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聶超群
多彩金秋
學寫近體詩
文 聶超群
古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句數固定、對仗工整、押韻嚴格、講究平仄且富有音樂美,激發(fā)了我學寫近體詩的興趣,為我的退休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2001年,我參加了單位主辦的書法詩詞協(xié)會,寫了一些所謂的近體詩,自知是“半桶水”,沒有向報刊投稿,只是交給本協(xié)會《夕照明詩詞》內刊編輯部。 承蒙主編的厚愛, 內刊每期都會選刊我的詩,寫詩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樂事。
為了寫好近體詩,我也有許多捷徑。都說學好漢語拼音、講普通話是寫好近體詩的途徑,我認為這話說得有道理,因為我們日常說話時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 平聲,音調平穩(wěn)、尾音悠長;仄聲,音調重鈍、尾音短促。所以學習漢語拼音,講普通話,能有效地掌握平仄聲調,對寫好近體詩自然會有幫助。我先是通過查字典來學習拼音,后來又請小孫子教我講普通話。此外,我還經常閱讀唐宋詩詞和毛澤東同志的詩詞,從中汲取寫作營養(yǎng)。
近體詩一般分為五絕、七律,其詩句有各自的平仄格式,例如毛澤東同志的《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是一首紀念南京解放、慶祝革命勝利的詩,不但音調押韻,平仄準確,上下詞句對仗工整,而且巧用“虎踞”配“龍盤”、“天翻”配“地覆”、“今勝昔”對“慨爾慷”、“宜將”配“不可”、“追窮寇”對“學霸王”形成對偶,詞語整齊、音節(jié)優(yōu)美,達到了一種妙不可言的藝術效果,表現出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場面和歡騰鼓舞的宏偉情景。我越讀越感到意蘊無窮,深受感動。 為此,我還即興撰寫了《賦詩有感》七律一首:
鶴顏老翁雅興濃,
潑墨揮毫繪春秋。
索詞研句斟韻律,
寫景抒情含意稠。
宜將善美傳盛世,
莫把丑惡染五洲。
賦詩樂趣知多少,
學海無邊勤作舟。
多年來,我勤學苦練,每當寫出一首近體詩,我都會反復吟詠,仔細推敲,認真修改,直到自己滿意才定稿。功夫不負有心人。目前,我已撰寫近體詩240余首、對聯120余副,其中有多首近體詩已在 《老友》《開心老年》等刊物上發(fā)表。2011年秋,我還編印了《晚晴詩聯集》一書,作為自己80歲壽辰的紀念品,贈給老同事和親友們,大家收到書后反響很好,我高興極了。
如今我已86歲,但我仍在堅持寫近體詩,因為這不僅是我的一種愛好,更是我感悟人生、保持健康的法寶,真是老來筆耕,好處多多!
責編/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