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楷
所謂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xiàn)的教育,其實質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養(yǎng)人文精神。這一教育既重視由外而內(nèi)的文化化成,更強調自我體悟與心靈覺解,歸根結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視人生的意義,并給社會多一份人文關懷,在根本上體現(xiàn)教育的本質。而高中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價值完善,推崇感性和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科學觀,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增強服務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一、通過介紹科學家的事跡,培養(yǎng)學生樹立科學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價值
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物理學家都是品德、情操十分高尚的人,他們?yōu)樽非蟆猿?、捍衛(wèi)真理不斷斗爭,甚至付出生命。魯諾為宣傳哥白尼學說寧愿被活活燒死。法拉第為實現(xiàn)“磁向電的轉化”艱苦探索十余年。愛因斯坦簡直就是真理的化身,他常說:“看一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取得什么?!薄叭酥挥蝎I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許多著名物理學家,如錢學森、錢三強等,為了祖一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放棄國外優(yōu)厚的待遇和條件,克服重重困難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家后,無論經(jīng)受什么樣的挫折和磨難,他們熱愛祖國、報效國家的癡心不必改,為祖國的科技振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向學生介紹中外優(yōu)秀物理學家的生平與感人事跡,以及他們的優(yōu)秀品德與對人類科學事業(yè)的偉大貢獻,可激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使學生樹立起獻身社會、造福人類的遠大理想以及為祖國科技發(fā)展和繁榮奉獻終身的雄心。
二、給物理定律賦予新的人文的解釋
科學文化是求真求實,人文文化是求善求美。兩者盡管形成的背景、關注的對象以及涵蓋的內(nèi)容不同,但在深層的價值取向上,則是相通、互補的。物理學定律是揭示的是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同時也蘊含了許多生活哲理,在物理教學中,將物理定律做一些人文的解釋,把學科教學與人文教育兩部分整合起來,來促進我們的教學改革,提高育人效果,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
動能定理:合外力所做的總功等于物體可做如下解釋:你所有的努力,思考、聽課、解題、做作業(yè)、閱讀、背誦……就是你所做的總功,這些將轉化為你前進的動能,最終轉化為你的成功。
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條件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只有在排除一切干擾,專心致志的前提條件下 ,你所學習的內(nèi)容才能轉化為你的知識,成為你所儲存的勢能,這些勢能日后必將能轉化為你前進的動能,在轉化過程中你堅定的意志不變、你身上的能量永恒。
彈性形變的解釋:壓力會成為你前進的動力,但是如果壓力太大,超出了身體的彈性限度,那么這種形變不能復原。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解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
三、發(fā)揮物理學的美育功能
在物理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注意使用簡潔的語言來闡述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簡潔性。使學生愉快地接受物理知識。對稱美在于形式各部分之間的相稱、對應,及恰當?shù)谋壤T诿缹W中,“對稱”是形式美的表現(xiàn)。如空間的布局和諧,時間上的節(jié)律協(xié)和等。在力學中,物體豎直上拋與斜拋運動的上升跟下降的時空對稱。變化的電場產(chǎn)生磁場,變化的磁場又產(chǎn)生電場,這本身也就具有較強的對稱性?!昂椭C”是美學的一個重要法則,物理學龐大的知識體系,既遵循各自內(nèi)在的規(guī)律,又相互聯(lián)系,構成一個和諧的統(tǒng)一體。例如,以四大定律所表示的牛頓力學,把地上的力學與天上的力學統(tǒng)一起來;優(yōu)美對稱和麥克斯韋方程組把電、磁、光統(tǒng)一為電磁場理論;而作為近代物理支柱的愛因斯坦相對論又把牛頓力學與電磁場理論統(tǒng)一起來。統(tǒng)一的和諧美是人類追求的永恒主題。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