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庸
[摘 要]情智課堂包含著“情”與“智”兩個方面,它指向課堂中主體的人和客體的數(shù)學知識,關注到人的需求——情感,以及數(shù)學的本質——數(shù)學智慧。情智課堂需創(chuàng)設情境、融入情感、習得知識、擁有智慧、學有樂趣,只有情智結合的課堂才是生命的課堂、生成的課堂、高效的課堂,情智結合更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
[關鍵詞]課堂;教學;情智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2-001
對小學數(shù)學有效乃至高效課堂一直是我的追求:教師花較少的精力,而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充滿興趣地解決相關問題。如果有,這樣的課堂是什么樣的?我們又該如何去追尋這樣的課堂?
數(shù)學課堂必然承載著數(shù)學知識的傳授任務。為了讓學生全面、扎實地掌握教材規(guī)定的內容,我總是嚴格要求學生“身體坐正,注意力集中,積極舉手發(fā)言,眼睛不能游離于老師與黑板之外……”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做到百分之百的掌握。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效果一定是好的,可事實并非如我所愿。現(xiàn)在想來,那時我的眼中只有知識,沒有學生,但我們都知道,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有著主觀能動性,他們有感情,有個性,有愛好。
課程改革讓我有了巨大的轉變,我的眼中有了學生,教學不再是“冰冷”的,而是有了溫度——融入情感。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具體的、形象的、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的事物更感興趣,而數(shù)學比較單調和抽象,要在形象與抽象之間架起一道橋梁,情境教育無疑是最好的方法。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理論指出:將學生從封閉的、單一的、生硬的課堂帶向開放的、多彩的、生動的課堂,學生就能感受到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不僅如此,一些名師的課堂教學也給了我很多啟發(fā)。他們在課堂上總能第一時間“抓住”學生,吸引學生進入他們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教師課堂教學激情澎湃,睿智有余,師生互動熱烈,在交流與思辨中,知識得到逐步呈現(xiàn),學生能夠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數(shù)學知識變得不再抽象,不再單調,不再生澀難懂,學習對學生來說是那樣的輕松、愉悅,學生的思維如河流在汩汩地流淌,智慧的種子在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這才是我所想要的理想課堂——有智慧的提升,有情感的交流。
不同的人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不同認識,也讓我汲取了不同的營養(yǎng),獲得了不一樣的理解。有人提出文化數(shù)學,有人提出生活數(shù)學,有人提出智慧數(shù)學,也有人提出有“數(shù)學味”的數(shù)學,等等,這些不同的認識都凸顯了數(shù)學的特質,落實到課堂上,就有了不同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觀。歸結來說,數(shù)學課堂必須要關注兩大方面:數(shù)學學科本質——數(shù)學智慧;課堂主體人的需求——情感。我們常說,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僅有智商是不夠的,還得有情商。課堂教學也一樣,必須是情與智的結合體。情和智也對應著學習中的主客體,主體是人,客體是數(shù)學知識,兩者的和諧結合才會有生命的、靈動的、生成的、高效的情智課堂。
一、“情智課堂”的內涵釋義
情智課堂至少包含著“情”與“智”兩個方面的要求。所謂“情”是指課堂教學要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融入情感”。數(shù)學知識的引入、學習與獲得,要盡可能地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要切合學生的主觀認識與感受,要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懂。人是有感情的,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要對課堂教學充滿激情,對學生充滿熱情,對師生互動充滿真情。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對學習活動充滿期待與興趣?!爸恰卑爸R、智慧”兩個方面。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習得知識的過程,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都應有明確的目標,要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難點,要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真獲,這是課堂教學的本質所在。教學過程是充滿智慧的過程,教師要教有智慧,學生要開啟智慧?!敖虩o定法,教亦有法”,不但要彰顯教者的智慧,還要讓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數(shù)學思想方法,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從而成為有智慧的人。
二、“情智課堂”的實踐策略
1.以生為本,創(chuàng)設情境
