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一曲當代俄羅斯男性的悲歌
        ——《您忠實的舒里克》主人公舒里克的悲劇探因

        2017-03-08 09:56:09
        關鍵詞:里克外祖母悲劇

        張 蕾

        (北京外國語大學 俄語學院,北京 100089)

        俄羅斯作家烏利茨卡婭(Л.Е.Улицкая,1943-)是當代俄羅斯女性文學的代表之一,與彼得魯舍夫斯卡婭、托爾斯塔婭一起被譽為當代俄羅斯女性文學的“三套馬車”。烏利茨卡婭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發(fā)表了一系列優(yōu)秀小說,多次獲得國際重要文學獎項。她的部分小說已相繼被譯成漢語?!赌覍嵉氖胬锟恕肥菫趵目▼I2004年的一部力作,一經出版,便在文學界引起褒貶不一的評價。

        一些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偏離了烏利茨卡婭以往的創(chuàng)作風格,有很多低俗下流的情節(jié),是純粹的“輕松消費”類作品,沒有多少道德教育意義。另一些評論家則堅持認為這是一部“教化小說”,作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社會價值的問題,如單親家庭教育,俄羅斯男女比例失衡等。俄羅斯著名文學評論家佐洛托諾索夫認為這是一部“反感傷主義”的作品,是作家在“故意嘲弄自己早期的、植根于19世紀的感傷主義”[1]。小說塑造了舒里克這一新型俄羅斯男性的典型形象,對此,俄羅斯當代文學研究者葉利斯特拉托夫指出,“在當代俄羅斯文學中存在著‘性別轉換’的趨勢:女性轉換為男性,或者反過來,而且這種現象不定期出現在文學史中”[2]。男性本應具有的果斷、堅毅等陽剛特征逐漸泯滅,有時甚至呈現出“女性氣質”,舒里克就是其典型。

        國內研究者大多關注《您忠實的舒里克》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通過探究她們的生存圖景和命運,向讀者呈現當今俄羅斯社會女性最真實的生存狀況。筆者認為應當看到,舒里克在小說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他經歷了與一系列女人的愛恨糾葛——與初戀女友莉莉婭的純情愛戀,與少婦瑪蒂利達長期的性伴侶關系,與哈薩克斯坦姑娘阿麗雅互相利用的戀愛,與工作單位領導瓦列麗雅不倫的茍合,以及為拯救未婚先孕的少女斯多芙芭而逢場作戲的婚姻等。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jié)不難發(fā)現,舒里克是一個悲劇人物。本文將透過舒里克的家庭與教育背景,社會現實及其人格特征,分析舒里克悲劇產生的原因。

        一、單親境遇中失去本性

        舒里克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小說開篇所營造的氛圍,便預示了他的悲劇性。舒里克出生一個半月,他的父親列萬多夫斯基就因一場車禍意外去世,這是一個重要的暗示;而外祖母葉麗扎維塔和母親薇拉一直期盼到來的是一個女孩,“小家伙的一切用品:小布衫、包布,甚至小毛衣 ,竟然全都是粉色的”[3]9,外祖母認為“有女兒就像有了家,女兒就是伴兒,就是幫手”[3]9。舒里克這個男孩的到來打亂了她們籌謀已久的計劃。外祖母和母親兩個孤弱女人明白,男孩在沒有父親的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十分不利,因此,在舒里克出生后不得不即興為他制定出一系列的補救措施,如“多運動,只玩男孩子游戲,說話要像大人……為讓外孫能玩上真正像樣的男孩游戲,她早早就在‘兒童’商店買來木頭槍、錫兵、帶輪的木馬……”[3]10-11。母女二人對舒里克的成長煞費苦心,一心要把他培養(yǎng)成真正的男子漢。

        但外祖母和母親二人畢竟都深具傳統女性氣質,外表柔弱、心地善良。在培養(yǎng)舒里克的男性性格特征(如果斷、堅毅等陽剛之氣)時,她們所選擇的教育方式只能照貓畫虎、似是而非,著眼于表面形式上模仿,而難以實現形成其男性性格的內在訴求,因此培養(yǎng)目標從根本上是難以實現的。心理學研究證實,“在性格特征的形成上,性別特征的同化作用非常重要”[4]。就是說,兩性的某些重要品質必須經由相同性別的長者經過長期潛移默化的身教影響才有可能實現。很顯然,舒里克在單親家庭的境遇中,缺乏的正是父親這一不可或缺的男性家長形象所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僅通過外在現象與形式上的模仿與努力彌補是難以培養(yǎng)其男性特質的。

