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昊 呂冰海
摘 要:隨著我國智能制造2025的提出,許多企業(yè)面臨設備的升級改造。為了進一步發(fā)揮數(shù)控機床的加工效率,在數(shù)控銑床上加裝刀庫,實現(xiàn)在加工過程中自動換刀,成為一個可行有效的做法。通過安裝刀庫將數(shù)控銑床改造為數(shù)控加工中心,以節(jié)約設備再購置資金,可以擴大機床加工范圍,提高機床自動化程度,保證產品質量和穩(wěn)定性,降低勞動者的工作強度,本文以FANUC Series Oi-Mate MD系統(tǒng)為例,介紹數(shù)控銑床的刀庫改造。
關鍵詞:數(shù)控銑床 刀庫 改造
一、改造前的準備工作
準備支架、刀庫、內六角螺釘、起吊設備。中間繼電器5個,接觸器3個,空氣開關2個。線纜準備,動力線,信號線。準備工具,開口扳手、內六角扳手、十字螺絲刀、小刀、扎帶等。
二、刀庫安裝過程
1.安裝支架
利用龍門架將支架吊裝至主軸立柱的預留安裝位置;將立柱與支架的安裝面清理干凈,保證配合面安裝準確;將支架的定位鍵插入立柱鍵槽;移動支架使其與立柱通過定位鍵準確定位;用緊固螺栓將支架固定在立柱上;在立柱上安裝用于調整支架位置的螺栓部件。
2.刀庫安裝
利用龍門架將刀庫吊裝至機床附近,并拆除刀庫的支承附件;將刀庫吊裝至支架位置,調整刀庫并用螺栓將其固定在支架上。連接信號線、動力線、接通氣路。
三、系統(tǒng)的設計
1.電氣系統(tǒng)設計
刀庫分度電機和刀臂電機的控制的強電部分設計。
M2、M6分別為刀庫分度電機和刀臂電機。KM02和KM03分別為刀庫正、反轉控制接觸器,正反電機之間互鎖。KM06為刀臂電機接觸器,由于刀臂電機只做一個方向的運轉,刀臂順逆旋轉靠內部機械結構轉換,故換刀動作只有一個接觸器。QF03、QF06為空氣斷路器,當過載時切斷電路,保證安全運行。ZM02、ZM06為吸收電路,用于改進電動機在開通和關斷時所承受的電壓和電流波形。
2.接觸器電路的設計
該部分主要是實現(xiàn)PMC的輸出信號的變化接通或斷開的控制,KA02、KA03、KA06分別控制KM02、KM03、KM06線圈得電的物理中間繼電器。
3.倒刀回刀動作的控制
分別由物理繼電器KA04、KA05控制YV2、YV3電磁閥。
四、機床調試
在調試之前,設置系統(tǒng)參數(shù),將K參數(shù)中K3.3=1 K5.5=1,實現(xiàn)單步換刀(M80-M86)。
1.刀庫位置調整
刀庫與主軸相對位置的確定十分重要,關系到換刀能否順利完成。順序執(zhí)行M80(刀套垂直)、M81(刀臂持刀)、M82(刀位松)、M83(換刀)指令,使換刀臂處于換刀位置,將一刀柄錐面均勻涂抹紅丹油放置在刀臂上,用于調整刀庫位置,這時調整支架上X向、Y向微調螺釘用來調整刀庫位置,同時在手輪模式下,Z軸上下移動主軸,使主軸錐孔與刀柄錐面輕輕接觸,觀察主軸錐孔上紅丹油的分布情況,直至紅丹油均勻分布在主軸錐孔面上。鎖緊支架螺釘,這樣刀庫的位置調整完畢。
2.機床第二參考點設置(換刀點)
在調試之前,機床回機械原點,執(zhí)行回零操作,一般機械原點高于換刀點。
設置系統(tǒng)參數(shù),將K參數(shù)中K3.3=1 K5.5=1。輸入1326號系統(tǒng)參數(shù)Z 50,1851號參數(shù)APC置1,重新開關機,1851號參數(shù)APZ置1,再次重新開機,此時調整前的參數(shù)設置完畢。
在手輪模式下移動Z軸,使主軸錐孔與刀柄輕微接觸,Z軸上移0.3mm,將這一位置作為Z軸第二參考點即換刀點
將換刀點與機床原點Z向差值輸入到1241號參數(shù)Z值,機床第二參考點即換刀點設置完畢。
3.主軸定位的設置
數(shù)控機床為了完成ATC的動作過程,必須設置主軸準停機構。由于刀具裝在主軸上,切削時切削轉矩不可能僅靠錐孔的摩擦力來傳遞,因此在主軸前端設置一個突鍵,當?shù)毒哐b入主軸時,刀柄上的鍵槽必須與突鍵對準,才能順利換刀:為此,主軸必須準確停在某固定的角度上。由此可知主軸準停是實現(xiàn)ATC過程的重要
環(huán)節(jié)。
主軸準停的設定通過4031號參數(shù)設置,保證主軸凸鍵與刀柄鍵槽對準。
4.換刀操作驗證
順序執(zhí)行M80-M86指令,單步完成換刀動作,檢查換刀動作是否正確順利。
5.刷新刀庫
通過PMC將刀座號與刀具號設為一致,即主軸為零號刀,一號刀位對應一號刀、二號刀位對應二號刀。
6.參數(shù)復位
調試結束之后,要將參數(shù)復位,需要復位的參數(shù)有1320,1326,K3.3,K5.5
結語
通過對數(shù)控銑床的改造,可以完成加工中自動換刀,經過測試熟練操作工手動換刀一次平均時間為19秒,而自動換刀一次時間為6秒。對于多工序、多刀具的的產品生產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