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
摘要: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促進了國家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對于藝術教學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鋼琴的教學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本文探討了鋼琴教育中藝術審美特征的體現(xiàn)相關問題,文章首先闡述了藝術審美特質(zhì)對鋼琴教學的意義,此后分析了鋼琴教育的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鋼琴教育中落實藝術審美特征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鋼琴教育;藝術審美特征;體現(xiàn);意義;現(xiàn)狀;面臨問題;策略
鋼琴是浪漫藝術的一大象征,也是國際上非常盛行的一大潮流,許多人對鋼琴的學習趨之若鶩。在鋼琴課程的學習中,學生的鋼琴理論知識學習與技巧操作訓練是提高他們鋼琴涵養(yǎng)的必然要求,但是高水平的藝術審美能力更應該成為鋼琴教學中嚴格要求的一點,以此培養(yǎng)優(yōu)秀鋼琴演奏者。而在鋼琴整體發(fā)展不是特別成熟的中國,鋼琴教學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何發(fā)現(xiàn)弊端并解決,探討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值得思考。
一、藝術審美特質(zhì)對鋼琴教學的意義
(一)培養(yǎng)演奏者的藝術審美特質(zhì)
鋼琴教學的一大重要目的就是能夠順利的完成一場精彩的音樂演奏。不管是針對專業(yè)的音樂學習者或者是興趣愛好人員,都可能脫離這個實踐目的。音樂可以給人以美的感受,同時受到藝術的熏陶。所以,判斷一個音樂演奏是否成功,很大一個要素就是看聽眾的感受如何。不論老師或者同學,都需要有一定的藝術審美特質(zhì)。只有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把握演奏過程中的節(jié)奏、音律的準確程度。
(二)促進音樂創(chuàng)新
對于音樂專業(yè)的同學們而言,鋼琴科目的教學不止是對自己的藝術陶冶,更多的是要把握好鋼琴演奏的訣竅所在。音樂是極具流行文化特征的元素,對那些專注于音樂創(chuàng)作領域的工作者而言,只有保持新鮮的活力與創(chuàng)意,才可以促進音樂保持持久的活力。只有優(yōu)秀的藝術審美能力,才能促進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有利于提升鋼琴教學效果
由于鋼琴教學隨著時代和社會的演變不斷得到豐富發(fā)展,教師為了跟上步伐,給予學生全新鋼琴知識的教導、審美的啟迪,必須適當加強自身審美能力的提升。由于鋼琴的學習中需要較為強大的理解力、觀察力、自控力,而鋼琴審美特性不是單純的知識學習就能做到的。教師需要加強對審美藝術的領悟,以此來增強自己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從而更好地教導學生,提升教學的效果。
二、鋼琴教育的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西方主義盛行
眾所周知,鋼琴的誕生地是在西方歐洲,當前許多的世界經(jīng)典鋼琴曲都產(chǎn)自于西方地區(qū),也有很多令世人敬仰、被歷史銘記的大音樂家,包括莫扎特、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等。在西方鋼琴文化潮流的影響下,中國的學生在上鋼琴課程的同時,也是普遍運用西方的作品,根本很少甚至沒有民族曲目出現(xiàn)在教學課本上。這種現(xiàn)象無疑很容易給學生造成誤解,使他們形成一種西方才有好作品的印象。毫無疑問,中國的學生有中國學生式的思維方式,而太過于西化的教學環(huán)境是無法對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做出快速而正確的培養(yǎng)的。
(二)功利主義盛行
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功利主義已經(jīng)成為社會一個非常嚴重的弊端, 人們?yōu)榱诉_到自己的某些目的,不考慮在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道德行為,完全以行為結果為追求,這種風氣已經(jīng)蔓延到了鋼琴教學中去。比如同學們學習鋼琴,可能只是為了跟上特長生的步伐,而不是出于真心的愛好和興趣。而家長們更是以此當做攀比和炫耀的資本,使鋼琴的教學沾上了濃濃的金錢與功利的味道,這無疑不利于鋼琴的純粹的藝術化發(fā)展。
(三)技術主義缺陷