        舒里克的母親薇拉溫柔細膩,熱愛藝術,年輕時在劇團工作過,曾一心想要成為名角兒。然而,與有婦之夫列萬多夫斯基的相識相愛使其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轉折,最終舒里克的到來使她不得不提前結束演藝生涯。舒里克長大后對此深感惋惜,母親為了他不得不放棄夢想,回歸于家庭生活。原本準備與薇拉共組新家庭的列萬多夫斯基又慘遭車禍,不幸離世。外祖母在這個家中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她任勞任怨,將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還幫助柔弱的女兒薇拉承擔起照顧舒里克的重任,但臨終前最親的外孫卻未能在其身旁陪伴。由此可見,母親和外祖母的形象也都具有悲劇色彩,她們都早年喪夫,獨自承受生活重壓,對舒里克的教育并不成功。她們二人的悲劇性似乎也在預示著舒里克的悲劇,一家三口都難以擺脫悲劇的命運。

        外祖母和母親是舒里克最親近的人,從舒里克童年時期便圍繞著他,對其傾盡了女性所有的溫柔、賢惠與善良,全身心地呵護著他,伴其成長。舒里克深受她們的影響,“舒里克容易相信人,他從小小年紀起就接受了這一觀念,處處仿效成年人——經驗豐富的外婆和媽媽”[3]117。正是在這種溫室般的家庭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了舒里克善良、富有同情心等優(yōu)良品性。但從小缺乏父愛的家庭教育使舒里克對兩性的認知不健全,從而導致了其人格的偏廢。舒里克“愛過所有的人:愛過外婆的學生,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愛過媽媽的女友,愛過班里的女生和女老師們”[3]30。他成了一個博愛的人,在對待女性時,永遠在扮演“暖男”的角色,這與其從小受到的教育緊密相關。一些研究者已經敏銳地察覺到,舒里克這個當代俄羅斯男性形象與很多經典文學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大相徑庭、迥然有別。在他身上既看不到在《前夜》中充滿革命斗志、激情澎湃的青年英沙羅夫的身影,也看不到在《復活》中不斷進行精神懺悔與改過自新的聶赫留朵夫的身影,更難以看到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為祖國的事業(yè)甘愿奉獻自我的保爾·柯察金的身影。舒里克所缺乏的正是傳統男性的那種堅毅、剛強、無私的崇高品質。男性某些品質特征的退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今俄羅斯女作家們內心的真實訴求,她們有意識地對傳統男性在社會和文學界所占據的霸權主導地位發(fā)起抗爭。同時,也反映了當今俄羅斯社會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普遍存在著道德墮落的問題,首先就反映在男性某些品質特征的退化上。

        烏利茨卡婭賦予了舒里克這一男性形象很多新特點。一方面,他極具外在的善良和同情心,對所有女性都表現出絕對尊重和順從,以至于不斷被卷入與她們的情感旋渦中;另一方面,他缺失男性應具備的內在道德責任感,從未反思和懺悔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當今俄羅斯社會中男性某些優(yōu)良品質整體退化的結果。舒里克的親人——母親和外祖母從小對他過于溫柔體貼,這是女性留給他的最初印象,之后舒里克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女性都應該與外祖母和母親一樣溫柔善良,同時十分脆弱,因此他理應體諒女性,呵護這一群體,“他早就覺得,男人對女人最主要的感情就是憐憫……”[3]158。單親家庭的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泯滅了舒里克身上重要的男性特質,使他對現實生活中的女性百般順從,與多個女人發(fā)生關系,從未反思自己的行為,以至于最后內心變得異常麻木,令人痛惜、促人悲哀。這種單親家庭教育的失敗主要是因為家中缺乏了父親這一至關重要且無法替代的男性角色,這是很多當代俄羅斯女作家們筆下經常描繪的現狀。

