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勇
摘要:中華民族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在眾多優(yōu)秀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文化就是民族聲樂文化。民族聲樂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沉淀,從而變得更加的具備魅力。民族聲樂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其理論體系進行深入的探索,并應用到實踐中去。因此,為了促進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文章對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民族聲樂 教學 理論體系 探索 實踐
民族聲樂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并且其內容博大精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民族文化藝術。在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民族聲樂也得到了發(fā)展,依靠其特有的音質音色與發(fā)聲技術,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在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理論體系的構建,不斷的對其進行探索,并加強實踐。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構建需要具一定的思想基礎,在構建過程中應該對其內容與形式進行研究,并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合理的實踐應用。
一、構建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思想基礎
在民族聲樂教學中,需要對教學的理論體系進行明確,構建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思想基礎。首先,中國傳統(tǒng)美學、哲學以及文化等都是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的思想基礎,并且將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發(fā)展作為教學理論體系的基礎。其次,歷史發(fā)展積淀的結果就是中國傳統(tǒng)聲樂理論,并且這種理論不以人的抑制為轉移。為了實現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構建,就需要依靠這種積淀的結果,并且符合現代文化的結構與方式。為了使得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的意義與價值得到真正的體現,就需要對其進行轉變,使其具有現代文化的層面的心理學、美學、哲學以及自然科學等理論知識。因此,在進行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時,應該能夠將現代意義的價值觀體現出來,并且堅持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再次,在進行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時,需要按照傳統(tǒng)音樂文化發(fā)展的軌跡進行,對民族聲樂文化的風格與特征進行重新認識,尋找出獨特的規(guī)律與特征。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時,應該對傳統(tǒng)理論的局限性與傳統(tǒng)理論的特殊性進行重點強調,從而充分的發(fā)揮民族聲樂的價值。最后,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有利于人們對民族聲樂文化知識的了解,但是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時,不能夠脫離傳統(tǒng)本源的特性,參照傳統(tǒng)聲樂文化確定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基點與框架。
二、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研究的內容與形式
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的研究過程總,需要對其教學理論體系的內容與形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的研究中,應該將民族聲樂的基本概念與發(fā)展史進行有效的結合,并且以民族聲樂演唱的腔體、共鳴以及發(fā)聲等學術問題為研究中心,圍繞這個中心對其進行研究,從而充分的分析不同類型的作品。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的研究中,應該在教學的基本要求與實踐教學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分析,對民族聲樂教學的理論進行整理與歸納時,可以從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通過對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研究,能夠總結其規(guī)律,并且通過研究的規(guī)律來彌補當前民族聲樂教學中存在的空白。推動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的長期發(fā)展與建設是進行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研究的主要目標,也是一個長期的目標。為民族聲樂教學與演唱提供相應的教學依據和理論支持是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研究的直接目標。而為地區(qū)民族聲樂文化建設與教學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則是進行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研究的區(qū)域目標。
在進行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探索時,應該結合民族聲樂教學的方法與內容進行研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研究。首先就是對民族聲樂發(fā)基本概念、民族聲樂的發(fā)展歷程以及民族聲樂與傳統(tǒng)唱法間存在的聯(lián)系等進行分析。其次,對民族聲樂演唱的基本原理進行研究。字與聲的關系、字與腔的關系、共鳴的調節(jié)以及呼吸的基本原理等都是民族聲樂演唱基本原理所包含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還包括古為今用的借鑒作用、洋為今用的借鑒作用以及關閉技術在民族聲樂中的應用等也是主要研究的原理。再次,對民族聲樂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中國歌劇、中國藝術歌曲以及傳統(tǒng)民歌等的演唱實踐都是民族聲樂作品中研究的主要內容。最后就是對民族聲樂教學方法的研究。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的過程中,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明確,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促進民族聲樂教學的發(fā)展。
三、民族聲樂理論體系教學應遵循的教學原則
