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峰
(江蘇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學,江蘇南京 211100)
以《我們來養(yǎng)蠶》為例 試談探究性學習
夏曉峰
(江蘇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學,江蘇南京 211100)
《我們來養(yǎng)蠶》這一內容置于蘇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材是按照蠶的生長、發(fā)育、繁殖以及死亡這一生命歷程來構建教學內容的,假如在組織教學的時候,教師只是將教材中的內容照本宣科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是難以對其有深刻理解的。此時,不妨利用探究性活動引導學生親身體驗,體會蠶的生命歷程,以此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樹立起科學態(tài)度。
組織教學;探究性學習;親身體驗
科學是一項極具探究性的活動,教師在組織科學教學活動時要將探究作為中心,從教學內容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開展中,要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妨引導學生親身體驗,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利用其直觀感受去再認識、再發(fā)現,以此獲得有價值的科學知識。在組織《我們來養(yǎng)蠶》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我會讓學生親身體驗養(yǎng)蠶的過程。
在傳統(tǒng)的小學科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為了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會將知識灌輸作為主要的方式,將完成教材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作為教學的唯一任務,一旦教學任務無法全部完成,就將教學定位為失敗。教師只在乎教學任務能否完成,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而新課改下,教師在組織小學科學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已有經驗聯(lián)系起來,在舊知與新知的認知沖突下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1]。
我在組織《我們來養(yǎng)蠶》這一內容教學時,一般不會將蠶的生成過程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設計極具探究性的科學活動,以小組形式來引導學生合作養(yǎng)蠶,在親身體驗養(yǎng)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以自己的實際經驗與教材內容進行比較,在比較中發(fā)現具有現實性的問題,在問題發(fā)現之后學生都迫切地想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科學參與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生真正成了科學教學的主體。
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正是其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作用、學生自主體驗的過程。學生在自主體驗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調動起聽覺、視覺、嗅覺、感覺等多種感官,如此學生才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對體驗的事物進行觀察、操作,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在《我們來養(yǎng)蠶》這一探究活動中,我通過網購來為學生購買了一些蠶,并將此分給學生,讓學生親自喂養(yǎng),學生在親自體驗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觀察到蠶的一生變化情況,并自主總結出蠶的生長規(guī)律,實現感性到理論的升華,還可以在體驗的過程中發(fā)現新的問題,在觀察中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以此為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就發(fā)現問題來講,學生一般都是從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的,以生活現實為引導來形成具體的概念,并對其進行深入的思考[2]。
比如,在蠶吐絲結繭的過程中,學生對蠶是如何從蠶繭中出來的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結合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系,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有的學生說蠶是用自己的嘴將蠶繭咬破,從破洞處鉆出來的;有的學生說蠶在吐絲的過程中會留一個小洞,從小洞中鉆出來;有的學生說可能是在時間的作用下,蠶繭會自動破裂,蠶自然而然就出來了……然后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在十幾天的親身觀察中,學生發(fā)現蠶蛾在出繭之前,繭的某一部分會變得濕濕的,這層濕濕的繭較之其他會很軟,蠶蛾會利用自己的角和頭將這層濕繭撥出一個洞,接著從中鉆出來,進行交尾和產卵。學生的觀察豐富了自己已有的認知,在此過程中,不少學生提出蠶繭的某部分變濕,這是怎么產生的。這樣學生可以由教材中已出現的問題在觀察的作用下自主提出新的問題,開始新的探究。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向學生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我們能否自己動手將蠶繭剝離,為蠶蛾提供方便?我們動手剝離蠶繭,對蠶蛾會有什么影響呢?”學生對此充滿好奇心,他們自己動手剝離蠶繭,經過多次實驗,發(fā)現人工剝離出來的蠶蛾身形較小,身體素質比不上自己鉆出來的蠶蛾。這樣以實驗為手段,學生可以獲得科學的認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科學探究思想自然會滲透到學生的思想意識之中,有利于學生探究意識的養(yǎng)成[3]。
在小學科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在基礎知識傳授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一些探究性的活動,引導學生親身體驗這些活動,通過觀察、歸納等方式來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培養(yǎng)起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1]孫偉鷹.蘊理于趣,提高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70.
[2]黃玲.小學科學課堂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3):168.
[3]朱端兵.用探究式教學《我們來養(yǎng)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12):65-66.
夏曉峰(1989),男,江蘇南京人,現任南京市翠屏山小學科學教師,小學二級教師。曾獲江寧區(qū)小學科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江寧區(qū)小學科學優(yōu)質課賽課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