情智課堂一切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要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出發(f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世界,關注現(xiàn)實問題和熱點話題,善于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善于搜集鮮活的教學素材,善于改編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為教學找到現(xiàn)實的、有趣的數(shù)學情境,讓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回歸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覺得學習數(shù)學知識真的很有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借助繪畫、音樂、影像、表演、故事、活動等形式,將數(shù)學知識“鑲嵌”到學生熟悉的情境中,引導學生自然地進入數(shù)學學習中。例如,教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教師通常都通過分東西的生活情境來引入知識:在郊游活動中,兩名學生要平分4個蘋果、2瓶礦泉水和1個蛋糕。在這里,郊游活動是學生感興趣的,分東西是學生熟悉的,而等分除是他們已經(jīng)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在此基礎上引入“兩人平分一個蛋糕,每人分得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就顯得輕松自然,水到渠成。
2.心中有情,融入情感
有情感的課堂,是有生命的課堂。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闭n堂教學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首先要做到目中有人,看到一個個性格特征鮮明,充滿靈性的人;其次是作為情感的“仆人”,聽從課堂情感的“調遣”,為課堂教學服務。帶有這樣激情的教師才能感染學生,喚醒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參與學習。
有情感的課堂,是有良好狀態(tài)的課堂。教師對課堂教學充滿情感,就會對教學過程充滿興趣,對教學充滿期待,覺得教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從而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之中,主要表現(xiàn):課堂教學思路清晰,有條理,前后一致,各教學環(huán)節(jié)轉承自然;語言表達清楚、準確、嚴謹,話語干脆利落,能夠吸引學生;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及時地進行調控與指導;教學情緒高昂,能夠感染學生,吸引學生。有研究表明:一句話中,語言只占15%,表情占30%,狀態(tài)占55%??梢娊處熤挥袚碛辛己玫慕虒W狀態(tài)才能夠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有情感的課堂,是師生關系融洽的課堂。教師對課堂教學充滿情感,就會對學生充滿關愛,充滿真情,充滿希望,充分地信任學生,有信心教好每一個學生。情感是可以互相傳遞的,教師給予學生積極的情感,會得到學生同樣的情感回應,其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對教學內容充滿興趣,能認真地聽教師講解,積極舉手發(fā)言,能夠按教師的要求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對教師給予的學習評價非常重視,并向教師的期望努力,師生關系融洽,課堂師生互動熱烈。
如“方程的意義”的教學片斷:
題目:世博會門票每張160元,我買一張付了a元,找回40元。請列出方程。
生1:160-a=40。
師:確定嗎?
生1:160-a=40,確定。
(學生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
師:是嗎?再仔細讀題,你一定能正確地列出方程。
生1:160-40=a。
(其他學生表示驚訝,很多學生舉手要發(fā)言。生1的臉迅速地變紅)
師(面帶微笑):別緊張!你再想想。
生1(輕聲回答):a+40=160。
(大家都在竊竊私語,幾乎所有人都舉手了。面對同學們的“竊竊私語”,生1低下頭,不知所措)
師:你已經(jīng)知道了題中三個關鍵的量——買票的錢、付出的錢、找回的錢,你也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只是你有點大意,沒有分清160與a誰大。老師相信你,再試一次。
生1:160大。
師(輕輕地):我付出了a元,找回了40元。
生1(突然悟出):a大。
師:對!該怎樣列式?
生1:a-160=40。
師:完全正確!你成功了!讓掌聲響起來。
……
面對學生不正確的回答,教師沒有為了追求流暢的教學流程,以一句“其他同學有不同的看法嗎?”將教學拉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而是耐心地等待,充滿希望地啟發(fā),滿懷激情地鼓勵,在經(jīng)歷一次短暫等待,三次長時間等待之后,在教師的信任中,學生歷經(jīng)挫折與低迷,最終走向成功與自信。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學得很有“尊嚴”,學得非常快樂。
3.目標明確,習得知識
數(shù)學課堂的本旨在于學習數(shù)學知識,傳承數(shù)學文明。通過學習,學生要掌握既定的數(shù)學知識,形成數(shù)學技能,會解決生活中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因此,每一節(jié)課都要有明確的教學內容與學習目標,師生應清楚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知道通過本節(jié)課應掌握哪些知識,該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相關問題。課堂是一個信息綜合體,師生要善于去偽存真,去蕪存精,把握本質。如: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是必要的,可創(chuàng)設的情境不能過于復雜化、情節(jié)化,以免豐富的情境阻礙和轉移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數(shù)學實踐活動是學生喜愛的一種數(shù)學學習方式,但活動的主題應非常明確,重點要突出,準備要充分,要把握好活動的節(jié)奏與時間,不能讓表面熱鬧沖淡了實質性知識的學習。啟發(fā)、引導、敘述是師生課堂互動的重要方式,但教師的語言一定要言簡意賅,有的放矢,切中肯綮,使學生聽得明白,聽得入耳。
4.經(jīng)歷過程,開啟智慧