        二、畸形現實下陷入深淵

        當代俄羅斯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男性人口遠遠少于女性人口,“舒里克班里女孩比男孩多得多”[3]26。在這種狀況下,無論是在學校群體中,還是在社會與家庭中,男性都被視為“珍寶”與“寵兒”,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處于主宰性的優(yōu)勢地位,女性則處于服從性的劣勢地位。我們在很多當代俄羅斯女性作家的作品中都能深刻體會到女性群體悲哀的生存狀況?!赌覍嵉氖胬锟恕匪故镜恼沁@種社會現實的縮影,小說中出現的眾多女性,幾乎沒有一個真正擁有幸福。舒里克自始至終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家中的唯一男性,他從小在外祖母和母親的悉心照料下成長,外祖母去世后,他勇敢地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角色。在班級中,舒里克是為數不多的男生之一,當女同學需要時,他會義無反顧地伸出援助之手。與此同時,舒里克成了小說中眾多女性在生理需求方面的依靠,這似乎是舒里克應盡的義務,這些社會現實狀況是造成舒里克悲劇又一重要原因。

        小說里的眾多女性形象中,有一些完全有別于俄羅斯經典作家曾塑造的完美女性形象,如普希金筆下的塔吉雅娜,屠格涅夫筆下的麗莎,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索尼婭等。當代俄羅斯女性作家從異于男性作家的視角出發(fā),賦予女主人公們很多新的特質,向世人展現了當代俄羅斯女性鮮明而真實的個性。由于當今俄羅斯社會男少女多,使很多女性一直在苦苦尋覓自己一生的伴侶和依靠,她們中大多數最后的命運都不盡人意,令人唏噓不已。小說中的哈薩克斯坦姑娘阿麗雅就極具典型性。阿麗雅是一個被流放的俄羅斯女人與哈薩克斯坦的鰥夫所生的女兒,天資聰穎,但家庭條件十分艱苦。為了擺脫不幸的命運,阿麗雅一直刻苦學習,后被選送去莫斯科深造,“還在火車上,她就下定決心再也不回哈薩克斯坦。雖然她還沒見過莫斯科,但心里明白,她要永遠留在那兒”[3]65。當阿麗雅遇到舒里克時,便將自己留在莫斯科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她天真地認為只要和舒里克這個地道的莫斯科人在一起,就可以永遠留在莫斯科,擺脫自己不幸的命運,所以阿麗雅一直在學習上幫助舒里克,希望能獲得他的青睞,后來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身體作為賭注,“她誤把男人不得已的一次逢場作戲當成了她做女人獲得的巨大勝利”[3]103。阿麗雅也許確實愛舒里克,但她更多是將他作為實現自己目標的跳板,想從他身上獲取利益。然而,舒里克是一個軟弱又不負責的人,阿麗雅將自己的這種冀求完全寄托在他身上,必然心愿難酬。阿麗雅的這種無果的執(zhí)著最終只能使她陷入痛苦的境地,盡管舒里克十分同情她,但并不愛她,不可能帶給她真正的幸福。舒里克的這種無能為力進一步加深了他自身的悲劇性。

        同樣,舒里克工作單位的主任瓦列麗雅也是一位寄希望于男性的女人。她很漂亮,但不幸的是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癥,又經歷了兩段不幸的婚姻,兩任丈夫都純粹是因為利益與其結合,也為著利益和她分離。瓦列麗雅雖然在男人身上栽了很多跟頭,每次都發(fā)誓不再重蹈覆轍,但一旦出現可以獵取的新對象時,立刻將過往的那些痛苦經歷拋之腦后,重復著類似的悲哀。瓦列麗雅的一生都在苦苦尋求著愛情卻始終未能如愿,后來幾近絕望,單純只想體驗一時肉體的歡愉,想要生下個孩子陪伴她。出于這些目的,她想讓舒里克成為她的情人,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舒里克身上。

