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好,王桂英*,鄧雪芬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廣東 佛山 528000)
有報道稱,我國剖宮產率在近幾年中顯著提高,而剖宮產產后恢復問題也已受到了廣大社會人士的關注[1]。如何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為剖宮產產婦進行優(yōu)質護理是值得探討的課題。本院從2015年開始著重剖析剖宮產用個性化護理的效果,供臨床借鑒,現報道如下:
我科自2015年4月起至2016年9月接收的剖宮產病例108例。排除妊娠合并產科疾病以及妊娠期并發(fā)癥如前置胎盤、認知障礙等。按剖宮產次序進行隨機分組:單數為實驗組,雙數為對照組,每組各54例。實驗組年齡29.70±1.61歲;孕周:37+1~41周;大學文化22例,中學32例。對照組年齡29.41±1.52歲;孕周:37~41+1周;大學文化21例,中學33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可比性。
對照組按剖宮產常規(guī)護理如母乳喂養(yǎng)指導、術后康復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個性化護理措施:①心理干預:產婦入院后及時評估其身體狀況并將評估的結果簡單告知孕婦與家屬。將剖宮產相關知識向患者作出詳細的解釋,包括:手術過程、產后康復等。耐心為孕婦解疑答惑,積極幫助消除困惑,提高治療依從性。針對產前有焦慮、不安等負性情緒的病例,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需做好相應的心理輔導工作,以幫助減輕心理負擔,增強自信心。②產后并發(fā)癥干預:出血:觀察患者宮縮情況等生命體征,評估如有出血征象并協(xié)助對癥處理。指導按摩子宮加強子宮修復、保暖等對癥處理;給予產婦鼓勵。切口感染:向產婦強調手衛(wèi)生重要性及產后早期運動的好處,每班監(jiān)測體溫及傷口評估,如異常及時協(xié)助醫(yī)生處理。尿潴留:術后24小時拔尿管,指導盡早排尿第1次小便,指導盆底功能訓練。③健康教育:臥床期間床上進行踝泵運動,每2小時一次,每次做10下。評估產婦身體恢復情況,指導術后6小時后通過半臥-坐-術后12小以無頭暈眼花等不適為標準早期離床活動。④飲食干預:術后2 h后產婦自覺口渴可予少量溫開水;術后6小時聽診腸鳴音若沒有恢復給進食流質,腸鳴音恢復后逐漸恢復至普通飲食。
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估產婦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以50分為臨界分,患者得分越高,提示焦慮情況越嚴重;離床活動時間。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SAS評分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護理后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實驗組離床活動時間15.30±4.50(h),實驗組離床活動時間20.09±5.39(h),t=11.51,P<0.05。
表1 兩組SAS評分的對比分析表(分)
剖宮產是解決陰道試產禁忌癥的手段,圍手術期會引起產婦焦慮、干擾胃腸等并發(fā)癥。個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秉持“以人為本”理念,根據產婦進行心理護理、疼痛護理以及行為護理多方面的施護,以達到紓解產婦不良情緒、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解決術后恢復問題以及改善預后的目的[2]。本研究實驗組產婦在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后SAS評分及離床活動時間與對照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沈惠玲等研究一致[3],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對剖宮產者輔以個性化護理,可提高手術實施的安全性,確保母嬰身心健康,促進參與早期康復及離床活動,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
[1] 王素英.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產婦母乳分泌及新生兒喂養(yǎng)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6):52-53.
[2] 呂 艷.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患者中的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4(4):2102.
[3] 沈惠玲,涂利娟,陳 鵬,等.個性化護理干預對促進剖宮產術后康復的影響[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4):2116,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