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鑫
150萬元的狹窄過道,一平方米46萬元的10余平方米蝸居……近期,學區(qū)房的極端案例頻繁刺激公眾的神經。實際上,不少所謂“天價學區(qū)房”已不能住人,失去了房屋的屬性。但無論是房屋過道還是被拆分的格子間,仍有家長為孩子能進名校不惜擲重金搶購。
在北京前門附近的大耳胡同里的青磚墻上、電線桿上,以及房屋過道中隨處可見求購學區(qū)房的廣告。類似“全款急購學區(qū)房,小院或胡同也行”的字樣隨處可見。這里就是近期中介掛出的總價150萬元的“天價學區(qū)過道”的所在地。
按照入學劃片政策,大耳胡同是北京實驗一小前門分校的劃片區(qū)域。“小平房被拆分得四分五裂。不管是過道還是小房間,最多也就10平方米,單價早就超過每平方米10萬元。”大耳胡同里的一位居民說,那些被拆分的“小格子”根本稱不上是房屋,但卻是一些家長夢寐以求的人學資格。
一位專門負責實驗一小前門分校學區(qū)房的經紀人,對剛剛曝出的“天價過道”笑而不語,他表示要給記者推薦一個“能住人”的學區(qū)房。“有一套位于前門西大街的50平方米的房子,總價在500萬元左右?!边@位經紀人說:“別看這是一套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但上完實驗一小還能直升北師大附中?!?/p>
天價學區(qū)房“高燒”不退甚至持續(xù)“升溫”。在北京西城,可以直升北師大實驗中學的宏廟小學,其所屬學區(qū)——金融街學區(qū)的不少房源,單價都已逼近每平方米15萬元,而去年底僅為11萬元左右。
今年初,教育部下發(fā)《關于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目前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wěn)妥地采取多校劃片,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片區(qū),學區(qū)房何日不瘋狂確保各片區(qū)之間大致均衡。
在種種教育新政之下,學生家長的彷徨和焦慮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升級。
一方面,未來要實施新的劃片政策,令變數增加,加劇了家長的“押寶心態(tài)”。有中介說,原來學區(qū)房的范圍很確定,以后政策實施了,就是買了房也不一定能上成名校。記者在北京幾個知名的學區(qū)房胡同中走訪發(fā)現,“房子到底買不買?買了到底能不能上名校?”成為很多家長心里揮之不去的疑問。
另一方面,“牛?!焙喜⑵胀▽W校,理論上擴大了優(yōu)質學區(qū),帶動了更大范圍的房價上漲。雖然多校劃片政策尚未施行,但北京、上海的不少學校合并組成教育聯盟,“牛初中”對應普通小學以優(yōu)帶劣等措施正在有序施行。這些舉措間接使房價上漲區(qū)域擴大。
記者在朝陽區(qū)一家中介門店遇到了正在咨詢的劉先生。
“孩子還不到上學的年齡,我購買學區(qū)房是長期投資。以后孩子上學之后,還可以把學區(qū)房賣掉大賺一筆?!?/p>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認為,學區(qū)房已經不單純是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啊靸r過道的背后,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稀缺和嚴重不平衡?!敝袊缈圃貉芯繂T汪利娜分析。
賈煒說:“辦好每一所學校,縮小學校間內涵發(fā)展差距,是緩解擇校熱、減少‘天價學區(qū)房的有效途徑。”
汪利娜認為,抑制“天價過道”現象,在短期內可以適當調配現有的師資力量,實行輪動機制,讓名校與普通校師資資源定期進行交流,縮小現有各小學之間教育資源差距。此外,在“互聯網+”時代,推動發(fā)展遠程教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類似作用。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金忠明說:
“政府要直面這個問題,要通過課程共建、管理輸出等方式,提高更多學校的辦學水平,讓更多孩子享受優(yōu)質資源?!苯鹬颐鞯葘<医ㄗh,除了加大財政投入外,國土、規(guī)劃部門也應提早謀劃,建設足夠的教育配套設施。政府需建立多部門協同的大數據系統(tǒng),根據規(guī)劃入住人數、人口生育峰值預測等方法,進行教育資源長遠、合理規(guī)劃,打造更多“家門口的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