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美國糧油供需行情報告
本月預計2017/2018年美國谷物前景預計供應量上調,飼用量和調整使用量以及期末庫存上調。在6月30日的《谷物庫存報告》中顯示,市場年的前三季度玉米的期初庫存上調7500萬蒲式耳,反映出2016/2017年飼料和調整使用量的減少。根據(jù)6月30日的種植面積報告,預計2017/2018年度的玉米產量將增加1.9億蒲式耳。全國玉米平均產量大體持穩(wěn)至170.7蒲式耳/英畝。在6月收獲期,主要玉米產區(qū)的收貨地降水量低于正常值,但并沒有表現(xiàn)出一個極端的偏離平均值的情況。對大部分作物來說,關鍵的授粉期將在7月中旬和7月下旬。
在藥房管理過程中計算機的使用需要建立嚴格的使用制度,工作人員要根據(jù)計算機使用制度來嚴格的執(zhí)行,其中一名忽視要進行藥液的抽取,而另一名忽視則需要核對計算機中顯示的藥物數(shù)量,并進行安評和回收的工作。在給患者注射完藥物之后,需要在計算機的使用登記本上立刻登記藥物使用患者的姓名、住院號、身份證以及藥物劑量和余量等情況。
預計2017/2018年飼用量及調整使用量上調5000萬蒲式耳,主要谷物產量上調且價格低于預期。其他種類的使用量大體不變,玉米期末庫存較上月上調2.15億蒲式耳。根據(jù)人口普查局的本月13日的貿易數(shù)據(jù)修訂,對歷史貿易和利用率的估計進行了小幅修訂。玉米季節(jié)平均價格下調10美分,預計價格范圍2.9~3.7美元/蒲式耳。
本月2017/2018年國外粗糧前景,產量上調,貿易量下調,較上月庫存上調。歐盟玉米產量下調,注意由于西班牙的產量下調,干燥炎熱的天氣不利于谷物生長。為了更好地反映政府公布的數(shù)據(jù),對肯尼亞的玉米產量進行了歷史性的修訂。阿根廷、歐盟和烏克蘭的大麥產量下降,但土耳其和俄羅斯的產量有所上調。
一礦具有完整獨立的通風系統(tǒng),目前有北一、北二和北三3組主要通風機聯(lián)合抽出式運轉,礦井通風方式為多進風井、多回風井混合式通風,通風方法為抽出式。礦井總進風量為30722m3/min,總排風量為31117m3/min,有效風量率為91%,礦井等積孔為11.7m2,目前礦井通風系統(tǒng)穩(wěn)定可靠,通風系統(tǒng)生產能力核定結果510萬t/a。
預計2017/2018年美國油籽產量1.27億噸,較上月上漲20萬噸,大豆、油菜籽和花生增產部分抵消葵花籽和棉籽減產。大豆產量預計42.6億蒲式耳,上調500萬蒲式耳,主要由于收割面積增加。在6月30日的種植面積報告中,收割面積預計8870萬英畝,較上月上調10萬英畝。大豆單產預計持平于48蒲式耳/英畝。盡管小幅上調產量,2017/2018年大豆供應量減少3500萬蒲式耳,主要由于期初庫存下降。預計出口量和壓榨量持平,2017/2018年期末庫存減少3500萬蒲式耳至4.65億蒲式耳。
2017/2018年度全球大米供應上調了190萬噸,主要由于印度和泰國的產量上調。印度的產量增加了200萬噸至1.08億噸,泰國的產量增加了90萬噸,達到了2040萬噸,這兩項變化都是由于生長季節(jié)里期貨改善降雨量調整。產量減少最多為是美國下調30萬噸。國外出口量上調60萬噸,主要由于印度和中國的出口上調。全球使用量下調,全球期末庫存上調200萬噸至1.225億噸。
預計美國2017/2018年稻米供應量下調950萬英擔至2.616億英擔,產量下調部分抵消了進口量的上調。長粒米產量下調560萬英擔,結合中短粒米下調410萬英擔。產量減少的原因是收獲面積減少了12.3萬英畝,主要由于阿肯色州東北部和密蘇里州的布希爾洪水以及在種植時間上氣候過度潮濕導致。長粒米期初庫存上調380萬英擔,在2016/2017年的出口和國內消費及調整使用量下調了200萬英擔。2017/2018年全球使用量減少80萬英擔,主要由于國內消費及調整使用下調,截至2017/2018年期末庫存下調150萬英擔。長粒米期末庫存上調120萬英擔,中短粒米期末庫存下調270萬英擔。2017/2018年季節(jié)平均價格上調0.8美元/蒲式耳,預計價格范圍11.8~12.8美元/蒲式耳。
“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已經(jīng)成為深化高校雙創(chuàng)教育的平臺與載體。各級別的雙創(chuàng)大賽旨在推動高校的供給策改革,激發(fā)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廣大生力軍;并且可以推動賽事成果轉化,促進“互聯(lián)網(wǎng)+”新產業(yè)環(huán)境的形成,服務經(jīng)濟服務社會;以雙創(chuàng)帶動就業(yè),推動高校畢業(yè)生更高更好的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預計2016/2017年大豆出口量21億蒲式耳,上調5000萬蒲式耳,反映了7月初出口量和已裝船量。大豆壓榨量減少1000萬蒲式耳至19億蒲式耳,主要由于豆粕出口量和國內使用量減少。預計2016/2017年大豆期末庫存4.1億蒲式耳,較上月下調4000萬蒲式耳。
2017/2018年全球油籽供需預估報告較上月上調產量、出口量和庫存量。2017/2018年全球油籽產量預計5.739億噸,上調90萬噸,主要由于烏克蘭葵花籽、印度棉籽、美國花生和中國大豆產量上調。澳大利亞葡萄籽產量下調。烏克蘭葵花籽收割面積上調導致產量預估上調。中國大豆產量上調主要由于收割面積上調。
預計2017/2018年全球油籽出口量1.729億噸,上調60萬噸,主要反映了巴西和烏克蘭大豆出口量上調。2016/2017年大豆出口量上調主要由于美國和巴拉圭出口量上調抵消巴西和阿根廷出口量下調。全球大豆進口量顯著增加的國家是中國,2016/2017年進口量增加200萬噸至9100萬噸,2017/2018年出口量增加100萬噸至9400萬噸。2017/2018年全球油籽庫存量上調100萬噸至1.045億噸,主要由于中國和南美庫存量上調。