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新華
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
●江蘇省海門市東洲中學
朱新華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在該模式下,學生自身情感與教學認知活動結合到一起,進而使學生對歷史教學課程的理解更加透徹,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使歷史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在情境教學中,學生可以結合教師設置的情境展開表演,然后從中體會到情境中歷史人物與時代特征,并由此提出問題。基于此,教師向學生提供引導,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能力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在情境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突出,教師應對師生互動予以重視,并在情境設計中充分考慮到歷史情境的真實性,將其中豐富的情感與主題凸現(xiàn)出來,如此才能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感悟歷史知識,使歷史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1.運用豐富的情感與語言。
歷史這門學科的情感非常強烈,因此,在情境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設中,教師必須注意運用豐富的情感,烘托教學氛圍,以此感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大多受到教師的影響,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將歷史知識向真摯的情感轉化,使歷史故事充滿情感,讓學生對歷史的魅力有所感悟,進而使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激發(fā),并實現(xiàn)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
2.合理運用實物。
歷史教學其實就是將過去的社會現(xiàn)象與時代特征展示并敘述給學生,進而使學生基于此對歷史進行正確的評價與認識,以此為現(xiàn)在與未來的生活與工作提供依據。而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如果僅僅憑借口頭敘述向學生展示知識內容,顯然是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因此,通過情境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對相關事物加以運用,對教學進行輔助,使學生的視覺感官受到沖擊,以此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之后再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將無意注意向有意關注進行轉化,如此一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就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學中,事物或模型能夠將歷史的真實情景生動、真實地反映出來,同時其中包含的歷史知識也非常豐富,能夠使歷史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3.合理運用視頻資源。
在科技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在教學中各種先進設備儀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于教學改革的推動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傳統(tǒng)歷史教學中聽覺與視覺的局限性問題也由此得到解決。在歷史教學時,教師也要積極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向學生展現(xiàn)真實的歷史畫面,如此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fā),進而提高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視頻資源的運用中,教師還可以對相應的解說詞進行編寫,讓學生邊觀看視頻,邊聽教師講述,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與理解更加透徹,加深對歷史事件的印象與記憶。
1.以教學主題為中心進行情境設置。
為了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情境教學,教師首先就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教師要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并結合教學主題,對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進行合理創(chuàng)設,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記憶與理解。在歷史教學中,通過情境教學的引入,就能夠使歷史情境更加生動,讓學生自主地對歷史展開探究與思考,進而使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得到提升,為教學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注意以教學目標為出發(fā)點,合理設置情境,如果情境與主題相偏離,或者情境過于復雜,就會產生負面影響,難以增強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提供足夠的機會與平臺,讓學生自主展開交流與討論,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2.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相較于其他文科課程的學習,歷史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歷史情境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情感觀得以開闊。在情境設置中,教師要提高情境的探究性與誘導性,促使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得到激發(fā),讓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自主探究與思考。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情境的分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必須合理運用教學手段,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情境教學模式下,學生占據著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必須強調學生的參與性,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思考,使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得以形成。在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扮演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為學生在情境中的學習提供幫助,使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得到增強,最終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得以實現(xiàn)。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歷史教師必須對此展開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進對策,提高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水平,為推動初中歷史教學的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