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才妹
讓幼兒與標記“對話”
——淺談標記在小班區(qū)域活動中的有效運用
文陳才妹
標記是區(qū)域活動中幼兒活動和學習的支架,它能夠支持幼兒的學習,同時也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最有用的方法之一。通過富有童趣、含義明確的標記的有效運用,使小班區(qū)域活動開展做到輕松自由、活潑有序,孩子們通過標記得到提醒,獲得提升,開心快樂地進行自主游戲。
幼兒;小班實踐;標記運用;區(qū)域活動
所謂標記是一種用于指示、導向、提醒和傳遞信息的圖示。標記是讓孩子們自己學習的一種好方法。皮亞杰的幼兒發(fā)展思維理論指出:幼兒階段(3—7歲)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未發(fā)育完全,他們對事物總以形象思維為主,而邏輯思維為次。當孩子們在語言的提示下進行活動的時候,大腦不能及時捕捉全部的信息。所以結合小班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嘗試以標記為載體,借助生動形象、色彩鮮艷的標記,將抽象的規(guī)則等以輕松愉快的方式去讓幼兒理解和接受。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剛進入集體生活,沒有集體游戲經(jīng)驗,再加上他們自控能力、自主性、堅持性較差,規(guī)則意識淡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引導他們在遵守規(guī)則的基礎上自主游戲呢?
所謂單個標記就是將某個規(guī)則內(nèi)容設計成單一形象的某個圖案,這個圖案可以是具體的實物、小動物,或者是形狀等。讓幼兒明確這是什么,該怎么做。
整理玩具就是小班幼兒需要重點掌握的規(guī)則之一。在每個區(qū)域中,教師為幼兒提供很多的操作材料,而這些材料需要分類擺放,老師要求從哪里拿還要放回哪里去。但是小班幼兒往往無法記住材料具體擺放位置和順序,有的幼兒常常玩了這個一扔,又去玩另外一個,最后導致材料區(qū)一片狼藉,老師需要花大力氣重新整理。那么怎么讓幼兒學會整理,這時標記就成了最好的老師。
如美工區(qū)的材料老師都是用材料筐裝材料的,我們可以在每個材料筐上貼上相應的實物圖,孩子就明白哪種材料放哪個筐,然后再在擺放這筐材料的柜子上貼上同樣的實物圖,幼兒整理時只需要在相應的區(qū)域的柜中找到貼有相應實物圖的地方并將材料筐放置好就可以了。通過這樣一一對應的方式,不僅讓幼兒鞏固了對應和分類,又掌握了區(qū)域空間和活動材料的使用規(guī)范,同時也養(yǎng)成了物品歸位的好習慣,并且為下一個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時間保障。區(qū)域活動規(guī)則讓標記來進行,讓幼兒通過與標記的“對話”,了解、學習和掌握區(qū)域規(guī)則。自主游戲并不是放任游戲,而是要讓孩子在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基礎上進行有建設性與高度參與性的高水平活動。游戲處處有規(guī)則,但是規(guī)則亦可以自主。
區(qū)域活動中有一些活動不是一個動作可以完成的,往往包含幾個步驟,并且每一步都有一定的先后順序,于是我們就采用流程標記的方式,將某一內(nèi)容的全部過程一步一步用標記展示出來,讓幼兒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個步驟如何做。
如美工區(qū),集體活動中老師展示了折兔子的方法,折兔子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需要很多步驟,而老師在開展區(qū)域游戲時不僅要關注到美工區(qū)也還要關注其他游戲區(qū)的活動,不可能一直一步一步地教。所以我們就采用流程標記的方式,將折兔子的每一個步驟都依次展示出來,這樣幼兒就可以看著流程標記一步一步練習。將原本復雜的折疊過程清晰地展現(xiàn)在幼兒面前,幼兒看著標記認真地練習折兔子,并不時地對照著、想象著,時而看著標記圖,標記思考,時而互相交流。標記圖已成為一位無聲的教師,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相呼應,使得幼兒的獨立性有所提高,還能辨別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對錯。
不管是單一標記還是流程標記,都是老師為孩子們設置的,目的是讓幼兒理解活動規(guī)則和內(nèi)容,更好地開展自主游戲。而自制標記是幼兒根據(jù)自己游戲的需要制作的標記。
如娃娃家,我們班有兩個娃娃家——大寶家和二寶家。有一天二寶家爸爸和大寶家爸爸為一個水壺爭論不休,都說水壺是自己家的。老師看著兩人爭辯不出結果說:“這個有點難辦,這個水壺又不會說話,怎么知道是誰家的呢?”兩人不歡而散,水壺就由老師保管。游戲結束后,老師把這件事情講述給孩子們聽,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妮妮站起來說:“老師,在水壺上做個標記就行了,這樣就知道東西是誰家的了?!崩蠋熞宦犘老膊灰眩頁P妮妮。又接著問:“做什么樣的標記代表二寶家的,做什么標記代表大寶家的呢?”陽陽站起來說:“二寶是女孩子,喜歡粉紅色,貼上粉紅色的標記就是二寶家的?!崩蠋熃又f:“那么大寶家就用淡藍色的標記吧!”就這樣,這個紛爭就通過標記的方式解決了。自制標記的出現(xiàn)代表著幼兒規(guī)則意識的養(yǎng)成,他們通過自制標記解決了游戲中的問題,意味著游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標記是區(qū)域活動中幼兒活動、學習的支架,它能夠支持幼兒的學習,同時也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最有用的方法之一。通過富有童趣、含義明確的標記的有效運用,使小班區(qū)域活動開展做到了輕松自由、活潑有序,孩子們通過標記得到提醒,獲得提升,開心快樂地進行自主游戲,而我們老師也得以把自己的精力解放出來,為觀察幼兒,提供深入指導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實驗小學幼兒園蘇州灣園區(qū))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發(fā)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
[2]楊磊.圖示法在幼兒園生活活動中的運用[J].學前教育研究,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