技術主義的概念也是來自于西方國家,鋼琴技術在歐洲國家的發(fā)展相對成熟,因為其起步本身就比較早,所以相對的技術發(fā)展也比中國強上很多。鋼琴技術雖然是在西方誕生,但是西方在研究的過程中,更多的將其視為一種藝術性的表達,而不是物理實踐。但是技術理論一旦進入中國,就出現(xiàn)了扭曲變形,我們把這種技術解讀為彈奏鋼琴的技巧,對真正的藝術造詣上卻滲透甚少。久而久之,中國學生盡管能熟練完美地進行鋼琴的曲目演奏,卻無法對音樂有突破性地創(chuàng)造。
三、鋼琴教育中落實藝術審美特征教學的策略
(一)鋼琴教學者應具有專業(yè)的素養(yǎng)
鋼琴的教學是有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的工作,而越高超的演奏技巧,則越能淋漓盡致地將藝術魅力展示出來。鋼琴教學者在長期的教學和演奏過程中,需要高標準地要求自己,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首先,教師自己的演奏技巧必須過硬,在觸鍵、力度、音色、速度、節(jié)奏、旋律的把握上做到練熟于心;其次,教師對作品藝審美特征的領悟需要深刻,從而可以在演奏中靈活發(fā)揮;第三,教師要強化學生的視奏和聽覺能力,打好他們的基礎,方便在熟練的技巧運用之上進行伴奏演奏水平的錘煉與提升。
(二)強化教師和教材的配備
鋼琴教學的效果和水平長期得不到提升,既是由于教育中學生的不努力,也關乎到教師及教材方面的責任。教育是為鋼琴教學事業(yè)輸送人才的重要途徑,但是許多學校并沒有配備專業(yè)的老師,許多鋼琴課程都是由音樂教師或理論教師兼任。加上教材資源不足、更新緩慢,都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因此,學校在提升整個鋼琴教學水平的同時,需要打好基礎,做扎實的準備工作,建設一支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同時在教材編寫或者購買、課程設置方面也要下功夫。
(三)做到鋼琴教學的去西方化、去功利化
在鋼琴的教學中,選曲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關鍵所在。根據(jù)鋼琴藝術審美教學的基本要求,參與教材的曲目是要做特殊篩選的。在以前通用的教學曲目前提下,可以適當?shù)卦黾右恍﹪鴥?nèi)的民族曲目。除此之外,是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加強人文精神理念的引入。人文精神對參與教學的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內(nèi)心和思想都有一定程度的考慮。在教學中引入人文精神的概念,并且將它當做鋼琴教育、教學的指導理念,可以使教師和學生更快更準地找到鋼琴演奏本身應有的內(nèi)涵。最后,是要注意鋼琴教育技術與藝術的高效結合。技術體現(xiàn)在對音樂風格把握、觸鍵等。
(四)注重鋼琴教學的藝術性、突出重點
教師開展鋼琴教學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同時提升他們的藝術鑒賞與感悟能力。從中國鋼琴教學的實際出發(fā),針對前文所提出的在此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教師在開展工作時,就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視奏能力、鋼琴教學法的運用能力之余,強化鋼琴音樂的表現(xiàn)力,也就是強調(diào)鋼琴的藝術特性。必須把這個重點放在意識的高度上,才能指導工作順利進行。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鋼琴教育中藝術審美特征的體現(xiàn)的分析,對于鋼琴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把握住藝術審美特質(zhì)對鋼琴教學的意義,它有利于培養(yǎng)演奏者的藝術審美特質(zhì)、促進音樂創(chuàng)新、提升鋼琴教學效果;同時抓住鋼琴教育的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包括西方主義盛行、功利主義盛行以及技術主義缺陷;在此基礎上,探討鋼琴教育中落實藝術審美特征教學的策略,鋼琴教學者應具有專業(yè)的素養(yǎng),強化教師和教材的配備,做到鋼琴教學的去西方化、去功利化,注重鋼琴教學的藝術性、突出重點 。
參考文獻:
[1]張淑芳.淺析鋼琴即興伴奏中音樂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J]. 《音樂時空》:2014年07期
[2]朱翼宇.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價值以及伴奏者的藝術素養(yǎng)[J].《黃河之聲》 :2015年03期
[3]吳春花.藝術的審美特征在學前鋼琴教育中的體現(xiàn) [J].《藝術科技》: 201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