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興東
(內蒙古通遼市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腹腔鏡結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可行性
呂興東
(內蒙古通遼市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目的分析腹腔鏡結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可行性。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分組規(guī)則,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實行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觀察組實行腹腔鏡結合膽道鏡保膽手術,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情況。結果 經過手術后,觀察組患者手術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結合膽道鏡保膽手術用于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可有效縮短患者術后活動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值得推廣。
腹腔鏡;膽道鏡保膽手術;膽囊結石;膽囊息肉
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大多數膽囊息肉患者是良性病變,隨著臨床醫(yī)療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該疾病的診斷機率提升,根據患者病情嚴重情況,臨床通常會建議采取手術的方式[1],傳統手術方式為開腹膽囊切除術,但對患者的傷害程度較高,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腹腔鏡結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可行性,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疾病類型:多發(fā)膽囊息肉12例、單發(fā)膽囊息肉64例;基礎疾?。汉喜⒏哐獕?例、合并糖尿病10例。遵循隨機分組基本原則,劃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14例,年齡25~75歲,平均(51.36±3.78)歲;觀察組中,男24例、女15例,年齡24~74歲,平均(52.34±3.64)歲。比對兩組患者數據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實行腹腔鏡結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施以患者全身麻醉,取仰臥位,將腹腔鏡置入,探查患者肝臟左右葉,仔細監(jiān)察患者膽囊外部形態(tài)的改變情況,探查患者膽囊以及四周組織的粘連情況、血運情況,確定患者膽囊病變的嚴重情況,從而決定是否保留其膽囊。于患者上腹壁膽囊取手術切口,長1.5 cm,如果膽囊位置無粘連問題,可在膽囊底縫合兩針后做牽引,右上腹切口處將膽囊提出,拆除氣腹,將膽囊底牽引到切口處,切口約1 cm,用縫線將膽囊壁懸吊,并把膽囊鏡置入,沖吸膽囊中的膽汁[2],檢查膽囊黏膜病變程度,觀察患者膽囊內息肉的數目、大小、形狀,確定是否存在膽汁反流的問題。通過膽道鏡取下患者息肉后行活檢,根據結果確定是否保留膽囊。利用取石籃套取膽囊內結石,針對細小型結石,通過生理鹽水注射液沖洗;針對體積較大的結石,可將膽囊移動至腹壁穿刺口,于切口吸出膽汁,將結石取出。通過膽道鏡檢查膽囊中殘留的息肉與結石,確定不存在活動性出血問題,在吸干凈膽囊的膽汁后把膽道鏡退出,縫合膽囊切口時使用可吸收線。將膽囊置入腹腔,創(chuàng)建氣腹,利用腹腔鏡監(jiān)察膽囊位置的縫合情況,確定無膽漏、滲血問題時,拆除氣腹,把腹腔鏡退出,處理好相關切口。
對照組實行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予以患者全身麻醉,按照常規(guī)的開腹膽囊切除術步驟進行。
觀察患者手術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手術后,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略長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其他手術情況均更優(yōu),數據間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s)
住院時間(天)觀察組 45 94.36±4.36 31.30±2.63 22.39±2.36 4.16±1.64對照組 45 84.27±5.32 98.35±4.38 49.37±4.69 9.32±1.39組次 例數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下床活動時間(h)
膽囊作為人體消化系統主要消化器官,可濃縮、貯存膽汁,如果出現膽囊病變并完全切除后,膽管的代償性將會進一步擴大,造成膽汁消化脂肪食物的能力下降。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當前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疾病的發(fā)生機率較高,為科學保留患者膽囊,必須加大對手術的重視程度。本文研究結果證明,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動時間短、住院時間短,說明腹腔鏡結合膽道鏡保膽手術的效果較為突出。該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型手術,能夠有效防止傷害患者膽管,徹底清除膽囊結石與息肉,也可避免出現漏治問題[3],降低術后疾病復發(fā)率,提升整體療效。
綜上所述,將腹腔鏡結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可有效縮短患者術后活動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值得推廣。
[1]郝 芳,秦鳴放,李 寧,等.腹腔鏡胃底折疊術聯合膽囊切除術治療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膽囊結石、膽囊息肉27例[J].山東醫(yī)藥,2013,53(18):38-40.
[2]徐巖松.膽囊息肉伴有膽囊結石給予腹腔鏡-膽道鏡聯合應用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7,15(1):122-123.
[3]加 雄,李海民,郭震芳,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息肉合并膽囊結石保膽手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3).
R657.4
B
ISSN.2095-8242.2017.053.10312.0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