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卿+曾昭發(fā)+韓江濤
摘 要: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是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的重要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文章以長春地質學院為例,從其勘查技術與工程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現狀出發(fā),提出了優(yōu)化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的策略,并提出了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效果。
關鍵詞:認識實習;勘查技術與工程;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3-0025-02
一、“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
實習”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學的意義
(一)認識實習有助于學生了解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
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是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本科生對專業(yè)進行初步了解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建立對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感性認 [1-2]。在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過程中幫助學生了解重、磁、電、震、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知識等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了解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和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所起的作用。
(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專業(yè)的熱情
認識實習安排在一年級的第二學期,學生還沒學習勘查技術與工程的專業(yè)課,缺乏專業(yè)知識的了解,學生自身迫切需要了解所學專業(yè)基本內容和學科方向,充分調動內在的積極因素,結合課堂教學、實驗室參觀和野外地質考查,指導學生檢索專業(yè)相關文獻,明確學生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激發(fā)學生學習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的熱情[3]。
二、“勘查技術與工程”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現狀
80年代到90年代,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每年6月份到大連金石灘地質實習基地開展地質認識實習,由地質系承辦所有地學專業(yè)的實習教學工作。2000年以來,地球科學學院在長春市周邊開展地學認識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4]?!翱辈榧夹g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不僅需要地質認識實習,還需要從勘查技術與工程的專業(yè)角度出發(fā),需進一步補充完善認識實習課程體系,即包括地質認識又要有地球物理專業(yè)特色,使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
三、優(yōu)化“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
認識實習”實踐教學評估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yè)之前對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有個概況性的認識,為學習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奠定基礎,使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學生在未接觸專業(yè)知識時形成一個先驗知識,為以后的專業(yè)課學習打下基礎,學生易于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
(二)完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1.健全認識實習體系。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構建包括勘查技術專業(yè)方法技術原理與應用條件知識講座、野外考查、參觀實驗室和企事業(yè)單位認識實習體系,教學形式豐富。其中專業(yè)知識講座是主體,野外考查和參觀目的是加強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進一步了解。
2.精心準備認識實習內容。精心準備“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教學內容[5]??辈榧夹g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知識講座包括重力、磁法、電法、地震、放射性勘探基本方法原理與應用條件及發(fā)展歷程簡介,各方向專題講座由各教研室分頭準備,落實到主講教師;參觀應用地球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安排各實驗室老師結合教學儀器和模型講解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方法、應用前提和能解決的地質問題;組織學生參加野外地質—地球物理認識實習,野外考查路線要事先備課,通過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了解長春周邊地質結構和地貌,了解地球物理方法在工程環(huán)境、礦山油田等領域的應用;對外參觀單位實習前要聯系好。
(三)加強教學管理
1.注重實習動員。為了更好地完成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在實習開始要進行實習動員[6]。明確認識實習重要性、教學目標、內容、考核方式等。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多讀專業(yè)參考文獻、多聽專家教師專業(yè)知識講座、多觀察野外地質現象、多記實習筆記、多思考[7],在聽報告、參觀實驗室、野外地質考察過程中形成對地質和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的感性認識。
2.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各班班長和各組小組長要認真負責[7],每次上車都要清點人數,男女生要結伴而行,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不準單獨行動,遇到突發(fā)情況,及時通報教師,學生間要互幫互助;集體行動要有時間觀念,不能拖沓;愛護參觀單位儀器設備;接人待物,文明禮貌;愛護環(huán)境,學生在外考查要有環(huán)保意識,不得亂扔垃圾等行為。
3.認識實習成績考核多元化。成績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和實習報告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20%,教師根據學生出勤、紀律、吃苦、合作精神等方面表現給成績;實習報告成績占80%,根據報告內容、對專業(yè)的認識程度、書寫等給成績。若實習教師足夠多,也可按實習小組做PPT匯報實習內容及對專業(yè)的認識[8]。
四、“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
實習”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效果
(一)通過專家講座,提高學生專業(yè)學習興趣
通過勘查技術專業(yè)各方面專家講座,一方面介紹專業(yè)知識,了解本專業(yè)的主要研究內容,發(fā)展方向及就業(yè)去向;另一方面讓學生領略大學教師治學態(tài)度和對專業(yè)的執(zhí)著,提高學生對勘查技術專業(yè)的學習熱情,鞏固專業(yè)思想,引領學生不斷進步,確定個人未來發(fā)展方向。
(二)實現教學相長
在認識實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指導者和監(jiān)督者。一方面,教師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自身對本學科的急需了解的愿望,結合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各方向專題講座,指導學生搜集、檢索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相關資料,提出認識實習報告的撰寫要求,指導學生撰寫實習報告。
(三)優(yōu)化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從2012年開始不斷探索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優(yōu)化與實踐,原有的認識實習只包括地質實習或者地球物理實習優(yōu)化后的認識實習實踐體系既包括地質認識又包括地球物理專業(yè)特色。地質實習包括了解長春周邊地區(qū)地形地貌構造,伊通火山群實地考察,大頂子山實地考察。地球物理實習包括專業(yè)知識講座和實驗室參觀,結合新立城水庫、賀家屯東溝廢棄礦山野外考查了解勘查技術方法及其應用,長春市地震局地震速測速報中心參觀。2015年增加了移動平臺實驗室參觀,制作了長春周邊的地區(qū)遙感圖片,有助于學生從宏觀上了解長春周邊地形地貌,結合伊通莫里清油田增加了石油地質的相關知識。教學體系逐步完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認識實習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優(yōu)化后的“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專題講座、實驗室參觀、相關單位參觀,野外地質考察。多種教學形式穿插進行,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專業(yè)熱情。優(yōu)化后的認識實習在學生們中反應較好,學生在認識實習報告中寫道:“通過二周的認識實習,我解決了一直困惑自己的問題,我是誰,我能干什么?”認識實習讓學生們充分了解所學專業(yè)主要內容和社會的需求,從而為自己的人生做好規(guī)劃:是本科畢業(yè)到勘查單位從事本專業(yè)工作,還是通過考碩考博進一步學習,還是出國深造。
(四)學生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
文獻檢索能力、寫作能力、吃苦精神、團結合作等方面在實習過程中都得到加強和鍛煉。檢索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相關文獻有助于了解專業(yè)及其發(fā)展最新動態(tài);總結實習內容,編寫實習報告,提高寫作能力;培養(yǎng)吃苦精神,現在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差,有的學生比較胖,上山后竟然出現嘔吐等癥狀,針對個體差異,對有些身體差或者有過敏病史的學生,也不要勉強他們上山,從環(huán)山公路轉過去也可以,學生身體素質還需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泉,陳剛.“由觀到悟”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認識實習教學改 革與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1).
[2]白潤波,劉福勝,朱坤.大學生認識實習體制改革探究 [J].高教論壇,2011,(9).
[3]謝昭明,劉躍華,黎學明等.改革專業(yè)認識實習教學模式 強化綜合能力培養(yǎng)[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6).
[4]王義強,單玄龍.地質認識實習指導書[M].長春:吉林科 學技術出版社,2004:1-15.
[5]周龍昌,陳小鵬,王琳琳等.精心設計實習內容提高認識 實習教學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4).
[6]張燕.關于完善短學期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寧波大 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5).
[7]章旭健,周曉蘭,安旭等.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認識實習的探索 與實踐[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
[8]張京海.基于短學期的多元化、開放型教學體系的探索 [J].教育教學論壇,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