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霞
摘 要:魯迅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前蘇聯(lián)的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早有定論:“在小學里,獨立閱讀在學生智力發(fā)展、道德和審美發(fā)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怎樣去閱讀,卻成了學生通往閱讀道路上的攔路虎,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為后人指明了前進的道路:“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激發(fā)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們“好”讀書,“樂”讀書就成為我們語文老師們努力的方向。
關(guān)鍵詞: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聽書”誘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奧維爾·普瑞斯特科在《給孩子讀書的父親》中說:“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閱讀,通常都必須有某個人引領(lǐng)他們進入書中的奇妙的世界。”
(一)讓媒體“聽書”帶著孩子一起飛翔
兒童在進學校讀書之前,幾乎“讀得懂”所有“說”出來的書。父母的睡前故事、爺爺奶奶的兒歌熏陶,為兒童的“聽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入學前,兒童對書的“聽”的興趣往往會遷移到“讀”的興趣上來。作為語文教師,我要求學生晚上睡前利用學習機“聽書”半小時,每天中午上課之前,我利用教室里的視聽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優(yōu)美的畫面,“聽”評書聯(lián)播,從而誘導學生早讀書、多讀書。
(二)讓教師“講書”,引領(lǐng)孩子進入閱讀的殿堂
孩子喜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外名作,天下新聞,信手拈來的學習型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的插入人物故事,如在教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教師可以給孩子們講一講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讓高力士脫靴、讓貴妃研墨的故事,同時,可以講“大李杜”的來歷,也可以引出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三吏》與《三別》。從而激發(fā)學生要讀書的興趣。
二、“展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
衡量教育成功的關(guān)鍵,不在于教育傳授了多少知識,而在于教師喚醒了學生的個性,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一)成果展示,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收效甚微。因此開展“講故事”、“讀書匯報”、“展評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閱讀積累冊”、“手抄報”、“知識搶答”、“謎語競賽”、“成語接龍”、“資料查閱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同時,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熱情。
(二)口語表達,助長學生的成功體驗
正所謂“獨學無友”,假如閱讀僅僅是孩子的個人化行為,閱讀就會少了很多的樂趣。課前五分鐘的“一人一條好消息”、“一人一個小故事”、“一人一個新知識”演講,讓學生將課外閱讀中所見的奇事趣聞、寓言故事、自然科學知識中,那些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感人的片段講述出來,在成功表現(xiàn)中增強自信激發(fā)全體學生課外主動閱讀的積極性,從而逐步提高閱讀的效益。
三、“方法”加快學生閱讀的步伐
(一)精讀與略讀相結(jié)合
當今社會處于知識大爆炸的時期,信息含量大,決不可能對所有篇目詳加研究。因此,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精讀與略讀相結(jié)合的能力,指導學生讀書前先讀前言、目錄,讀報紙先看標題注解,在瀏覽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選擇圖書,尋找資料,對于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詳加研究,其它內(nèi)容可采用略讀的形式。
(二)讀書與思考相結(jié)合
托爾斯泰說過:“知識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而不靠記憶得來時,才是真正的知識”。因此,我還注意引導學生邊讀書邊質(zhì)疑,并能通過自己的各方面努力來分析解答,從而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四、“選書”放飛學生閱讀翅膀
(一)重選擇,讓學生博覽群書
魯迅先生曾經(jīng)告誡少年朋友:“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jié)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yōu)點,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边@富有哲理的話,正是我們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們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時,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等,體裁應(yīng)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小說、也可以是童話、寓言等等,可以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nèi)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
(二)重拓展,讓學生視野開闊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人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彼?,課堂拓展為課外閱讀為揚帆領(lǐng)航。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會及時向?qū)W生介紹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去閱讀、去感悟,并教給學生具體的閱讀方法。如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這類課文,我就向?qū)W生介紹《安徒生童話》與《格林童話》、學習了《示兒》,我就向?qū)W生介紹詩人的愛國情懷,并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有關(guān)陸游的其它詩篇、學習了《將相和》,我就會向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及主要人物的軼事,并讓學生課后查找更多的相關(guān)故事……如此經(jīng)常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面廣了,閱讀的興趣強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有了閱讀的興趣,就如同花香會引來蜜蜂一樣,讓孩子們由“要我讀”轉(zhuǎn)化為“我要讀”。這劉我們每位老師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