培養(yǎng)。
九年義務教育小語教材圖文并茂,可讀性強。尤其是文字堪稱“經過錘煉的語言的精華”。有趣的內容,多樣的體裁,活潑的語言,多彩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憑借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用自身的情感,引發(fā)、調整學生的情感,使他們進入一定的境界,這樣才能使教材內蘊的理念與學生的心靈相溝通,產生強烈的共鳴效應。朗讀教學實踐表明,用教師良好的范讀滲透力和影響力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現(xiàn)代科技的高速發(fā)展,為優(yōu)化朗讀教學提供了契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充分的運用多種現(xiàn)代教學媒體,優(yōu)化教學,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現(xiàn)代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形象的情境。這樣朗讀起來就有身臨其境之感,感情更容易投入。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引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激活大腦的潛能,開發(fā)大腦和智力資源,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組織運用,對文章韻味的體會也就透徹的多。教師恰當?shù)倪\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從視聽等方面來增強趣味性,讓學生在樂中學,趣中獲。例如,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音樂配讀法”,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欲望。
經常開展一些活動進行朗讀效果的檢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活動中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讀書成績,感到讀書成功的歡樂。可根據(jù)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開展“課文朗讀比賽”“兒歌表演評比”“讀書讀報競賽”“故事大王”“郎誦會”等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朗讀興趣,提高朗讀能力。
除了漢語拼音和識字以外,朗讀教學在低年級占有很大比重,朗讀應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而且在不同類型的課,不同的教學階段要有不同的要求。
看圖學文就性質來說屬于講讀課文,朗讀時這種類型課文最重要的閱讀訓練,在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要啟發(fā)他們在頭腦中浮現(xiàn)畫面的內容,讀出相應的語氣。
例如,朗讀二年級下冊《難忘的潑水節(jié)》第五、六段時,可引導學生邊讀邊在頭腦中浮現(xiàn)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相互祝福的場面。課文中用了“潑呀,灑呀”“笑呀,跳呀”等語句,把節(jié)日歡樂地氣氛推向了高潮,使靜止的畫面產生動態(tài)的效果。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啟發(fā)學生借助圖畫,展開想象,入情入境,用恰當?shù)恼Z調讀出感情來。
一開始,可以借助漢語拼音初讀課文,大致了解內容。第二步可結合認識自然段,一段一段地朗讀、理解,特別要重視理解詞和句。第三步是在理讀好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再讀全文、理解全文。有了這個基礎,教師再知道學生讀出語氣,讀的有感情,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朗讀的技巧主要有:重音的把握,停頓的處理,節(jié)奏的控制、語氣和語調的變化等。在朗讀中,對一些在表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詞語,我們可以把它讀得重一些長一些,以引起聽者的注意;為了給聽眾思考、理解作品提供方便,更好發(fā)揮有聲語言的回味、想象等作用,朗讀要注意句中的恰當停頓,又要注意有無破讀句;朗讀的快慢是由體裁和思想決定的,一般說,詩歌宜慢讀,小說、散文可相對快些;表現(xiàn)緊張、興奮、憤怒等內容宜快讀,表現(xiàn)沉郁、悲凄、莊嚴等內容可慢讀。教是為了不用教。因此,教師必須從低年級開始,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巧,對學生的朗讀作必要的指導,又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練讀,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他們,這樣,學生的信心樹立起來了,就會樂于讀,這時教師再加以指導,學生就會很快的掌握朗讀方法,經常這樣訓練,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能力。教師可在不同學段針對不同篇目有所側重地選講有關知識,訓練有關技能,以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是感知性的讀,通讀課文,讀通讀準,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二是理解性的讀,邊讀邊議,邊讀邊思,抓住關鍵句段,以讀代講,以讀悟情,把朗讀作為理解課文的一種重要手段。三是鑒賞性的讀,就是抓住課文的精華部分熟讀精思,邊讀邊品。這個時候的讀。要細心體會,讓自己的心一步一步貼近作者,使自己和作者產生感情共鳴,產生“我即作者”的感覺。這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描寫精美,應當讓學生反復誦讀、吟味,悟出課文中傳神的字字句句,與作者產生共鳴。這三個層次的讀,分別運用在整體感知課文、講讀課文、鞏固全文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體現(xiàn)了訓練的層次性、過程性,充分發(fā)揮了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朗讀是一種眼、口、耳、腦同時并用的思維和語言的綜合活動,它將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通過朗讀就可以把無聲文字難以表達的思想感情充分顯示出來,把靜止在紙上的文字符號形象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朗讀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準確地表達思想感情、闡明觀點能力,這種能力也必然會遷移到書面語言的表達上,從而加強書面語言的邏輯性和感染力。流利準確的口頭表達能力不僅能充分體現(xiàn)思維過程的流暢、嚴密和邏輯性,而且能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梢姡訌娎首x的訓練,也是促使學生思維品質成熟的一種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