        瓦列麗雅和阿麗雅都是小說中悲劇性的女性角色,她們的悲劇不僅體現在家庭、出身、生活經歷,還體現在她們對舒里克這樣的男人心存幻想,幻想著后者能幫助她們擺脫不幸的命運和遭遇,這無疑是鏡花水月。就像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塔吉雅娜一開始對奧涅金心存幻想一樣,而后者就是一個“多余人”,他連自己所處的社會現狀都難以認清,一直渾渾噩噩地活在世上,遑論給予別人想要的愛情和幸福。同樣,舒里克對愛情的認識也不成熟,難以正確處理好與各種女人的關系,根本無法給予別人真正的幸福。這些將希望寄托在舒里克身上的女人們也進一步加劇了舒里克的悲劇色彩。其實這里的不幸歸根結底是由畸形的社會現實造成。由于俄羅斯特殊的國情狀況,使得女性一直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她們不得不為自己的終生幸福殫精竭慮、煞費苦心,與此同時,俄羅斯女性也在與現實進行抗爭的過程中逐漸覺醒,不斷挑戰(zhàn)男性的霸權地位。父權制的社會不僅壓制著女性,也在深深地壓制著男性,他們面對當代俄羅斯女性話語權逐漸強大的現實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讓步,很難有個人真正的想法,所以最后“他(舒里克——引者按)成為有攻擊性的不幸的女性人物的犧牲品”[5],這正是殘酷的社會現實對兩性發(fā)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從舒里克的同班同學斯托芙芭身上,能更明顯地看到畸形的社會現實對人們的侵害。斯托芙芭是一個未婚懷孕的少女,她懷的是善良的古巴黑人恩里克的孩子。斯托芙芭一開始就擔心即將出生的孩子的膚色問題,因為斯托芙巴的父親是黨的高級干部,這樣的家庭難以接受一個黑皮膚的孩子。就在兩人準備結婚之際,恩里克由于政治原因被召回他的祖國,從此杳無音信,致使斯托芙巴陷入兩難境地,母親告訴她沒有結婚就不能回娘家生孩子。在斯托芙芭想盡一切辦法無果,感到心灰意冷時,舒里克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與她登記結婚。這看似荒唐的辦法及時挽回了斯托芙芭的名譽,保住了其父母與家族的尊嚴。舒里克卻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一開始他認為這只是普通的幫忙,后來當他發(fā)現新生兒的名字里帶有他外祖父、外祖母的姓時,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感到對自己家族的不負責,痛悔不已,但木已成舟,無法挽回。保守的社會及由此形成的觀念對未婚懷孕尤其懷上黑人孩子的女性相當殘酷,目睹這一切又對女性深具同情心的舒里克自然難以袖手旁觀,只得挺身而出,就這樣糊里糊涂地結了一次婚。這一切既荒謬又令人倍感悲哀。正是由于畸形的社會現實及社會觀念使得很多男性和女性都飽受摧殘,釀成了不該發(fā)生的悲劇。

        三、欲望之網里迷失自我

        古人云:食色性也。性欲望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之一,也是人類繁衍生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弗洛依德在其早期的著作中認為,人最基本的心理驅動力是性本能。他將人的人格結構劃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及其相互關聯的三個層次。[6]“本我”是指人先天的本能欲望和沖動,它遵循“快樂原則”;“超我”代表著社會道德原則對個人的要求,它遵循道德原則,是社會文化價值內化的結果;“自我”處在本我與超我之間,對這兩種沖突性的力量起調節(jié)作用,它遵循現實原則[7]。當這三者處于相互制衡的狀態(tài)時,人的整個意識結構才能正常運行,一旦失衡,人格就會扭曲,甚至造成悲劇。托爾斯泰認為,“人固有的情欲是一種無法排解的惡,它與人的良知(善)永遠處于沖突之中。人需要通過內心靈魂與道德上的‘革命’才能走向自我完善”[8]。可見,人性中原始的欲望和本能在靈魂和道德的監(jiān)督下是能夠達到某種平衡的,托爾斯泰筆下的主人公列文、聶赫留朵夫等都很好地體現了他的這一思想。舒里克正是由于在靈魂和道德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缺失,使他的“自我”發(fā)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才會時時陷入情欲的深淵。

