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只有實現(xiàn)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讓知識在流動的鏈條中傳遞,保持課堂教學的活躍度,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不斷地讓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中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zhì)。圍繞“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guān)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語文;應用分析
互動教學是一種將教育活動看作學生與教師進行的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將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并且是教與學相互影響、相互統(tǒng)一的過程,在互動教學中,通過調(diào)節(jié)師生的關(guān)系,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強化學習個體與學習環(huán)境的交互影響,產(chǎn)生教學共振,以提高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互動教學的運用,科學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情感意識
貝多芬在失聰?shù)臓顟B(tài)下創(chuàng)作出《命運交響曲》等振奮人心的不朽作品,海倫·凱勒在長久的黑暗中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動了無數(shù)人,魯迅先生懷著喚醒民族意識的堅定信念進行創(chuàng)作,使無數(shù)國人振奮,特定的情感會驅(qū)使人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當中,學習也是如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以自身的教學去促進學生心理情感的激發(f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情感投入,深入體會知識。比如在學習《孔乙己》這一課時,如果單純地靠教師的講解,學生無法真實體會到孔乙己命運的曲折,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表演的形式去真正感受孔乙己的命運,教師也可以加入到學生中扮演其中的小角色,在學生分析表演的細節(jié)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成為“孔乙己”,思考孔乙己穿著自己陳舊的長衫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用什么樣的細節(jié)動作可以表現(xiàn)這一種心理,孔乙己在偷書時心里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表現(xiàn)在行為上是怎么樣的,后來被丁舉人打斷了腿應當是什么樣的心態(tài),讓學生在不斷地思考中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并且通過學生形象的表演讓全班學生更真切地去體驗孔乙己命運的悲慘,再讓學生去思考孔乙己身上有哪些很荒誕的特征,那他為什么會有這些特征,是什么造成了他的這種命運,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也能夠通過孔乙己的命運去反思當時的社會,從而得到更加積極的教育,讓學生的情感意識得到激發(fā),能夠與教師共同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二、優(yōu)化課堂氛圍,提供開放平臺
互動式教學強調(diào)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學生卻很難在課堂中貫徹“互動”這一概念,這是因為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要核心,學生很少有空間去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就談不上與教師的交流和互動,并且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帶有非常明確的正誤觀念,覺得答錯了就會被教師批評,被同學嘲笑,所以在課堂上難免存在畏懼心理,這是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一大障礙。因此,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氛圍,語文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用絕對的觀念去理解文章難免太過狹窄,也會讓學生失去了討論的空間,師生互動是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實現(xiàn)的,只有教師,沒有學生的參與,也實現(xiàn)不了互動。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開放平臺,讓學生可以實際地參與進來,通過平臺的展示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在實際的操作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比如我們可以在班級的學習中開展一場辯論會,讓我們?nèi)嗟膶W生分成兩組,一組為正方,一組為反方。辯論的題目就為“塞翁失馬到底是好是壞?”讓同學們先對課文進行預習,掌握課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給我們的學生提供有利的辯論依據(jù),并在實際的生活規(guī)律中找出適合辯論的材料。我們會發(fā)現(xiàn),課堂一下子就被點燃,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中依次發(fā)表著自己的觀點,對于對方的觀點進行有力的抨擊,學生對此都顯得十分感興趣,對于自己的觀點看得很緊,抱著不認輸?shù)膽B(tài)度,在辯論的最后,甚至都爭得面紅耳赤起來。學生通過這樣的表達形式,對于《塞翁失馬》這篇文章掌握得更加詳細,在辯論會的最后,也是以平手互相言和的。學生在這個辯論的過程中體會到塞翁失馬,是一個焉知非福的過程,既有利也有弊,對于故事要給我們的寓意就能輕松掌握了。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對于學習是充滿興趣的,教師也能把握對課堂的節(jié)奏,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zhì)量。
三、注意總結(jié)評價,反思教學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教導是一種引導式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更好地、主動地去學習。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我們的教學方法是否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是可以接受的。在教學的最后,需要注意總結(jié)教學過程,在教學中遇到問題以及學生提出來的建議要及時采納,以便提高我們的教學課堂質(zhì)量。
總而言之,互動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中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在這種模式中充分地展示自己,并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寓教于樂,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我們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永琪.關(guān)于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7(6).
[2]林懿.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互動策略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