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娟
摘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教材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如何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上幫助學生突破困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根據(jù)我任教低年級的研究、探索與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根據(jù)教學內容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會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低年級;興趣;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21-082-1一、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增強課堂活力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剛從幼兒園升上來不久。他們的注意力很難保持很長一段時間,一節(jié)完整的教學需要四十分鐘,對于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讓他們在這么長時間里專心致志的學習,比登天還難,他們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在上課之前,我經常會設置一些問題或插入一些圖片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時,我會先出示一幅螞蟻和蟈蟈的圖片,讓學生來明確這是我們這篇課文的兩個主人公?!暗撬鼈冎g發(fā)生了什麼事情呢?”,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注重教學方法的采取,提高教學效果
1.低年級語文教學要突顯主體?!霸谡n堂上的主體是誰?”《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一切從為了兒童的發(fā)展的理念出發(fā)”。顯而易見,是學生。因此,老師課堂預設的目標的最終指向者應該是學生。有的老師上課像演員在表演“口才”、賣弄“才情”,似乎是要把自己的知識、才能在課堂上都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欣賞”。而不是在組織、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學習、訓練以至掌握語言文字運用技能。我上課也會犯這樣的錯誤。比如,二年級的《梅蘭芳學藝》這篇課文,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在新授過程中,我通過課件和視頻為學生講解梅蘭芳學藝的經過,讓學生感受梅蘭芳的艱辛。在評課時,專家老師給我的評價是課堂脫離了主體,成了老師自我展示的舞臺。課后反思讓我意識到梅蘭芳學藝的過程是艱辛的,這一教學重點是我強加給學生的,并不是學生自己通過學習體會到的??磥碚Z言文字能力是一種技能,需要大量的、反復地訓練,才能熟練掌握。學生不動口、不動手,喂一點吃一點,聽聽看看,圈圈劃劃,不“親自”動口動手去讀去理解是不行的。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
2.低年級語文教學要突出年段。低年級語文教學到底要教什么?以前我一直不是很明確。通過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現(xiàn)在我認識到是要解決“怎么讀”和“怎么寫”的問題.在“怎么讀”部分,指導學生朗讀要有層次性,不能直白地一遍一遍地讀,要在感悟的基礎上來練習朗讀,在此過程中老師的范讀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習《秋姑娘的信》這篇課文后我反思到朗讀指導不到位,學生沒有很好地讀出課文的意韻。問題出在我沒有真正地把學生帶入情境,所以讀不出想要的效果。另外,孩子本身對文字接觸也剛起步,還需要多讀、多聽、多感悟。在“怎么寫”部分,我認為低年級的寫字指導要細化,學生剛剛接觸到寫字,先要讓學生認識字的筆畫、字的結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等等。這任何一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寫字指導時我們一定要細致,培養(yǎng)學生寫出一手好字。
3.低年級語文教學在重點處要濃墨重彩?!皾饽夭省币馑际怯脻庵氐哪皖伾珌砻枥L,形容著力描寫,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畫畫一樣,在重點、難點處要“濃墨重彩”。這點我是從專家評東山實驗小學的孫泓老師的《小河與青草》這篇課文時體會到的。孫老師的課在評課時得到了專家很高的評價,在新授過程中體現(xiàn)了教學的真實,突顯了課堂的主題,內容充滿了情趣。但唯一不足的地方是板書沒有突出重點。課文中小草緊緊抱住泥土才使小河水清澈見底,而小河為小草提供充足的水分使小草長得碧綠碧綠的。因此“緊緊抱住”“充足水分”這是課文的重點,老師在板書時如果能突出,就達到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效果,而孫老師恰恰忽略了這一重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對課文的重點要濃墨重彩,就能提高課堂效率。
4.低年級語文教學要關注課堂上的教學細節(jié)。“細節(jié)”,按字面上的理解,細者,小也;節(jié)者,單位或要點也。教學細節(jié),顧名思義,是在教學中一些不易察覺的細末之處、關鍵之點。細節(jié)雖小,但在教學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進學生個性成長中的價值和意義,卻舉足輕重。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悉心發(fā)現(xiàn),善于捕捉有價值的細節(jié),抓準時機,巧妙深挖,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在此想到自己上課時忽略的一個細節(jié),那天我們在學習《小河與青草》這篇課文,我出示了一張圖片?!靶∨笥褌?,你們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因為是一年級的緣故,我設想小朋友會從色彩上來描繪一下小草,果不其然,每個小朋友講得都不錯?!熬G綠的小草”“綠茵茵的小草”。孫同學站起來說:“小草在開心地對我們笑?!蔽铱紤]到低年級的小朋友,給他灌輸擬人這個修辭,如果不能接受,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于是我說:“說小草會笑,不貼切,不正確。”但在學習《新課改應關注課堂教學細節(jié)》后,我才發(fā)現(xiàn),“小草會開心地笑”恰恰反映了該學生具有豐富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善于觀察和想象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是兒童智力健康發(fā)展的體現(xiàn)。教師應注意保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而在新課改中,也正需要我們老師改變課程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學習的現(xiàn)狀,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不少這樣的細節(jié)都被教師忽略,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更多的細節(jié)被教師關注,給學生一個自由、開闊的空間,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那么我們的教育就一定會變得更完整和完美。
在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要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豐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運用多變的教學方法來豐富低年級語文教學,活躍課堂,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