        在《您忠實的舒里克》中,隨處可見對性的描寫。舒里克剛出生時,作家就對其性器官進行了相關描述,“還有那個用來生兒育女的東西不但大得超出比例,而且當時就硬撅撅地挺了起來”[3]9,預示舒里克有很強的性能力。小說開始的這些描寫為后面舒里克與眾多不同女人陷入愛欲的情節(jié)埋下伏筆。舒里克從小在外祖母和母親的教育下成長,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但卻始終渾渾噩噩地活著,缺乏一定的信仰,學習不求上進,充滿迷茫。對中學同學莉莉婭的愛慕之情是舒里克感情的最初萌芽,這份中學時代的初戀仍帶著一種懵懵懂懂的羞澀純真感,尚未被純粹的生理欲望所玷污。隨后出現的瑪蒂利達可以說是舒里克的性啟蒙者,一次偶然的相遇使二人迅速陷入了欲望的激情中。正是這一次完美的性體驗開啟了舒里克內心深處對于性的本能欲望,他發(fā)現,“原來身體還能讓他得到如此的快意,這是任何運動都無法與之相比的”,“從現在起,這種行動將永不停止,人生再沒有比干這更爽的事情了”[3]35。在與瑪蒂利達的魚水之歡中舒里克體驗到了人生中從未有過的快感,接著便“像約好似的每星期一來找她”[3]37。由此可見,瑪蒂利達徹底地激起了舒里克人格中的“本我”,本我以滿足人的本能和所有被壓抑的欲望為目標,不受道德約束,因此這是一種危險的傾向。

        所幸的是,這種激情并未一直延續(xù)下去,因為舒里克人格中的“自我”起到了重要的平衡和調節(jié)作用。外祖母的辭世對舒里克來說猶如當頭棒喝,使他在發(fā)泄自我本能欲望的同時能進行理性思考。外祖母離世時舒里克正與莉莉婭享受著快樂的二人獨處時光,未能在外祖母身邊。之后舒里克幡然醒悟,悔恨萬分,以致后來他再也不敢為了一時的享樂而離開母親太長時間。但時過境遷,舒里克又舊態(tài)復萌,“本我”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相對“自我”還是占據了上風。他很多時候因為同情女人而被迫與她們發(fā)生關系,實際上他有拒絕的權利,卻從未反抗過。在舒里克的內心深處仍有著一些隱秘的自私想法,他的靈魂有所缺失,沒有道德力量約束他的行為。譬如,舒里克母親單位的女上司法伊娜就誘惑他,法伊娜是一個庸俗而沒有教養(yǎng)的女人,有點小聰明,因此職位不斷提升,在單位里樹立了較高的權威。然而這樣一個有威望的女人在愛情上卻總是不順,她的情人不能陪她一起過節(jié)。她在極其郁悶的狀況下來到舒里克家中,將原本屬于這一家人平靜的新年之夜攪得雞犬不寧,最后還借故讓舒里克送她回家,舒里克并沒有拒絕。法伊娜憑借著自己豐富的性經驗令舒里克暈頭轉向,完全沉迷在身體的無盡滿足和享樂之中,“他感到一種難以描述的極樂,要是永遠有這種極樂就好了!現在已別無他路,他一頭扎進了旋渦的中心……”[3]91。在這里,舒里克內心深處的想法一覽無余,他內心對性的渴望極其強烈,此情此景下完全便受本我的控制,難以進行理性的思考。

        舒里克作為一個男人,其內心深處對性十分渴望,從未拒絕任何一個向他投懷送抱的女人,不斷地在她們身上發(fā)泄著生理上的沖動。所以,一方面,由于天性善良、甘于妥協,舒里克才會同情女性,心甘情愿與她們發(fā)生關系,滿足她們的生理需求;另一方面,這也是舒里克自身人格缺陷所造成的后果,他從來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似乎只有在與女人的不斷交歡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真正價值。正如任靜宜指出的,“他與眾多女性交往也是為了通過滿足她們強烈的性欲望來實現自己人道主義下對女性的同情、憐憫。生活上的無能為力使其只能在床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覺得自己是個男性,是可以控制世界的男性”[9]。通過與各種不同女人的身體接觸,舒里克確實從中感受到男性的力量,體驗到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的自信。

