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成輝
摘 要:現(xiàn)代化教學中,要想課堂教學質(zhì)量高,就要讓學生都參與進來,以學生為重點,允許學生發(fā)表意見,對課堂的內(nèi)容存在質(zhì)疑,并且展開討論。這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而且能讓課堂充滿學習的氣氛。通過這種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喜歡并且主動學習。這樣對提高學生的成績大有裨益。
關鍵詞:語文課堂;活躍氛圍;措施
現(xiàn)在的教學中,教師都會把學生作為課堂的重點來展開教學工作,也逐漸了解到互動式學習氛圍的重要性。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總是一個人在講臺上講,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強制性地接受教師灌輸?shù)闹R,而缺少了自己的想法。新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就有了轉變,學生開始作為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則是扮演著組織和引導的角色。教師從傳統(tǒng)的強制灌輸知識,改變?yōu)橐龑W生學習知識,遇到問題一起探討,并在探討的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大膽地做出各種假設,最后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得出最后的結果,從中學到我們要學習的知識。這樣有利于學生處于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從而更加熱愛學習。
一、給時間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創(chuàng)建一個大家共同的課堂
在以往的學習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幾乎全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解,畫重點,總結,所有的事情幾乎都由教師來辦。學生只是跟著抄寫、背誦。這樣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讓他們變得不再善于思考。那么,在新的課堂中應該怎么辦呢,我覺得教師應該由課堂的主體變?yōu)閷W生的領路人。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shù)亓粢恍r間給學生,引導鼓勵他們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幫助他們塑造自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共同看待學生,對于能力、成績稍差的學生,也要鼓勵,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學習趣味性,從而喜歡上學習。
二、利用各種方式,讓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教學內(nèi)容,并參與其中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大多只是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進行讀寫、抄錄,難免就會顯得有些枯燥無味,更加沒辦法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寫文章時的思想感情和要表達的意境。這種課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不利。在新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把教學內(nèi)容和一些視頻、音樂、照片、圖片等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輕松地看照片、看視頻、聽音樂就達到學習的目的。相信學生也會被這種高科技儀器代替課本的教學方式所深深吸引。比如,在學習一些有關旅游景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問問有沒有學生,或者學生的親戚朋友去過這個地方旅游,并且在這個地方拍過照片,如果有,讓他們把自己在這個地方旅游的一些趣事以及照片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通過分享,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記住這個景點的美麗景色和旅游文化、人文文化等。
三、設計小游戲或是有趣的話題,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小游戲或是有趣的事或是講個小笑話,讓大家在輕松愉快中進入正式的學習階段。教師還可以根據(jù)當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提前設計好相關的活動,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對當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有所期待。如果今天準備教大家的課文是《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師可以問問大家有沒有去海邊玩過?去海邊的所見所聞?大家喜歡吃什么海鮮?問問學生有沒有被這美麗景色所吸引,想不想去親身體驗一下,如果親身體驗的話,去哪個海邊好呢?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通過前面輕松有趣的溝通和視頻體驗,通過這種把教學內(nèi)容和生活結合的方式,肯定會給學生更直觀的體驗,也可以更好地體驗學習的樂趣。
四、教師要利用個性化的語言魅力來吸引學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只是對著課本參考書直接讀,總是一個人在講講講,學生就聽聽聽,讓學生變成應試教育的奴隸,而不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在新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適當提問,并且隨時歡迎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后分組組織討論的方式來學習。同時,各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能在短時間吸引學生更多的關注力。這也要求教師要不斷地自我學習和提升,提升自己的語言魅力,讓學生從教師的言語談吐中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學習語文。
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但是輕松有趣并不代表就可以為所欲為,做一些跟課堂無關的事情。在創(chuàng)造輕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作為課堂的靈魂人物,應該對課堂有個比較好的整體掌控,要隨時關注學生的狀況,隨時準備好做出正確的引導。授課的過程也是一種情緒的傳導,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要以高昂的情緒來迎接每一節(jié)課。
參考文獻:
[1]苑蘭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6(6).
[2]吳世煥.對小學語文課改的幾點體會[J].學周刊,2016(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