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
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稱腰椎纖維環(huán)破裂癥。其最常見的癥狀是腰腿痛,疼痛往往向臀部、大腿、小腿外側及足底放射。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健身氣功輔助康復原理及方法介紹如下:
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正常的椎間盤是個彈性很強的軟組織結構,能承受一定重量壓力。但是,一旦超過其正常所能承受壓力的限度,就會導致纖維環(huán)的破裂,髓核就會由此破裂處突出,直接刺激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發(fā)生疼痛,特別是椎間盤本身已經退化的情況下,即便是外力作用不大,如咳嗽、打噴嚏及彎腰取物等也可引起該癥。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見原因為體力過度負荷(如重體力勞動)、長期從事彎腰工作、長期處于震動的工作(如汽車駕駛)等;此外,急性外傷使腰背部肌肉失去保護,脊柱畸形,遺傳因素等也均為促發(fā)腰椎間盤突出的誘發(fā)因素。
二、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方法措施:①還納髓核。②恢復和保持腰椎間關節(jié)的活動功能③增強腰背肌肉力量,增強腰椎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防止腰椎間盤癥的復發(fā),以及預防急慢性腰部損傷和腰痛的發(fā)生。
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健身氣功康復原理:①健身氣功通過特定的動作導引,能起到疏肝解郁,活血去瘀,理氣通脈,以及還納髓核的作用。例如,“噓”字訣與肝相應,口吐“噓”字具有泄出肝之濁氣、調理肝臟功能的作用。另一方面,肝又主筋。因此通過“噓”字訣的口吐“噓”音,以及掌心向上從腰間向對側穿出,帶動身體的左右旋轉動作導引,外導內行,使肝氣升發(fā),氣血調和,從而起到活血化瘀,松解粘連,強腰固腎作用。又如三盤落地的上下牽引松腰、犀牛望月的左右旋轉腰脊等動作,猶如中醫(yī)正骨的牽引治療手法,具有還納髓核作用。②通過積極的特定健身氣功功法動作鍛煉(如鳥伸),可增強腰背肌肉力量,減少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中有后縱韌帶松馳及雙側腰骶肌力不平衡的因素,有效地阻止髓核突出,從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另一方面,通過健身氣功特定的功法動作鍛煉還能活動椎間關節(jié),恢復脊柱正常形態(tài),促進受傷組織修復。③腰背部肌肉是維持腰椎穩(wěn)定性的重要結構之一,加強腰背部肌肉的鍛煉,有助于維持及增強腰椎的穩(wěn)定性,從而延緩腰椎勞損退變的進程,可以有效地預防急慢性腰部損傷和腰痛的發(fā)生。
四、運用健身氣功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具體方法:
第一式:解粘祛瘀“噓”字訣
動作一:接預備勢,兩掌收至腰間,掌心向上,小指輕貼腰際。兩腳不動,身體左轉90度,同時右掌由腰間緩緩向左側穿出,約與肩同高,并配合口吐“噓”字音;兩目漸漸圓睜,目視右掌伸出方向。
動作二、右掌沿原路收回腰間,同時身體轉回正前方;目視前下方。
接做右勢,右勢與左勢動作相同,唯穿掌伸出的方向相反。如此左右穿掌各3遍,共吐“噓”字音六次。
第二式:牽引腰三盤落地
動作一:接上式,兩臂向兩側成側平舉,掌心向下,隨之左腳向左側開步,兩腳距離約寬于肩,腳尖向前,目視前下方。
動作二:兩腿屈膝下蹲,同時沉肩、墮肘,兩掌逐漸用力下按至約與環(huán)跳穴同高,兩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外;目視前下方,同時口吐“嗨”音,音吐盡時,舌尖向前輕抵上下牙之間,終止吐音。
動作三:翻轉掌心向上,肘微屈,上托至側平舉(上托時猶如托著兩座山一樣);同時,緩緩起身直立,目視前方。
重復動作二至三6遍(第一遍微蹲;第二遍半蹲;第三至六遍全蹲)。
第三式:納髓核犀牛望月
動作一:接上式,左腳收回半步,約與肩同寬;兩手握固,兩臂屈肘內收至腰間,拳輪貼于章門穴,拳心向上;目視前下方。
動作二:右腿彎曲,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左開一大步,腳尖朝前;同時,兩拳變掌隨兩臂內旋下按后撐;眼平視前方。動作不停,重心移至左腳,左腿彎曲,右腿伸直;同時,兩臂繼續(xù)內旋,兩掌由坐腕隨之放松分別向兩側偏后弧形擺起;眼平視前方。
動作三:接著,以右腳掌為軸,腳跟外蹬,上體左轉,右腿伸直,左腿彎曲;同時,兩掌順勢分別從兩側向上擺起停于頭的前側上方,兩臂均成弧形,掌心朝前上方,掌指相對;眼看左后上方,呈望月狀,略停。
動作四:然后,身體向右轉正,以右腳掌為軸,腳跟內旋將重心移至右腳,右腿半蹲,左腿伸直,腳尖朝前;同時,兩掌下沉隨兩臂外旋弧形擺至胸前,兩臂自然伸直,掌心朝上,掌指朝前,兩掌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眼兼視兩掌。
動作五:接著,左腳向右腳并攏,兩腿由屈逐漸伸直;同時,兩掌隨兩臂內旋下落垂于體側后,繼而握固收于腰側,拳心朝上。
接做右勢動作,右勢與左勢動作相同,唯左右交換做動作。
本式動作一左一右為1次,共做3次。
第四式:壯腰通脈好鳥伸
動作一:接上式,兩腿微屈下蹲,兩拳變掌,并轉掌心向下在腹前相疊。
動作二:兩掌隨伸(直)膝向上舉至頭前上方,掌心向下,指尖向前;身體微向前傾,提肩,縮項,挺胸,塌腰;目視前方。
動作三:兩腿微屈下蹲;同時,兩掌相疊下按至腹前;目視兩掌。
動作四:身體重心右移;右腿蹬直,左腿伸直向后抬起;同時,兩掌左右分開,掌成“鳥翅”,向體側后方擺起,掌心向上;抬頭,伸頸,挺胸,塌腰;目視前方。
動作五至動作八:同動作一至動作四,唯左右腿不同。
重復動作一至動作八6遍后,左腳下落,兩腳開步站立,兩手自然垂于體側;目視前方。
五、注意事項:
1、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鍛煉:要根據病情發(fā)展階段和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鍛煉。如在平臥位下休息時第三天起就要開始頭頸部、上肢及部分軀干部位的肌力練習,隨著病情的好轉,才能開始運用健身氣功進行鍛煉。
2、運動量要適中:活動幅度應由小到大,重復次數要結合自身體質情況由少到多,并逐漸增加到以上功法要求次數。運動中允許有輕度疼痛,但不應有劇烈的疼痛為度。
3、勞逸結合:每個動作之間可稍加休息,并可做些調息的呼吸運動。生活中要避免過分彎腰及負重的體力勞動。
4、持之以恒:每天堅持鍛煉1~2次,才能提高鍛煉效果。
5、禁忌癥:腰椎結核、腫瘤壓迫或各種內臟疾病引起的腰腿痛不宜進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