        總之,舒里克對性的這種態(tài)度是導致其悲劇性的又一重要原因,正是在欲望的支配下和追求身體快感的體驗中,舒里克逐漸迷失自我,不斷受著本我自發(fā)性的控制,以至于難以分清“愛”與“性”這兩個概念,最終導致自身與他人的悲劇。舒里克真正愛過的人應該只有莉莉婭一個,在這段懵懂而羞澀的初戀中,更多的不是身體占有的生理欲望,而是內心深處的純潔與美好,這是經常閃現在舒里克頭腦中感人至深的年少時最美好的回憶。以后,在與一系列女性的交往過程中,雖然舒里克與她們都發(fā)生了關系,但并未產生真正的愛情,每個人似乎都有著一己之私,少了類似于初戀的那份純粹與真情。隨著年紀的增長,丟失了靈魂的舒里克想要遇到真愛的幾率必然會越來越小,因為他已經失去了年少時的那份純真,他人格上的“本我”還將繼續(xù)發(fā)揮作用,這正是舒里克的悲劇。同時,以此悲劇為主軸,造成一系列女性的悲劇,而舒里克再也難遇此生的真愛。

        結 語

        舒里克的悲劇不可避免。小說從他自小單親家庭的境遇與教育背景,繞不過一些畸形的社會現實與社會觀念的羈絆,再到他內在的人格缺陷這三個層面,揭示了造成其悲劇的一系列深層原因,也反映了當今俄羅斯的某些社會問題。舒里克的悲劇不只是個人的悲劇,也是俄羅斯的家庭、社會和時代的悲劇。有人曾就舒里克這個人物在現實中有沒有原型問過烏利茨卡婭,她給出了肯定的回答。舒里克是當今俄羅斯社會新型男性形象的縮影。在很多當代俄羅斯女作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發(fā)現類似的男性形象,舒里克正是這些形象中的典型。小說《您忠誠的舒里克》是一曲當代俄羅斯男性的悲歌。

        [1]任光宣.《您忠實的舒里克》譯者前言[J].俄羅斯文藝,2006(1):16.

        [2]Владимир Елистратов.Про Шурика,который“делал это”[J].Знамя,2004(8):3.

        [3][俄]柳·烏利茨卡婭.您忠實的舒里克[M].任河,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4][美]克雷奇,克拉克菲爾德,利維森,等.心理學綱要(下冊)[M].周先庚,林傳鼎,張述組,等.譯.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525.

        [5]許麗麗.論《您忠實的舒里克》中的人性悲劇[D].重慶:四川外國語大學,2010:9.

        [6][奧]弗洛伊德.夢的解析[M].賴其萬,符傳孝,譯.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478.

        [7]劉象愚,主編.外國文論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44.

        [8]鄭克魯,等.主編.外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62.

        [9]任靜宜.論《您忠實的舒里克》的激情主題[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30-31.

        猜你喜歡
        里克外祖母悲劇
        偉大的悲劇
        軍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10 07:19:56
        外祖母的美味(節(jié)選)
        泄洪的悲劇不能一再上演
        盜號者
        故事會(2020年13期)2020-07-07 09:33:19
        回憶我的外祖母——堅強獨立的女“水客”廖德英
        文史春秋(2019年9期)2019-10-23 05:18:54
        抿一口夢幻泡影
        戲劇之家(2018年20期)2018-09-22 00:00:00
        貓的悲劇
        學生天地(2016年17期)2016-05-17 05:46:31
        近視的悲劇
        菊香依存
        殺人容易脫身難
        故事會(2015年5期)2015-05-08 05:45:38
        日韩精品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色婷婷六月天|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内射性高湖|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在线| 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人人蜜桃麻豆 | 国产肉体XXXX裸体784大胆| 成人在线视频亚洲国产| 日本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久久熟妇少妇亚洲精品|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片在线看| 蜜桃网站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av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av一区二区三区| 好看的欧美熟妇www在线|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少妇|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69|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最新午夜| 门卫又粗又大又长好爽|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拍偷拍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国产色综合|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偷拍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日韩成人无码v清免费| 麻美由真中文字幕人妻| 偷拍夫妻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1久久偷偷做嫩模影院| 国产无套内射久久久国产|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一卡二卡国产av熟女| 把女的下面扒开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