在民族聲樂理論體系教學中,進行教學實踐時,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首先就是師范性原則。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最主要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音樂教育師資格,在對學生進行民族聲樂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時,需要教師熱愛所從事的聲樂教育,對學生給予充分的關愛,從而促進民族聲樂教學的開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民族聲樂教師應該具備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并具備較強的進取心,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民族聲樂的理論知識,并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其次,遵循實踐性原則。在民族聲樂理論體系教學的過程中,聲樂教師應該對自身的民族聲樂演唱基本功進行鞏固,通過自身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進行教學。最后就是遵循理論性的原則。在民族聲樂理論體系教學中,進行教學時應該遵循理論性原則,對科學的演唱理論進行借鑒與吸收,從而形成適合自身教學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不同階段的演唱進行演唱水平的提高,并總結教學的經驗,從而更好的開展民族聲樂理論教學。
此外,在民族聲樂教學中,還應該對以下幾個幾點教學內容進行注意。首先,在民族聲樂教學中需要對西歐傳統(tǒng)的聲樂理論進行借鑒,通過這些理論對民族傳統(tǒng)的演唱理論進行不斷的探究、發(fā)展,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民族聲樂理論知識的學習。開放型的教學觀念也是民族聲樂理論教學中應該重視的,聲樂教師應該對其他聲樂流派的理想與科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學習與吸收,并將其融入到民族聲樂教學中來。在教學時還應該以開放型的心態(tài)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樹立開放型的觀念。民族聲樂教師應該具有較好的聲樂理論與技能,并且能夠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進教學。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實踐過程中,聲樂教師應該對技術與藝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把握,同時還也應該把握好實踐與理論的關系,通過對這些關系的有效處理,從而提高民族聲樂教學的質量。
四、加強民族聲樂教學的課程建設
1.掌握心理學、教育學以及教學史等知識理論
在民族聲樂教學實踐中,為了使得民族聲樂教學課程的建設得到加強,不僅需要對民族聲樂專業(yè)技能與知識進行熟練的掌握,還應該對教學史、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等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在聲樂教學中,應該對聲音的音質、音色、音高、音響以及音形等進行重視,在聲音發(fā)出前對這些要素進行預想,從而通過預想對每一個相關的生理部分進行相應動作與做形的調整,使得相關的肌肉與心理做到平衡。在聲樂歌唱發(fā)生訓練中,起到指揮調節(jié)作用的就是心理因素。因此,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應該首先對學生的生理與心理進行訓練,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學習觀念,掌握正確的歌唱心理調控方式,從而提高民族聲樂的教學質量。聲樂心理學知識對民族聲樂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只有掌握了心理學知識,才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的分析認知自身,并且在民族聲樂的學習過程中運用到實際練習中。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每一位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思維能力、意識品質以及氣質性格等進行教學的安排,并且合理的規(guī)劃教學要求,從而加強民族聲樂教學的實踐。
2.具備必要的生理解剖知識
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實踐中,為了使得教學實踐得到加強,就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生理解剖知識。必要的生理解剖知識是學好民族聲樂的關鍵,尤其是發(fā)聲器官的解剖知識,通過知識的掌握對人體樂器的性能與構造進行詳細的分析與了解。在進行民族聲樂的演唱時,歌唱者自身的歌唱器官是進行歌唱的關鍵。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民族聲樂的歌唱,就需要合理的運用這些聲樂器官。因此,在進行民族聲樂教學的課程建設時,需要全面的了解與認識這些器官的性能與構造。民族聲樂教學的教師應該重視歌唱生理的教學,不僅需要對生理解剖學方面的發(fā)聲器官、共鳴器官、語言器官以及呼吸器官等生理狀態(tài)進行分析,又需要對聲樂學方面的這些器官運行機能進行熟練的掌握。聲樂教師只有對歌唱狀態(tài)存在的問題進行準確的找出,才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的使用與調節(jié)歌唱器官和部分肌肉的運動。
3.通曉音樂、文學兩個學科
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實踐中,想要加強教學課程的建設,就需要對音樂與文學兩個科目進行通曉。在民族聲樂作品中,主要的組成部分包括根據古詩詞譜曲的作品、根據抒情詩譜曲的作品、根據小說改編的歌劇、地方民歌以及一些戲曲唱段等。想要提高民族聲樂的水平,就需要學生對古典文學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備一定的文學功底。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多提供一些名著等,只有具備一定的文學功底,才能夠對民族聲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與內在含義進行準確的把握。此外,還應該對與民族聲樂演唱相關的額音樂知識進行掌握,對作品的風格特征、調性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在民族聲樂教學中對這些作品進行分析講解,提高民族聲樂教學的質量。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民族聲樂教學的觀念與方法也不斷的發(fā)生改變,這就強調了民族聲樂的再學習的重要性。在民族聲樂教學中,不僅需要進行拜師學習,還要在不斷的練習與歌唱過程中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民族聲樂教學的質量,使得民族聲樂教學的課程建設得到加強。
綜上所述,在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探索過程中,不僅需要對構建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思想基礎、教學理論體系的內容與形式以及在教學中應用所遵循的原則進行深入的探究,還應該加強民族聲樂教學的課程建設,從而在教學中更好的進行實踐。因此,為了促進民族聲樂教學的發(fā)展,就必須加強對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