掌握數(shù)學知識,形成數(shù)學思維,才能擁有數(shù)學智慧。學習數(shù)學知識,不能只是簡單的接受,成為知識的容器,成為坐擁知識而不懂得運用的人,掌握技能而缺乏智慧的人。要讓學生經(jīng)歷必要的知識形成過程,這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智慧的重要途徑。只有經(jīng)歷過程,學生才能從中體會到猜想、驗證、推理、歸納的魅力,感受到探究、分析、思考、創(chuàng)造的神奇。因此,教師要充分放手,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積極引導,提供素材,讓學生擁有動手實踐的機會。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币寣W生有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知識的探究與獲得的過程。
例如,學生非常容易理解加法運算律“加法算式中,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但一位教師教學時,由簡單的實例引入,沿著“實例——猜想——驗證——結論”展開教學,在此基礎上,再由“結論——聯(lián)想——驗證——新結論”再度展開教學。一個簡單的結論,一節(jié)課的時間,師生互動熱烈。在學生開始就能完整表述所發(fā)現(xiàn)結論的情況下,教師仍然通過自己的精心設計,帶領學生經(jīng)歷觀察、猜想、驗證、實踐等活動,逐層推進,抽絲剝繭,最終得出結論??梢哉f,師生一起重走了前人獲得加法運算律的探究之路,學生懂得了如何靈活運用定律解決問題。
5.教有智慧,學有樂趣
情智課堂的宗旨是讓學生學習知識,培養(yǎng)興趣,擁有智慧,因此,課堂教學也應是有智慧的教學?!敖虩o定法,教亦有法”,那些名家大師的課堂,無不是智慧的課堂,我們常常折服于他們的課堂教學設計,折服于他們課堂中睿智的教學處理,因為他們的智慧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得興趣盎然,課堂不再是學生有負擔的地方,課堂學習成為學生智力發(fā)展的愉快之旅。
“教有智慧”要求教師對教學要有良好的預設。教學是一項有計劃、有目的活動,一個智慧的教師要想取得教學的成功,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對即將開展的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良好的預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狀況、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教師要熟悉教學的內容,了解知識的結構與體系,要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不同的學習感受,讓教學活動開展得順利和有效。
“教有智慧”還需做到智慧地生成。課堂的主體是人,人的主觀能動性決定了課堂教學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合作、對話、碰撞中,會生成許多預設之外的內容,課堂動態(tài)生成有“預設性生成”和“非預設性生成”,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預設性生成,以取得期望的教學效果,而對于非預設性生成,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智慧地利用,讓其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當然,對生成內容的智慧處理,需要教師專業(yè)的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更需要教師對教學有愛心與責任心。
一位英國教授——喬安娜給成人上了一節(jié)課,其獨特的教學設計與授課形式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喬安娜教學的內容是“介紹自己”。作為成人學員,都是帶著一定的學習目的,有著內在需要的,教授成人按理是可以不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不需要動員,不需要激勵的。喬安娜讓15名“新同學”站成一圈,然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個橘子,說:“我將它扔給你們中的一個,接到的人要說‘我是×××,然后扔給任意的下一個人。I am Joanna.”她先說,并將橘子扔出,接到橘子的學員也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并扔給下一個人。對于學員來說,這個游戲太簡單,于是大家就有點漫不經(jīng)心,認為這樣教學是將他們當作幼兒園的孩子了。
第二輪游戲難度猛然加大,喬安娜要求扔橘子的人必須說“我是×××,你是×××”,然后再把橘子扔給對應的學員。大家互相就不太熟悉,加之剛才做游戲時又漫不經(jīng)心,所以沒有幾個人能叫出別人的名字,為了少出洋相,他們總是將橘子扔給熟悉的人,或者直接就扔給喬安娜,喬安娜對他們的這種“小把戲”不置可否,但她總能正確地叫出每一個學員的名字。第二輪結束時,“我”出了一身冷汗。
第三輪游戲的要求是“扔橘子的人要說出自己的姓名與愛好”,還是從喬安娜開始?!癐 am Joanna.I like tennis.”看似不難,但有了前面的教訓,大家都不敢小覷,參與活動時特別專心,盡可能地記住別人的姓名與愛好。
第四輪游戲的要求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癐 am Joanna. I like tennies.You are David. You like chess!”喬安娜將橘子扔給“我”,并報出了我的姓名與愛好。盡管這一關有難度,但是有了前面的準備,每個人都能輕松過關。
這個游戲雖小,也很簡單,但它使每個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學的效果特別好。對照我們的課堂教學,在讓學生介紹自己時,常常是生硬地讓每一個學生分別對大家說一說“我叫什么名字,我有著怎樣的愛好”,結果并沒有多少學生能記住同學的名字與愛好,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差別就在于教學的設計與形式上,還是借用喬安娜的一句話:“結構設計良好,運用時機恰當,教學目的明確的游戲實際上蘊含著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它會讓每個學生自然地參與其中,效果當然比直接告知會好許多?!碑斎?,并不是僅有好的教學設計與形式就可以了,這其中還離不開教者的智慧與汗水??此戚p松的課堂,喬安娜卻傾注了許多心血,學員間彼此不熟悉,喬安娜對15名學員更不熟悉,于是課前她進行了充分的備課,花費很多時間去了解并記憶每一位學員的名字與愛好,這才成就了她在課堂上的“輕松”教學。
(責編 金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