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志 張育華
傾聽,也是一種教育
□劉立志 張育華
兒子的幼兒園中班生活已經(jīng)開始好多天了,他每天上學(xué)都興高采烈、熱情高漲。
我從班級QQ群里了解到,孩子們今天的學(xué)習(xí)任務(wù)是繪畫。新來的班主任印老師介紹說,今天要畫的是森林。
按照幼兒園的常規(guī),老師先給孩子們畫一幅森林作為范本,然后由小朋友們自己動手獨立完成自己想象中的森林。班主任印老師在QQ群里逐個拍照展示孩子們的畫作:喜歡吃水果的小朋友在樹上畫滿了紅色的蘋果;愛美的小朋友在森林里畫了花朵、彩虹、太陽;一個特別喜歡蝸牛的小朋友在大樹旁邊畫了一只可愛的蝸?!瓌?chuàng)意無限、千姿百態(tài),家長們都熱情地點評、贊美。
兒子的作品被班主任發(fā)到了QQ群??陀^說,兒子的繪畫跟之前相比,有了不小的進步,起碼看起來像一幅畫了??墒菄@在那一棵不太像樹的樹周圍的又是什么呢?左一團,右一團的,尤其是在空白處的那些彎彎繞繞的紅色曲線,讓我感覺雜亂無章。
吃過晚飯,我又看到了沙發(fā)上的畫作,想一想,還是覺得應(yīng)該鼓勵一下他,再稍微提一點點更高的要求,盡可能地幫助他提高繪畫興趣。
然而,當(dāng)我剛剛拿起畫作,還沒來得及開口,兒子就放下玩具,興沖沖地跑過來將他的作品搶了過去,很認真地對我說:“爸爸,你看我畫的畫。這是我們老師要我畫的森林,中間是一棵大樹,旁邊的是小樹,天上紅紅的是太陽。然后森林著火了,大樹在燃燒,小樹也在燃燒,地上的小草也在燃燒,這些都是火。他們需要消防車的幫助……”兒子的表達雖然不那么流暢,用詞也不那么精準(zhǔn),但是他的意思我聽懂了,我第一次看懂了他的畫。
作為父母,我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優(yōu)秀的,我也不能免俗,但我心里知道兒子對于繪畫的熱情并不高。上學(xué)期的繪畫課,有好幾次都沒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wù)。
我一直告誡自己,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同齡人過分比較,每個人都是唯一的,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出于父母的共性,我在內(nèi)心深處也還是會擔(dān)心他的表現(xiàn)比其他同齡人差。
我愣了好久,在我看來那些亂七八糟的線條,居然表達的是這樣的信息,我真的很意外,妻子也驚呆了。
思考片刻,我們同時選擇了表揚,是幼兒園里專用的那種用大拇指輕輕點額頭的表揚,對孩子們而言,那是一種很正式的表揚。那一刻,我看到了兒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喜,看到了兒子眼睛里流露出的自豪感。
孩子不論大小,都有著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都有著他們的是非觀念,作為父母,我們往往很難蹲下來認真傾聽。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從一個成年人的角度,評判孩子的是非對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舉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幟,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我們自以為是的批判、修正,甚至是指責(zé)。
作為一位父親、一名老師,我當(dāng)以此自省。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zé),疼愛自己的孩子,也疼愛別人的孩子,因為他們和我們不是同一時代的人。我們應(yīng)該時常停下來,等一等他們的腳步;時常蹲下來,聽一聽他們的心聲……
因為傾聽,也是一種教育。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都市一中)
(責(zé)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