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
摘 要 樂觀是一種性格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較有利的一面,期待最有利的結果。樂觀的孩子不易患憂郁癥,也容易成功,身體也比悲觀的孩子更健康。所以培養(yǎng)幼兒樂觀的性格,也是值得幼兒教師們積極探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 幼兒 樂觀性格 培養(yǎng) 探究
樂觀是孩子對未來充滿自信和希望的個性特征。孩子對那些能夠滿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對象,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而對無法滿足自己需要的事物則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樂觀的性格是孩子應對人生中悲傷、不幸、失敗、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有力武器。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擔負著學生樂觀性格培養(yǎng)的艱巨任務,那么,應該怎樣來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性格呢?
1老師要做個樂觀的人
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自己首先要做樂觀的人,每個老師在工作、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困難,會有不高興的事,老師不要把不高興的情緒帶到班上,影響到幼兒。如:我們每天的工作都很累,有時候領導還會給我們增加一些新的工作,有的老師在班上時就會當著學生的面抱怨:“每天的事已經夠多了,還要做這個做那個,想把我們累死。”又如:有時候天氣突然變化,有的老師就會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極度的不快樂;還有的老師會把工作之外的不如意帶到工作中。老師覺得幼兒園的學生年齡小什么也不懂,所以沒有克制自己的情緒,其實,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有影響,會感染到學生情緒,從而影響學生性格的形成。老師每天開開心心的,學生也會受到老師的感染跟老師一樣開開心心的。
2引導學生擺脫困境
幼兒園的孩子雖小,也會悶悶不樂,也會不開心。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時時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當學生悶悶不樂時,老師要和學生交談。詢問學生不高興的原因,讓學生把煩惱說出來,教育學生學會忍耐和堅強面對,鼓勵學生往好的方面想,老師還要幫助學生找到解除煩惱的方法,這樣煩惱就會很快消失,學生也會回復快樂。
3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
對于學生來說,沒有什么能比真誠的鼓勵更能激勵他們去熱愛生活和追求成功了。每個學生都會犯錯誤,違反一些規(guī)則,也會有一些缺點和不足,作為老師,在對待學生的錯誤和缺點時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寬容;對于學生的特長和優(yōu)勢,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因此,老師要時時關注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真誠的贊賞和鼓勵,不斷增強其自信。
4允許學生自由的表現(xiàn)悲傷
幼兒園的小朋友在離開父母、和小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摔倒或遇到困難時會很悲傷,會哭泣。老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停止哭泣,教育學生不能軟弱要堅強。筆者覺得這種做法是不妥的,應該讓學生宣泄出來,因為如果讓學生停止哭泣,學生就會把心中的悲傷積聚起來,久而久之,反而造成學生的消極心理。對學生表現(xiàn)出的悲傷或軟弱,老師不要呵斥,應該讓學生盡情的發(fā)泄心中的郁悶,只要孩子發(fā)泄夠了,他自然會恢復心情的平衡。當然,如果學生需要老師的幫助時,老師應該及時安慰學生,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學生的情緒,努力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
5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心態(tài)
老師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心態(tài)。如老師可以通過各種勵志、童話故事的教學,讓學生真切感受樂觀與消極兩種心態(tài)的不同結果,從而向樂觀的人物學習;通過各種游戲,讓學生學會合作與分享,謙讓與包容。
6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為學生提供各種活動和多種興趣的選擇,并給予必要的引導,以培養(yǎng)其愛好。如果學生能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學生可能會感到更加快樂。我們老師每天要準備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設計多種區(qū)角供學生選擇,在學生進行游戲的過程中,老師要尊重學生的意愿,不能強行的把學生分配在哪個區(qū)角;在角色表演中,老師要遵從學生的意愿,先聽學生的想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
7家園合作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性格
老師通過家長會、家園聯(lián)系卡、親子活動、家長知識講座等形式告知家長孩子樂觀性格的重要性,懇請家長配合老師完成好孩子樂觀性格的培養(yǎng),要求家長做到:
(1)做個樂觀的人。每個家長在工作、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困難,父母如何處理困境的做法直接影響到孩子。父母以身作則,在面對困境、挫折時保持自信、樂觀、奮發(fā)向上的心態(tài),孩子也會受父母的影響,在遇到困難時樂觀的面對。
(2)營造快樂的情感空間。要讓孩子不斷地充實個人的“快樂資源”,就要注重密切親子關系。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相互感興趣的話題,包括孩子的功課、身體、生活乃至國情;家長應盡量多地和孩子娛樂,和孩子一起下棋、打球、做手工、看動畫片。讓孩子融于濃濃的快樂活動之中,正是最好的情感溝通。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快樂,并不是一帆風順,而在于他們的適應能力強,擁有好心態(tài),能很快振作起來。家長應向孩子昭示自身永不服輸、決不氣餒的風范。
(3)適度限制物質的占有量。適當?shù)叵拗坪⒆訉ξ镔|的占有量,不但不會阻礙其快樂性格的正常發(fā)展,反而能使孩子容易得到滿足感。要求家長不要嬌慣孩子坐享其成,不讓孩子一味地消費,而更著力于引導孩子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孩子的勤儉意識,讓孩子身體力行地通過自身的勞動去獲取個人所需,極力不讓孩子掉進“溫柔”陷阱。
(4)保持家庭生活美滿和諧。家庭消極的情緒信號,會給尚十分脆弱的孩子心靈造成極大的損害;在幸福和睦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便會在耳濡目染中體會生活的濃濃樂趣。因此,好夫妻總是恩恩愛愛,相敬如賓,讓家庭充滿朗朗的笑聲,讓家庭充滿和煦的陽光,讓孩子在幸福快樂的大本營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