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敏
錯別字,顧名思義包括兩種:錯字和別字。錯字,是一種無中生有的字,即在字的筆畫、筆形或結(jié)構(gòu)上寫錯了,像字,但不是正確的字。別字,是由于字形相近,或者字音相同或相近產(chǎn)生了辨別運用的錯誤。
一、錯別字溯源
1. 影視閱讀的戕害,文字閱讀的缺失
文字的閱讀要細膩,必須去關(guān)注漢字甚至辨析它們細微的差別。閱讀文字時的那份寧靜,是對孩子細膩的觀察觸角的滋養(yǎng),是細微觀察力、表現(xiàn)力得以提升的營養(yǎng)要素。文字緩緩濾過心田,留給孩子的不僅是文字內(nèi)容的意義,也有對文字細微之處的發(fā)現(xiàn)與捕捉。過早、過多的影視閱讀,必然造成觀察的粗略,能力的欠缺。為此,我特地了解了他們的童年,大多是很小的時候家長就把他們托管給了電視。在這群孩子中,有一部分孩子性格也很內(nèi)向,在家長眼中很乖。
2. 課標落實不嚴,良好的識字習慣欠缺
《語文課程標準》第四學段識字寫字要求:“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墒?,在我的教學記憶中,中學生對于字典的熱情是很冷淡的。他們對于不認識的漢字是怎樣做的呢?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型??吹讲徽J識的,猜猜并混過去,似乎不影響接下來的學習,這種短淺的目光根源是不懂得學習漢字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不想準確獲得漢字的音、形、義,也是學習惰性的一種體現(xiàn)。在我所教的學校,讀一篇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能主動查字典的真是少之又少。
3. 漢字本身的復(fù)雜化
客觀上講,漢字有漢字的特點。許多漢字讀音相同或相似,如一些同音字。許多漢字外形也很接近,如:巳、已、己;戍、戌、戊;由、田、申、甲等,只是一些筆畫的微弱區(qū)別,但是音與義截然不同。
再加上漢字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除了有本義,具體運用的時候還有引申義、比喻義,對于初學的孩子而言比較難以選擇。如:同事的孩子默寫“尾聲”,他學過“生”、“身”、“聲”,孩子在這幾個字的選擇上就很困惑,為什么是這個“尾聲”呢?尾聲原指樂曲與樂章的最后或結(jié)束樂段,現(xiàn)在泛指某項活動快要結(jié)束的階段。
二、錯別字根治
1.強化閱讀,端正態(tài)度
當今社會,影視閱讀已是不可回避,然而它一定是不能取代文字的閱讀的。對于文字的閱讀,是怎么強調(diào)都不過分的。在字里行間的閱讀中,培養(yǎng)一種細膩的觀察力,這不僅有益于漢字的學習,也有益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以及他們內(nèi)心的成長。
老師、家長、學生都要重新認識查字典對于學習漢字的意義,從小就將其落到實處。對于漢字要求甚解,有著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明白漢字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聚沙成塔。
2.把握優(yōu)勢,激發(fā)熱情
漢字是集音形義于一體的文字,許多漢字外形就表義,其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我們?nèi)缒芰私鉂h字背后的故事,懂得它的由來,就不會寫錯。如:月字旁又叫“肉月旁”,其本意就不是“月”,而是“肉”。在古文字中,它們本就是兩個字,后因其小篆字體很相近,合并為一個偏旁。所以月字旁的字,有一部分就與肉相關(guān),如:肌、膚、腸、胃等。再如:膾炙人口中的“膾”指切細的肉,“炙”就更有趣了,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可想而知是烤肉。明白了這些“膾炙人口”就不可能寫成“膾灸人口”。更重要的是,學生知道漢字都是有來由的,不是隨隨便便產(chǎn)生的,一方面更加敬佩古人,另一方面懂得寫漢字也要有嚴謹?shù)淖黠L,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熱情。
3.抓住特點,比較理解
漢字中大部分是形聲字,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也是形聲字。這些字大多聲旁一樣,形旁不同。如:燥、躁、澡。干燥與火有關(guān),有火了,就要干燥了;急得跺腳,急躁,與足有關(guān),足字旁;洗澡離不開水,自然三點水。這些字,如果用錯了,意思會相差很遠。如:“惻隱”與“側(cè)隱”,同音字,但是“惻隱”是對受苦難的人表示同情,“側(cè)隱”則指隱居。
4.理解詩意,把握文意
在古詩文的默寫中,為了避免錯別字,理解古詩文是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的“生”,因為有日,所以很多同學寫成“海日升殘夜”,這就是沒有理解詩意造成的。用“生”、“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蘊含自然理趣,同時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春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具有了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積極樂觀向上的鼓舞力量。理解了這些,“生”是絕對不可能錯的。
5.仔細觀察,強化差別
有一些字,實在長得太像了。這就需要我們仔細觀察它們的差別,進行記憶。如:戍、戌、戊、戎。這些字除了觀察它們的區(qū)別,還要準確記住它們的讀音。我的小學老師曾教會我們一個順口溜,“戍shù點戌xū橫戊wù中空,戎róng字一筆插墻中”。我至今記得,這是一個極其有效的方法。
關(guān)于錯別字的溯源與根治本文沒有窮盡,但是漢字作為學習語文的基礎(chǔ),作為本民族驕傲的文化,需要我們每個人本著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帶著熱愛甚至感激的情懷,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面對。對錯別字零容忍!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二中教育集團(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