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頻
高考時,藝術考生要參加文科綜合考試。文科綜合如何教,歷史教學怎么做,是不是采取與文科班同樣的教學,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練習、一樣的評價等問題,近幾年來一直困擾教學一線的老師和學校決策層的領導。作者所在學校藝術考生比較多,每屆有近300學生參加藝術考試,故學校開設了美術班五個、音樂班一個、傳媒班一個,共七個藝術班。近幾年我們在歷史教學中采取了同課異構的教學策略,成效顯著。
一、重新構建課堂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比課程目標更具體,是課程目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的體現(xiàn)。在某一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課程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情來確定詳細的教學目標以便選擇教學內容和確定教學效果。藝術班的學生學習基礎不好,同文科班相比是有差距的,這是事實。適用于文科班的歷史課堂教學目標,就不一定適用于藝術班。相對于文科班而言,藝術班的課堂教學目標降低是必要的,在文科班的基礎上還要重新建構。
二、刪減繁、難、偏的教學內容,降低教學重心
如果說,要實施同課異構,重構課堂教學目標是決定性一步的話,那么將一些繁、難、偏的教學內容刪減則是重構課堂教學目標關鍵性的步驟。對于藝術班的教學,不能像文科班那樣面面俱到,由于藝術班高考分數(shù)的要求低,高考試題以基礎為主,復習時間短,學生基礎薄弱等原因,歷史老師必須拿出智慧和勇氣,要敢于將繁、難、偏的教學內容舍去,抓住高頻考點、抓住主干知識及其網(wǎng)絡化、條理化,才能有所得,才能實現(xiàn)高效教學。其實,高考試卷要得到絕大部分考生和一線教師的認可,絕不可能做“曲高和寡”的試卷,為少部分學生出題。所以,重基礎,降低教學重心仍是關鍵。在有效教學時間只有80天左右的時間內,藝術班也不可能像文科班那樣搞二輪、三輪復習,只能邊復習邊總結,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如,復習到“二戰(zhàn)后世界經(jīng)濟的全球化趨勢”一目時,可以將世界市場的發(fā)展過程用幾張放燈片歸納總結一下,這樣,學生就能全面的掌握了。
三、精編練習、加強練習效果
練習也是實現(xiàn)同課異構的重要一環(huán),不同的班級必須要有不同的練習,不管是課堂練習還是課后練習,它們都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構成同課異構的重要內容。藝術班的練習也不可能像文科班那樣:量大、題深等。藝術班的練習更多的是注重基礎,注重高頻考點,注重解題方法的規(guī)范。如做選擇題時,要學生學會在材料中找出時間(人名、事件等也是時間)、中心意思、限定條件等,利用排除法、選優(yōu)法等方法來選擇選項,讓學生在做題時有一個基本的思路,提高正確率,避免胡猜亂答。在做非選擇題時,同樣也要注意上述的要求,還要告訴學生行文答題時字數(shù)不能太多,要分點回答,一點一句話。每一句話要有主謂賓語,主語一般寫歷史概念。這個答題規(guī)范練習,表面看起來是機械的,只是為了學生得高分的應試教育,但是,仔細想想,這也是基本的歷史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概念和基本的歷史思維,以利于今后的學習和現(xiàn)實的觀察與分析。
四、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案
評價是指揮棒,既評價學生也評價老師。面同一張高考試卷,學校、家長和老師都不會將藝術班的學生與文科班的學生進行同樣的評價,沒有可比性,也沒有必要。由于學生基礎不同,高考分數(shù)要求降低、課堂教學目標的重構、內容刪減、練習精簡等原因,課堂評價也要重構。評價主要圍繞上課方式、進程和效果等方面展開。在上課方式方面,是沒有統(tǒng)一模式的,所謂“教無定法”,即使是同一教學內容,學生基礎相差不大的班級,但上課的時間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上課方式就有可能不同。如上午9~11點上課與下午第一節(jié)上課是不能相同的,在春天的下午第一節(jié)課上課,老師可能更多的要調動學生的興奮度,引導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上課的效果。上課方式的評價更多的看學生的參與度、適應學情度,不能看班級上課有沒有新奇的教學方式和熱鬧的師生互動。教學進程方面,不同的班級,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男女學生的比例不同,班上學習歷史的興趣不同,教學進度很難統(tǒng)一。學習基礎較好、學習興趣較高,有幾個帶頭學生的班級,進度會比較快,能順利的完成課堂教學目的,相反的班級就有拉不動的感覺,所以,一味強調教學進度是否完成作為評價標準之一是不科學的。考察教學效果方面,作者認為,首先要考察是否達成了課堂教學目標,不同的班級目標不同,只要達成了目標就是高效的。其次,要考察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運用,不能看班級的幾個比較活躍學生的表現(xiàn)。在不同的班級用同樣的放燈片教學也是有悖學情的。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